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学论文,分解论文,因素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的同时,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60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1.10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正处于崛起过程中的所有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然而,仅仅在几十年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还相当年轻,甚至在1960-1970年代,还处在年轻化的过程中。从1980年代初人口结构才开始了持续的老龄化过程,1982年老龄化水平为7.63%,2000年达到10.46%,2008年升至12.04%。从快速起步阶段迅速的迈向加速发展阶段。
早在1956年,联合国的研究就指出,对于封闭人口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阶段的,死亡率下降初期主要是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下降,这将导致人口年轻化,死亡率下降的后期则会促进人口老龄化。1973年的研究又进一步提出,生育率下降的程度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李竞能,1992)。对于相对封闭的中国人口,急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无疑是生育率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如果只是考察某个时段的人口老龄化,则还应该考虑基期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惯性作用(momentum)的影响。本文将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基期,从现实人口转变出发,模拟再现1982-2007年25年间人口发展过程,进而分析生育率水平、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惯性等变量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程度。
(一)方法与数据
作为一个封闭人口,任何一个时点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既往和现时生育和死亡两个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是考察一个时间段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就不能不考虑人口惯性(即基期人口年龄结构)对老龄化进展的影响。事实上,一定的时间周期内,生育率水平和死亡率水平变化对该周期内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现时的,而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则是以往生育率和死亡率水平变化在现时的反映。换言之,该周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既受到现时的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也受到既往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化所决定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1.假设模拟回顾预测方法
为分解各人口学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采用假设模拟回顾预测的方法。首先,利用真实人口生育和死亡数据,利用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模拟重现1982-2007年人口老龄化进程;然后,分别改变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进行多方案人口预测,不同预测方案之间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差异就是相关变量的变化所造成的差异。以1982-1987年为例,先以真实的出生、死亡和出生性别比数据模拟出真实的人口发展过程,然后改变初始条件,假设5年内生育率都保持在1983年的水平,进而预测得出该假设下1987年的人口规模和老龄化水平,那么真实的1987年的老龄化水平和该假设模拟所得老龄化水平的差异就是生育率的变化引起的;以此类推,可以分别得到死亡率变化、出生性别比变化对老龄化的贡献值;如果假设生育率、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保持1983年水平不变,预测得到的1987年的老龄化率和真实老龄化率之间的差异就是人口惯性作用对老龄化的贡献值。
为了反映人口学变量在不同时期对老龄化发展影响力的变化,把模拟预测期间划分为相邻的等长的时间段;为了反映人口学变量在不同时间跨度内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力的变化,把模拟预测期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间跨度。基于以上两种考虑,模拟预测期间划分为5年期、10年期、20年期和25年期四种期间组合。其中5年期分别为1982-1987年、1987-1992年、1992-1997年、1997-2002年和2002-2007年;10年期分别为1982-1992年、1992-2002年、1987-1997年和1997-2007年;20年期分别为1982-2002年和1987-2007年;25年期则为1982-2007年。
2.数据来源及其修正
数据来源主要是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1987年、1995年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1)基期人口数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982年7月1日0时,为了与现行的人口统计资料具有可比性,利用列克西斯图移算法把人口调整到了1982年12月31日作为分析基期。
(2)平均预期寿命数据。以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分析基础,1982年人口普查的死亡数据质量比较高,基本不经调整可以直接应用于分析研究(游允中,1984);1990年人口普查的死亡数据存在一定程度漏报,尤其是婴儿死亡漏报比较突出(张二力、路磊,1992;翟振武,1993)。基于以上考虑,1989年和2000年死亡率资料分别根据李树茁(1994年和2005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调整。在调整后的各人口普查年的死亡率资料基础上,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出1982-2007年各年死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各年的人口生命表,得到平均预期寿命(表1)及各年的男、女年龄别留存率。生命表中的取值采用了曾毅(1993)和刘洪康、吴忠观(1988)的调整结果。
(3)生育率数据。以总和生育率为指标,1990年代之前的生育数据,以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基础;1990-1995年的总和生育率取自于学军等人(2005年)的估计值;1996-2000年总和生育率取自于学军和袁建华等(2005年)估计值的平均值;2000年以后总和生育率取前5年移动平均值(表2)。
(4)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处在偏高且持续升高的过程。1982年人口普查为107.9,刚开始偏离正常值域,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至111.8,2000年达到116.9,2007年进一步升至120.2。随着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升高的速度明显放缓。
(二)人口学变量对老龄化影响的量化分析
把上述基本数据代入预测方程,即可得到1982-2007年分阶段回顾性人口预测结果和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变量分解结果(表3)。总体而言,人口惯性作用、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都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则在客观上微弱的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着时间推移,上述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变化。
1.各要素变化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
第一,短时期内,人口惯性是决定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5年期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惯性对老龄化的贡献率最低为87.33%(1987-1992年),最高达到96.58%(1982-1987年)。因为在短时期内,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渐进的,变幅很小,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相对微弱;人口老龄化在很大程度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换言之,65年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和过去65年间的死亡率水平对现时的人口老龄化影响最大;当期的生育率和死亡率水平对人口老龄化的现时影响相对较小。
第二,中长周期内,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力相对变弱,而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则相对增强。这是因为生育率和死亡率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变化幅度增大,因此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被相对突出了。
第三,25年时期跨度的分析结果是1982-2007年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一个总结。结果显示,25年间人口老龄化水平从4.93%升高到7.92%,净增2.99个百分点。生育率下降能够解释0.81个百分点,对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的贡献率为27.11%;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能够解释0.56个百分点,其贡献率为18.67%;人口惯性作用对老龄化水平的影响最大,能够解释1.6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6.06%;出生人口性别比对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在客观上造成了人口净再生产率的降低,从定性角度判断,它对人口老龄化有延缓作用。
2.不同时期各变量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力的相对变化
第一,人口惯性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在不同的时间段波动起伏,总趋势是随时间跨度增加而相对减小,相对于时期变化,它对时间跨度的长短更为敏感。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而言,人口惯性作用是既定的因素,而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不确定因素,他们对老龄化的影响有明显的时期特征。
第二,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力和它自身的变化轨迹关系密切(图1):1982-1987年间总和生育率仅下降了0.21,它对人口老龄化变化的贡献率只有1.76%;1987-1992年间总和生育率下跌0.82个百分点,对人口老龄化变化的贡献率相应升高至8.60%。伴随生育率在1990年代中后期逐渐稳定在低水平,它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逐渐变弱,在接下来的1992-1997年、1997-2002年和2002-2007年的3个5年间,生育率的变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小,最后甚至变成负值(这是因为2007“金猪年”出生人口数量略有增多的结果),分别占总变化的2.04%、0.30%和-0.37%。10年期的分析结果使这个结论变得更加明显:1987-1997年是总和生育率下降最为显著而且是降幅最大的时期,生育率水平下降能解释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化的17.92%,而接下来的10年则迅速减少到-0.04%。
图1 不同时期生育率和死亡率对老龄化的贡献率
第三,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持续而平稳的。只要不发生重大社会事件(如战争),现代社会死亡率水平的变化一般是平稳的,追求健康长寿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所以,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按5年周期计算,自1987年以来,平均预期寿命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4.0-6.0%;以10年周期计算,平均预期寿命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徘徊在10-12%,大约是5年周期的2倍。事实上,从1992年开始,伴随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的实现,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始终大于生育率下降的贡献率。
3.不同时间跨度内各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力的变化
第一,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变大(图2):5年期跨度内,二者对老龄化水平变化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7%和4.14%,到25年期的时候则分别增加到27.12%和18.67%,这是因为二者在短期内的变化幅度较小,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二者的绝对变化逐渐积累,对老龄化的影响也随着增加。
图2 不同时期跨度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分解(5-20年期为平均值)
注:出生性别比对各时间跨度老龄化水平变化的贡献值为很小的负值,可以忽略,未在图中列示。
第二,初始人口年龄结构对老龄化的影响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而减小:从在5年期跨度内平均解释老龄化率变化的93.4%减少到25年期的56.06%。因为初始人口年龄结构是此前65年左右生育和死亡模式变化轨迹所决定的,随着时间推移,确定任何一个端点之后,这种人口惯性作用都将逐渐减小,直到最终消失。
(三)结论
(1)1982-2007年的25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中的27.11%来自生育率下降的贡献,18.67%可以归因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死亡率的下降);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最大,可以解释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的56.0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极其微弱的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2)在过去的25年间,以1992年为界,这之前,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大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作用,这是因为1980-1990年初期是生育率快速下降时期;这之后,随着生育率逐渐稳定在低水平,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则显得持续且稳定,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超过了生育率下降的贡献率。
(3)现时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是人口惯性和现时生育率、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三个因素对人口老龄化贡献率的关系所隐含的政策意义是:一、现时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当前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影响力较小,说明放宽现行的生育政策(即提高生育水平)虽然肯定会缓解人口老龄化水平,但是短期内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即便是放宽现行生育政策,也只可能是微调,受政策和自愿等因素综合作用,生育率上升空间十分有限。所以,依靠生育政策调整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于事无补;二、现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即人口惯性)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1950年代、1960-70年代和1980年代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队列进入老年人口行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人口老龄化水平还会快速提升,对此,要在社会政策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尽早准备,此乃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