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与反思:中国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严重失衡和缺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中国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十周年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危机的根源到底是来自于外部冲击还是内部的缺陷
我的看法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和金融开放,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政策选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哪里有高利润,资本就会在哪里下注。其实索罗斯冲击泰国等东亚国家,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失衡和重大的政策失误,诸如本币高估和固定汇率制度、金融自由化过度和金融监管不够、大量举借外债,这些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给这些外部的冲击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索罗斯等人从外部冲击这些国家的经济,其实就像当年冲击英国经济一样,是因为英国经济本身就存在问题,我们不能说当年的冲击就是阴谋,也不能说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索罗斯等人就对它放手,因为索罗斯等人是为了要取利。外部冲击不是危机的根源,而是危机的导火索以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今天中国经济潜藏着巨大风险和危机,也是导致外部冲击的条件,但是危机的根源不是他人的压迫和阴谋,而是由于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和缺陷。通过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来说明我的这个观点。
第一,内外经济的严重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最大风险。长期以来,大量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持续积累就是内外失衡的集中表现,外部升值压力只是这种情况出现之后的必然反应,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本币高估和汇率制度改革滞后,尽管现在的汇率在缓慢升值,但是不可能一下子调整到位。尽管我们改革了汇率制度,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央行的干预仍然频繁而强烈,在很大程度上与固定的汇率制度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这说明了现在我们知道了要升值,我也支持升值,但是单方面的调整恐怕是有问题的。汇率实际上有外部实际汇率和内部实际汇率,现在是在调外部实际汇率。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调内部实际汇率,怎么办呢?就是增加国内的收入,提高我们一些产品的价格,因为汇率是两个货币的比价,背后是两个国家商品的比价。提高了国内产品的价格,实际上也是提高了汇率。这一点现在应该考虑去做,既然我们的收入、我们的资源产品价格和我们服务的价格还低,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提起来呢?当然资源产品价格低,在提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办法通过资源去拿回来,如果从调整内部汇率来同时操作的话,既可以解决内外失衡的问题,也可以使得我们的收入增加,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
第二,内外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是潜在危机根源。内外失衡和国内结构的失衡是联系在一起的。从1998年到2004年,中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0%,而服务业的增长率,就是2004年调整之后,增长率才只有9.32%,在GDP中占的比例,2004年是40.67%,2005年降到40.26%。如果和印度这些低收入国家相比,我们要比人家低10多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结构是扭曲的,而贸易顺差不断的扩大,这种失衡状况就是从这里面来的。从现在中国的实际来看,制造业是主要的可贸易品,而服务业主要是不可贸易品。很多现代化的服务部门尤其是医疗、教育、环境、金融、通信、交通等等部门市场化的改革严重滞后,而行政性的垄断现象相当严重。不仅是这些部门的内部激励机制得不到改善,降低了对资源的吸引力,而且在严重的行政垄断的保护下,外面的资本和劳动也面临着很高的进入成本,这样就扭曲了这个资源配置,造成了结构扭曲,这才是根本的问题。
第三,被动的流动性过剩推动经济走向危机的边缘。在内外经济失衡的情况下,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出口和引资都增长得很快,再加上大量的热钱流入,自然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过多的流动性不是流向实物投资,造成投资过旺;就是流向资产市场,推动股市和房价过快的上涨。如果说我们现在在紧缩投资,对于房价的上涨过快应该说也有了警觉,但是我们的政策不当,是在相反方向上用力,因为我们在房地产市场上采取的一系列办法,不是宏观调控,而是政府管制,从而把政府管制和宏观调控搅在一起,所有的问题都是宏观调控。其实宏观调控主要是用宏观政策来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至于微观主体对于宏观政策怎样反应,这是人家的事情,而政府管制是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你可以看政府管制的结果:一方面增大了主管部门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房价仍在快速上涨。
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得防范风险和预防危机的能力不足。近几年,中国金融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中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的开放,再加上东亚和日本的教训,使我们的情况与之又有一些差别。但是金融体系的脆弱,特别是脆弱的银行体系没有什么差别,而且有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和国有银行的垄断,低利率和高利差政策,去年融资额的82%是间接融资,我们存贷的利差有3个百分点,国外只有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低利率和高利差政策,既不利于完善银行治理,也不利于提高资金效率,而且银行的经营水平低下和创新力能力不足,也加大了风险。
在经济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内部的突然事件和外部冲击,都有可能使危机发生。所以,对于外部冲击,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日前这种状况,有可能发生经济流程和资金循环的中断,而一旦中断问题就非常严重,但是什么时候中断、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恐怕谁都说不清楚。
二、不同于东亚和日本的危机可能爆发的方式
相对而言,我们确实跟东亚国家有很多不同,比如说他们实施固定汇率,或者盯住汇率的同时实现金融的自由化。而中国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东亚国家有大量的外债,如韩国,而中国却有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东亚国家的出口能力开始下降,且外汇储备不足,中国的出口能力不减,而且外汇储备充足。当然后者这一点上我们跟日本有些相似,但是这不是改变潜在金融危机的存在,而只能决定一旦危机成为现实,中国可能与东亚国家发生危机的方式和情况不同。
比如说,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而世界经济也严重走低,中国的出口锐减,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国内需求一下子跟不上,就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中国如今很多问题都被高增长所掩盖,一旦经济增长掉下来是什么结果,不难想像。再比如,国内股市和房地产的价格持续过快上涨,资产泡沫膨胀,一旦破灭,大量抵押贷款都会变成呆坏账,就会影响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有可能发生挤兑等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
如上所述,我的看法是,中国潜藏着金融危机的可能,并不意味着危机马上就会爆发。但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好应对的准备,千万别被当前的景象蒙蔽了眼睛、冲昏了头脑。
标签:金融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银行论文; 实际汇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