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知晓率的效果论文_刘小云,贺兰萍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陕西咸阳 712000)x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中开展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190例。在入院后均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全体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在完成系统健康教育之后,全体患者的冠心病知识、健康行为等均显著比入院时有所改善(P<0.05)。结论:临床上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疾病知识知晓率。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冠心病;治疗知晓率;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314-02

冠心病作为一类对于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高发病的几率越高,其中男性患病几率高于女性。大约有41~48%的50岁以上脑力劳动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由于供血不充足对心功能造成影响由此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甚者可发展为慢性残疾,所以对于冠心病的护理非常重要[1]。针对不同类型病症程度不同的冠心病患者采取多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达到最佳状态,提高生活品质,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190例。其中男性有124例,女性有66例,年龄范围在47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43±5.21)岁。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患者疾病知识的需求、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家庭状况以及个人嗜好等一般情况进行了解,针对患者所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个体化适合患者特点的健康教育计划。具体内容为:

1.2.1对冠心病患者实行三级预防宣教

(1)一级预防宣教

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改变,以此达到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不少患者存在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的情况,经常进食高脂餐体重由此超标,血压飙升。还有些患者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性情较为急躁,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告知适合其状况的不同降低危险因素的方法,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进食要遵循低盐、低胆固醇、低脂的饮食原则,多进食含有高纤维的食物,禁止暴饮暴食,保持能够通畅排便。肥胖的患者应当对其摄入的热量进行限制,控制体重,进行戒烟禁酒处理,缓解其急躁、焦虑的情绪,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体重。

(2)二级预防宣教

采取药物或非药物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干预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吸烟三大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除这三大类意外还有易患因素如糖尿病、运动量不足、肥胖等。在近年来有相关学者提出冠心病的发展过程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如果同时存在几种易患因素,结果将远远大于因素相加。如吸烟或高血压病则危险性会增加分别3和5倍,当患者同时存在两者时危险性将会增大到14-16倍。因此要对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控制,定期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检查,还要进行心电图,积极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水平。与家属合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使患者安心休养,降低发生冠心病的几率,避免出现心血管。

(3)三级预防宣教

加强药物指导,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转换酯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应用。随着各种新药不断研发,患者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作用没有详细的了解,凭借个人经验或是经由病友推荐自行服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些老年患者存在记忆力差的情况会忘记服药,或畏惧副作用而停药,针对上述情况医患人员应当给予患者和病患家属具体的服药指导,观察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是否存在出血的倾向,硝酸酯类药物的静滴应当控制在适宜的速度内,过快会造成头痛、眩晕、面色潮红以及低血压等不适症状。服用阻滞剂药物如B-受体以及钙通道药物时应当注意数脉搏跳动的情况,若心动过于缓慢应当立即暂停服用药物,及时到医院就诊。针对老年患者记忆能力退化的情况,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对其指导服药,进行相应用药管理。鼓励家属督导患者用药以此达到良好的疗效。

1.2.2健康教育形式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发放健康知识的小手册,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全称健康教育。采用讲解的形式有集体授课、黑板报、海报、个别讲解等,根据患者不同状况灵活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每周进行两次为期1小时的集体授课,随机抽取个别患者进行了解,一人发放一份宣传资料,每周更换一次宣传栏,健康教育效果由护士进行定期的评价,有缺点的地方进行不断改善和完善达到促进患者健康的效果[2]。

1.3 评估方法

患者在入院前后填写健康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的基础常识了解程度。

1.4 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入院时以及出院后3个月全体患者的健康知识及行为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各项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冠心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病趋势逐渐上升。为使冠心病患者鞥够达到最佳健康状态,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通过护士的指导使患者能够加强对治疗目的的了解,对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加强自我防御保健的意识,详细掌握用用药、日常生活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此预防发生冠心病[3]。

本次研究得出,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运动、饮食、病状相关知识、可能影响病情诱导病发的因素、以及用药状况等方面的教育。在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升,提高预后效果,无论是对医院亦或是病患而言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国秀,罗仕兰.品管圈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11):1743-1745.

[2]王粤东.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54-56.

[3]段薇.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冠心病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108-109.

论文作者:刘小云,贺兰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知晓率的效果论文_刘小云,贺兰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