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舞剧创作的重要收获——评舞剧《远山的花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舞剧论文,现实主义论文,远山论文,花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观看郑源和马东风创作的舞剧《远山的花朵》晋京演出时,剧场里,我听到了轻轻的抽泣声,我听到了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掌声,我看到了小观众的认真的神情,看到了年长者专注的表情。舞剧结束了,但观众久久不肯离去,起立鼓掌良久。我不禁扪心自问:北京舞蹈演出的剧场里如此动人的景象,已经多久没有见过了?
我认为,《远山的花朵》是我国现实主义舞剧创作的重要收获。
《远山的花朵》在创作上最值得记载和述评的一点,是该剧在现实主义舞剧创作道路上所获得的成功。做出这样的评价,在近年来“淡化情节”、“淡化故事”、“淡化人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今天,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远山的花朵》恰恰因此而显得与众不同,编导恰恰因此而不仅在1997年打响了北京舞蹈舞台演出的第一炮,而且在近年来的舞剧创作上有了自己特定的集团。
《远山的花朵》的剧情说来是很简单。一个心向学校的女孩,一个不堪生活负重的母亲,一个助人为乐、给了孩子知识和光明希望的好老师。三个人物构成了整个舞剧的核心。女儿为求学而与母亲发生了争执,遭到母亲违心的耳光。她们都不得不为了贫困而付出自己的代价。山村老师无偿的教学给这一家人带来新的生活,但老师却在山雨大作之夜为救孩子们而牺牲。舞剧结束在这样的情形里,山村的孩子们手举红领巾,向往着光明,但是他们的求学之路将怎样走下去,却因为孩子们的可爱而格外令人担心……
《远山的花朵》的人物设计是简洁的,情节的推进也是明确而简洁的,却完成了舞剧所要求的叙事和抒情的任务。编导还用了极为简洁的编排手法,采取对生活动作加以适当提炼、变形、夸张的手法,对求学之望、母亲之情、教师之心分别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当老师最终献出了生命的时候,在这个充满了生活希望的舞剧里,我们受到悲剧性情感的强烈冲击。把现实生活的希望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悲剧尽可能真实地构织在一起,不回避生活的真实所常常带有的不完满,在悲剧性的冲突之间构成极有张力的矛盾,是这出舞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远山的花朵》之所以感人至深的主要原因。
《远山的花朵》中鲜明的现实生活印记与编导及所有的参加了创作的艺术家们对于中国失学儿童的强烈的感情和对于这个问题的真正的关注,使许多舞蹈家在经历了剧场的感动之后,明确地指出:这样的题材所创作的舞剧,是很难搞的。取得这样的成功,是我国舞剧创作上的一次收获。它是舞剧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探索。
《远山的花朵》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舞剧人物的设立与主题思想的深度较好地统一在一起。舞剧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从编剧的角度说是很大胆的,又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
《远山的花朵》在艺术上的成就还表现在整篇布局的缜密与情节发展的自然。全剧很紧凑,矛盾冲突一幕接着一幕,颇有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味道。但是,我们通观全剧,从总的方面来说,情节的发展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在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矛盾处理上,虽然尚有不够巧妙之处,但是,矛盾冲突之中,从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浓浓的“情”字。为“情”设戏,戏从“情”生,舞剧从此而比较成功地摆脱了对于单纯故事情节的交待,而深入到了人的内心世界。
《远山的花朵》在艺术上的另一成功之处,就是该剧的编导们用朴素的动作编排对舞蹈人物的性格做了准确的刻画。例如,这出舞剧既是表现山村儿童求学难的主题的,自然要表现孩子们读书的情形。于是,我们看到了非常有意思的“春夏秋冬读书舞”。这是各有特色的四段舞蹈。春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读书的神态,翘首张嘴,摇头晃脑,齐声朗读,表情各异;我们很难忘记那段夏天的“蒲扇读书舞”——夏季的炎热,通过小演员们手中的大圆蒲扇一下子点明。扇子的拍打动作和孩子们学习唱歌和朗诵的动作很有趣地结合在一起,时时让人忍不住地笑出声来。这是一段设计得很出色的舞蹈,与秋冬之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冬天里绕着火炉而展开的一段冬学之舞,以火炉作艺术的点睛之处,向火炉的聚拢在舞台上造出特殊的意境,而教师给雨花暖脚的细节很是动人。在全剧里,我们很少发现游离于人物之外的舞蹈动作,几乎每一动作都拍合着人物情感和行动的状态。
具有突出的象征意义的是,舞蹈美术家在舞台上巧妙地构筑了一个高台,贫穷山村里的小学校的种种故事就在上面发生,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远山”的意境。
以笔者看,该剧是近年来较为成功的舞剧创作。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应该进一步加工完善。首先,舞剧中母亲与孩子的矛盾因贫穷而起,情急之下,母亲打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一个耳光。这是全剧中一个重要的动情之处。但现在处理得有些草率。另外,通观全剧,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舞蹈意象的创造还不够丰富,母亲的舞蹈段落很多,但有时会给人留下形象比较单一的感觉。雨花和其他孩子们的舞蹈,仍旧有较大的丰富加工的余地。怎样处理好舞蹈人物性格动作(即起着交待事件过程、表达人物行为动机、再现典型细节的动作)和抒情动作(即那种从生活中来已经全然超脱出生活常态的、富于抒情性的舞蹈动作)之间的关系,是编导需要仔细考虑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