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谌迟红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谌迟红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中砥完小 谌迟红

摘要:当前的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人们也更加关注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小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初期,需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社会,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学生在《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为人们带来的影响,希望可以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情感世界更加丰富。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策略研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小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迫切需要接受《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在学习中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还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因此,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感受《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魅力,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为例,分析科技的发展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课文内容紧密的把知识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也帮助学生看清世界的发展,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在教材中有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的课文中提供两幅插图,其中一幅画面展示出农民辛苦的在田间插秧,另一幅画面中水牛在田间耕种,这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科技没有发展,农民的耕作方式依旧以人力为主,我国还会是现在的发展状况吗?”,然后教师要向学生宣传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带来的影响,如今的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机械化的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地位。再如学生在古装戏中经常会看到人们达官贵族出行“坐轿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话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就会认识到如果汽车没有问世,人们出行将会有众多不便,我们的生活节奏就会变得缓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联系时政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新鲜的事例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在《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的学习中,教材中展示了嫦娥二号出仓和龙芯芯片,这说明小学思政教学中注重联系时事新闻,让学生及时把握时代动态,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向学生宣扬科技创新对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比如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9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位居世界第二,并且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天气预报、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媒体等多个领域。此外,我国相继完成了“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的壮举,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就会感受到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已经在一些尖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小学生就会更加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励志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三、形式多样

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往往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导致本来生动有趣课堂教学环节气氛压抑,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很少对学生的思想提升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动态画面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播放音效,从而实现视听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主要教学内容,然后教师设置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通过情境的设定,学生就会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让自己的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比如在大街上看到洒水车代替人工绿化作业,看到更加坚固的高大建筑代替民居,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这个社会。

四、分析利弊

学生在《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的学习中,除了感受到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帮助,也会看到由于科技的进步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战争的频发和疾病更加难以防控。因此,教师培养学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发展,通过图片的观看,学生会看到城市的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清澈,很多动物也因为过度捕杀濒临灭绝。相信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而积极相应国家号召,争做“蓝天保卫小卫士”[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利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贴近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多联系时政,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在飞速发展。此外,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并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看待事物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雨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47).

[2]顾卫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3]王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教书育人, 2018(4):25-25.

论文作者:谌迟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谌迟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