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识机制研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识机制研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识机制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识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机制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0)07-0060-05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景观。时代和环境的复杂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青年大学生,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交流、交融和交锋的环境中出现新的转型。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新变化。

(一)在交流中价值观趋于理性

从某一价值尺度看,思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深刻和肤浅之别。不管何种思想,唯有具备自由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才有可能得到丰富、深化或修正。调查表明:教育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多的应是合作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在“我更欣赏的教育者”这一问题中,32%的学生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8%的学生认为是“教育的主体,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而有55%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倾向突出,总体上存在追求自我需要的满足,这成为许多学生价值观的基点。个性化为平等的交流拓宽了空间,而这种自我需要的满足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个人主义”,它表现为在自我基础上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调整,他们清楚地意识到GDP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青年大学生更多的是把社会当成实现自身目标和大展身手的客观环境。对于追求学业的目的,青年学生不只视之为为社会作贡献,同时视之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长期投资。从一定意义上讲,价值观可以具体化为人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基本判断和倾向。调查表明:这一代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如赞赏民主、科学、和谐、公正,反对封建、愚昧、腐败、特权,他们同意“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证’”。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造假、国家助学贷款赖账等不良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反对;他们对“网络通缉令”、“网络悬赏令”、“网络追杀”等“人肉搜索”的非理性网络暴力语言能够“一分为N”地看待;他们也能正确看待竞争,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一切表明,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是明确的,能够以理性的、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并以之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在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出现了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有一个温暖家”或“事业成功”摆在第一位的普遍现象,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加强,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倾向得以凸显。青年大学生比较注重自我内心的心理体验,崇尚个性和自由,我行我素,回归内心的心态比较明显,这个特点直接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的内向性倾向,信息时代数字和网络文化的流行,更加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特点。

(二)价值观的交融与兼容

这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期正是我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社会宏观层面的价值观急剧变迁,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和渗透是深刻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地域分化和群体分化非常明显。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否认单一的价值标准,他们虽然肯定主流宣传的榜样、典型的合理性,但并不是都将之作为认识的唯一楷模。大学生身上既存在着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较为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也有明显的差别,群体差异性较大。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很大差别。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适应,但有时也存在程度不同的价值混乱,主导的价值观与一些低级庸俗、非理性、甚至腐朽的价值观相互交织。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常常一方面认为民族振兴,匹夫有责,另一方面又难以绕过金钱和私利;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反感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又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因此,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兼容的心态,这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三)价值观的交锋与调和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过多次交锋。1954:追问幸福。1960:革命青年的理想生活。1980:越走越窄的人生之路。1989:丢失的草帽。2000:昨天的理想。特别是20世纪末在人生价值观的交锋中出现由意义探寻向情感抒发的转变,即以前是追问人生,现在是感受人生;以前是寻求一种标准,现在是传达一种情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大学生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逐渐转变为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并力图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联系起来。大学生也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同等重要。虽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实用性价值观还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值得警惕的是对各种物欲的顶礼膜拜,已经逐渐渗透在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中。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信仰以浓缩的形式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一个社会也不能没有信仰。重建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了起来。“如果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成为社会思想的共识,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其与国民的结合程度;那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地转化为社会信仰,则是从质的方面来理解其与国民的结合程度。”[1]

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关注“客观事实”与“主观存在”这两种现象。客观性的事实,是人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或者是可以收集到的人的物质性活动结果的事实。在当前,教育者要学会运用这一事实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调查,运用数量化加以说明,要善于从我国成功应对汶川和玉树地区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世博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从而让大学生实现从外化到内化的转换;对于主观性的事实,教育者是难以中立的,它只能够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对话、交往进而达成理解、推论与诠释。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识教育的主要特征分析

生命的生成离不开环境。环境,特别是知识信息的交往环境,是文化生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必要参数,是外在的知识生成为学生内在生命之必需。知识对学生来说不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再是僵死的条文,而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千姿百态的富有生命的活风景。“大学价值观教育包含培养价值理性和进行价值引导的双重过程,既是为了理解各种价值观而进行的‘理性的’教育,又是以灌输和传播某些特定的价值观为目标的‘教导性的’教育”。[2]

(一)共识教育的原则: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共识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对某些观点的认可,它是有条件的、历史的、变化的,是“主体间性”对话的结果。共识并不是无差异、绝对共性的“共”,共识并不否认差异。事实上,寻求共识是以多元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冲突的广泛存在为前提的,了解和尊重多元差异是走向共识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3](p.22)。我们绝不应“通过把共识颂扬为‘达成理解’的理想状态,对个人实行操纵并压制差异”。[4](p.311)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性,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性、方向性,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在多元化环境中,兼顾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层次性、独特性,这是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事实上,多样性丰富和充实了主导性的内容,推动了主导性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多样性,或限制多样性的发展,主导性本身就会成为形式、教条而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在兼容多样中形成价值共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共识,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鉴别力。人们的价值观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地位,把握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分清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支持正确和进步的、改造消极和落后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人生价值观为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并转化为其自觉追求。在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应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科学内涵。在教育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联系社会现象和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启发大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

(二)共识教育的特点:固化性与活化性的对立统一

“人的思想会有剧变现象、突变现象,但从整体上说,从幼稚到成熟,从浅层到深层,从单纯到丰富的渐进过程。”[5](p.20)人们共识的形成是一个通过感知、内化、固化、刺激、活化、新共识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固化性是共识的结果,活化性是形成重大分歧并达成新共识的前提,这也是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具有反复性特征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固化是外部信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形成相对稳定的判断标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亦即感知、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共识是人们与社会互动的思想活动过程,当外界刺激对共识有利,产生正共识,便强化人们已达成的共识;若外界刺激对共识不利,原有的共识会减弱甚至消失,产生负共识,从而使原有共识活化,于是出现新感知、新内化、新外化,最终在人们的对话、交流、协商、妥协中达成新共识,这是共识形成的辩证法。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曲折的探索历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以物为中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的吸收、融合和升华。学校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规范性教育,“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6](p.23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能够发挥矫正目标和价值主导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判断并产生共识。因此,高等学校教育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主导方向,让大学生自主、自愿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共识,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教育的路径

任何一种最核心的价值原则都必须在最大的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它必须为所有的当事人(现实的及潜在的)所接受,说得明白一些,它不能为任何当事人所反对,否则就无法作为原则而赢得普遍的认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里,“理性论证基础上的共识首先并不体现在实质性的规范上,而是体现在‘中立的’程序——交往对话上”[7],共识只能是关涉规范与价值之多元性的处置程序。共识只能是在程序问题上才是可能的、有意义的。

(一)重视“第一课堂”共识教育的教学活动方式

有学者认为:教育艺术家的工作,是要接受被教育者的审美鉴定的。一次演讲、一次谈话,都应经受三个层次的审视,即官能的鉴赏、情感的鉴赏和理性的鉴赏。官能的鉴赏指外在的,听起来好听,看起来好看,悦耳娱目。这种共鸣,属于外在,但不可忽视,因为它是向第二、三层进发的前提。情感的鉴赏是感情与感情的碰撞、交流,这与第一层相比,就进了一步,这需要双方彼此共同的、相似的感情体验,并产生共振。理性的鉴赏是从感性到理性,教与学双方悟出某些哲理,并求得共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观察者”而非“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强调“观察者”即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而忽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理解,教师是认识的发出者,而学生是被认识的客体,突显的是教师认识学生的意义,而不重视或完全忽视学生认识、理解教师的过程和作用。然而,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共识是通过交往达成的,这种交往的过程是以双向认识的过程或双向理解的过程为条件的,也即交往的双方都应处在主动认识彼此的地位上,交往双方主动认识、理解是共识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师生之间的单向认识、单向理解的模式转变为双向认识、双向理解的交往互动的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话语权威必须转向与学生的对等对话;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作为强制者、教训者的身份,必须转向教育教学交往的参与者。这是因为,“只有在交往中,在师生间真切的对话、商谈、交流中,师生才可能都成为认识的主体,才可能都作为听众和言语者,才可能产生双向认识、双向理解,学生才可能获得对教育要求的真实的、根本性意义的理解,才可能将教师的要求不仅理解为真实的,而且理解为正确的、真诚的;而为学生理解了的教育要求,才可能是师生间的一种共识,才能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觉要求”。[8]为此,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要从灌注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向交往互动的方式转变。

(二)加强“第二课堂”共识教育的实践活动环节

第二课堂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尊重学生对教育享有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为前提,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并重视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潜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了表现与发挥,除了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继续发展外,还能将其潜能转移到实践、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从而促使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看,第二课堂相比第一课堂具有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互识性强。师生双方都要有一种主动交往的欲望和姿态,以形成良性互动。第一课堂由于教学内容基本固定,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背景、生活境遇,从而导致互识性较弱;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和对话,是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人是世界和自己的主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作为学生,他们感到最悲哀和无奈的是无人理睬、被人遗忘或冷落,第二课堂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识性,在与学生的坦诚交流中了解真情、化解矛盾和消除隐患,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第二,定向性强。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所遇问题进行积极的定向思维。第一课堂思维多数是老师的引导,而第二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这是“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过程应由外在牵引向内在驱动转变,促使其自觉运用科学的价值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第三,共鸣性强。第二课堂活动多以十几人、几个人的团队为主要形式,团队成员间可进行“一对一”的充分交流,克服了课内教学“一对多”的单向思维交流模式,有利于思维的充分碰撞和相互促进。

另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的育人功能,也是共识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校园文化特别是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第三课堂”的文化是引导人、鼓励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有深刻影响。学生宿舍作为一个微型社会,既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又是社会文化思潮的集散地,创建一个文明卫生、健康高雅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倡导党建、团建进宿舍,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宿舍文化,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思想上启迪、身心上愉悦、审美上享受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帮助社会的个体参与文化的理解、体验、批判和创造。价值观教育必须围绕文化理解、文化体验、文化批判与文化创造这一系列核心目标来进行。“从个体的立场来看,一个受到良好的大学价值观教育的人,应该有能力深入地理解、体验文化,有能力批判性地判断文化的价值,并积极地参与文化创造。”[2]事实上,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和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得以熏陶,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无可否认的现实。这一切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必然表现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判断标准。因此,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是一种对人们有强烈吸引力和制约性的、既能反映和保障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又能使人们主动自觉地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原则与价值教育,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显然,这正是共识性教育所追求和能够承担的目标。

标签:;  ;  ;  ;  ;  ;  ;  ;  ;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识机制研究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