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设计与实践论文_廖树芬

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设计与实践论文_廖树芬

廖树芬(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硕勋中学 四川 宜宾 645154)

摘要: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初中数学课堂中同样应该如此。但是就目前来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及时的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31-01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追问能够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而学生在回答教师一系列的问题过程当中,也会学习到知识获取的新方法。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有许多同学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也不愿意被教师连续的追问,这就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受到阻碍。下面是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一、要符合追问的原则

追问不是简简单单的提问,有很多的学问在其中,教师在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待同学回答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多次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和追问原则相符合。

首先,教师的追问一定要有层次感。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为了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可以将一个问题,转变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而后通过追问的方式,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找到知识的规律性。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名人效益来教学,学生都知道中国男篮中的姚明,所以在引入时就可以加以利用。姚明在火箭队当中的表现比较好,曾经取得了18连胜,在第十八场的比赛当中,姚明得了18分,罚球得了4分,而在本场的比赛中姚明没有三分球进账。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这样来进行。问题一:你知道姚明这场球进了几个2分球吗?能不能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方程是哪种类型的方程?问题二:在连胜的第15场,姚明拿下了36分的成绩,本场没有命中三分球,能不能计算出姚明投了几个2球和罚球?如果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能不能列出方程?如果假设姚明进了X个罚球,Y个两分球,怎么列方程。问题3:在火箭VS金雄的比赛中,姚明共得了21分,其中罚球进了3个,那你知道他的2分球和3分球各进了几个吗?假设进了X个2分球,Y个3分球,那么可以怎么来列方程。这样设置问题的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同学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随后的2、3问题,则是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掌握的二元一次方程更加熟悉。通过这样有层次加上情境教学的方法,能使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性得以实现。

二、在追问设置上要结合解题反思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虽然可观的数学题正确答案只有唯一的一个,但是解题的方式却存在很大的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初一教授的“负负得正”知识之后,进行了许多习题的演练,像这样一道题:-4x(-3)=?,其中A同学立即回答-4x(-3)=9,而另外一位B同学则说-4x(-3)=12,教师在课上对A、B同学都进行了表扬和鼓励,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了-4x(-3)=12才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忽视了A同学,在课后找到A同学,随后就A同学给出的答案进行了分析,原来A同学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假设我现在就在-4这个位置上,因为是x(-3),那在数轴上就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每次移动4格,移动3次后,位置就在9上了,所以-4x(-3)=9”。通过对A同学长产生错误答案的原因进行追问,就能找到同学在解题时的错误所在,随后及时的予以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使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要善于抓住追问的时机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知道追问也是需要时机的,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进行了追问,就会影响追问的效果。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追问时,可以在学生做题出现错误的时候;可以在同学解题出现空白的时候;也可以在应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事件的时候。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前两个追问的时机,教师很容易把握,所以下面以第三种,在课堂发生意外事件之后的追问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几何证明题,数学教师为减少学生畏难的心理,提示班级里的学生“这道题并不难,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七步就可以解决”,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声音,打断了教学“七步,我知道啊,曹植七步诗”,当然教师不能直接断定这是学生故意而为之,还是想象力丰富脱口而出的,教师这时都会比较迷茫。如果对其进行批评,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影响。随后教师就说“七步诗我也听过,那同学们都喜欢哪个人呢?”有的同学说喜欢当皇帝的曹丕,有的同学说喜欢弟弟曹植。教师随即概述了故事内容“曹丕成为了皇帝后, 记恨有才华的曹植,这就有了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的事情,做不到就要将曹植处死,而曹植还没有等到话说完,应声而出了一首诗,而这被后人称为是《七步诗》。那同学知不知道这首诗还有很么含义?”同学听后都有了同一个感受,那就是这首诗以比喻来说明兄弟是手足的关系,不能互相猜忌与怨恨。随后教师就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继续进行教学“虽然我们这道题最少只需要7步就能解答出来,但是每个步骤之间就如同手足的关系一样,下一个步骤的基础就是上一个步骤的结果。所以同学在解题时一定要更加全面、仔细。”通过这样就意外情况所引发的追问,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一定要重视追问的重要性。通过有层次、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使追问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思维模式的培养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5):86-88.

[2]封涛.有效追问让初中数学课堂走向高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86.

[3]陈亮.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54-57.

[4]李军.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2,(14):124-126.

[5]陈新芸.实施有效追问 构建生命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5):3-5.

论文作者:廖树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设计与实践论文_廖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