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规律论文,事业论文,论我国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万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档案事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其发展的时间过程和空间结构中必然与促进它发展的各种因素发生广泛的客观联系,从而决定着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速度、特点和趋势。规律的核心是联系,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律,按其联系的特点可分为:时间过程性规律、空间结构性规律和发展动力性规律三大类,本文试图对这些规律作初步探索,旨在使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一、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性规律

档案事业的发展,既有自身动力又有社会动力。档案事业内部各方面的矛盾、档案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以及人才因素构成了档案事业发展的自身动力。同时,档案事业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又必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诸如社会制度、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动力。在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动力与社会动力交互作用,构成了它的动力系统。档案事业正是在这个动力系统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档案事业是以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国家各项事业为宗旨,由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专业教育、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出版、档案界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以及档案事业管理工作等部分构成的一项社会事业。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档案现象的有机整体。各种档案现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系统。因此,系统性是档案事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档案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矛盾——协调——矛盾的状态。档案事业内部各方面应协调一致地发展才有利于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但内部各方面总会存在矛盾,齐头并进的思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事实上,也正是这种内部矛盾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事业需要科学的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思想、采用科学方法、使用科学手段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同时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这个结合的任务是由档案学来承担的。长期以来,我国档案事业管理更多的是依赖经验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从理论上探讨档案事业管理便成为现实迫切而重大的课题。只有通过理论研究,才能对研究对象形成本质的、逻辑的、规律的认识并升华为理论,而对实践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但是,这种理论研究又不是学究式的研究,因为档案事业管理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项浩大的实践活动,需要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迅速运用并指导实践,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所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统一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又一动力。

如同其它社会事业,人的素质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出,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应当先化人后化物,没有人的现代化,只有物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人才因素不仅仅是档案人才的素质,而且包括档案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因为人才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项既费时间又费财力的工作,而消除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结构性浪费却是一项能马上见效的工作。因此,加强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向结构要人才对于今天的中国更有现实意义。

在众多的社会因素中,物质生产对档案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首先,物质生产是档案事业产生的前提;其次,物质生产的需要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第三,物质生产提供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档案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导致了档案信息的急剧增长,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第二,导致了科技档案的急剧增加,推动了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第三,导致了档案载体形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使档案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第四,带来了档案工作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第五,为档案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先进的研究手段,而档案学研究的繁荣必然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档案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也就是人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对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档案意识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档案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档案意识是指符合档案事业客观实际的认识,它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档案意识是指违背档案事业客观实际的认识,它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二、档案事业发展的时间过程性规律

在发展的时间过程中,对内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对外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

档案事业是在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理论上说,有了完全意义上的档案,就随之产生了档案工作。然而,早期的档案工作内容十分单一,几乎就等同于对档案实体的简单整理和保管。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加,档案工作的内容不断深化,目前已拥有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诸多环节;同时,档案工作的内涵在广度上得以充分扩展,以档案管理工作为核心,逐步派生出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研工作、档案宣传出版工作、档案界内外交流工作等专门工作。而国家对档案事业的管理也经历了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档案事业的发展是在已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一个积累与继承的过程、有序与渐进的过程。档案事业发展的积累性、继承性、有序性和渐进性构成了档案事业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档案工作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信息活动在社会总体活动中担负着中介作用,即交流和沟通的作用,作为中介性质的档案事业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是间接的,即通过档案事业来促进经济、科学、文化以及其它社会事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中介性的特点使得档案事业的发展应当始终建立在与社会各项事业相适应、相协调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档案事业是在同社会环境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中发展的,其中有与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的矛盾运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与科学技术的矛盾运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等方面。因此,社会的整体环境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总之,档案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档案事业的首要任务,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又一时间过程性规律。

三、档案事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性规律

档案事业的发展,在空间分布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地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亦称梯度转移规律)和档案事业各部分间不平衡发展规律。

从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看,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具有统一性,即有统一的发展目标、统一的发展方针、统一的发展政策、统一的发展规划,但这并不表示档案事业发展在各地区是平衡的。档案既然是在各地区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地方特色,从而影响到档案事业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一种社会制度,但经济基础、物质生产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才素质、社会意识等存在着明显的地方差异。档案事业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必然在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总之,档案内容的地方特色使档案事业发展带有地方特点,档案事业发展的自身动力和社会动力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更加剧了档案事业发展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我国地域广阔,这种地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有着广阔的展示空间。由于这种不平衡是随地区而产生的,而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不可能出现突变的情况,而形成一定序列的发展梯度,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总是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按一定的梯度逐渐扩散转移,故称为梯度转移规律。

地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是将档案事业作为一个整体,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地区考察其发展状况而得出的规律;档案事业各部分间不平衡发展规则则是转换角度,将档案事业解析为若干个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它们各自发展的状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得出的结论。档案事业是一项内涵丰富、成分复杂、门类众多的社会事业,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有统一的规划,以求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然而,在分步骤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在某一阶段侧重某个或某些子系统的发展,而引起子系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或者会因政府和公众的需要,对某些优势或薄弱的子系统增加投入,从而引起档案事业各部分间发展的不平衡。总之,作为整体的档案事业要求协调平衡发展,但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将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一个不平衡解决了,一个新的不平衡又出现了。档案事业正是在不断解决不平衡中平衡发展的。

如同其它规律一样,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们对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十分肤浅的,要全面深入认识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还有待于更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标签:;  ;  ;  ;  

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_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