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形成建筑主体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效果。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预期的范围之内,在施工之前必须加大建筑材料的检测力度,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对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概述,并分析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期望能为建筑工程的有效施工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建筑工程的规模也逐渐增加,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不断的成熟,检测的标准也在日益完善,不同的项目都有了新的规定。因此,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力度,完善质量检测的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为建筑工程的有序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材料检测概述
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做出科学的检测,确保施工的安全性。目前检测项目中都会涉及到水泥、钢筋、建筑物碎石、砂等方面。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在建筑物的施工与开发阶段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评测建筑材料的决策依据。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材料的检测技术也更加丰富,国家颁布的《建筑法》中也对相关材料的检测方法与项目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了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目前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一)检测人员素质低下
虽然国内在建筑材料检测方面的相关机构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是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加之检测设备的升级,设备的使用更加复杂,这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检测常识,还需要熟练掌握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
(二)检测手段单一
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多种类型的建筑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当中。但是,目前国内在材料的检测手段还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建筑材料需求。目前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检测手法较为简单,在建筑材料的统计上仍然使用人工操作的形式来进行操作,相应的检测设备由于利用率低,而没有做好定期的更新。这些落后的检测手法很容易造成数据的紊乱与失误,使得检测工作无法有序的进行,浪费了检测人员的时间,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检测方法与程序不同一
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检测程序,每个地区在检测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由施工单位将需要的材料按送检的批次做取样送检,由于批次较多,很容易出现检测材料堆放时间长的问题,并不利于检测单位工作的有效落实。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进行检测的地方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状况描述大多是由当地的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共同完成,而检测单位只需要对收到的检测样本做检测分析,这种方式往往无法真实的反映当地实际施工情况。而且由于各个地区的检测设施、管理系统都有差异,这会造成后续的检测成果有所不同。
(四)施工单位对检测的认知程度不够
部分施工单位的领导没有认识到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当材料到达现场时往往只核实材料的数量,而忽略了其实际的质量水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另外,建筑工程在堆放材料时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加之没有实施科学的管理,导致材料出现生锈、变质的情况,影响到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同时,材料检测的不规范容易出现误检、漏检等现象,无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建筑材料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确定检测项目
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材料种类繁多,涉及到多个品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检测的难度。对这些材料的检测指标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行业的规定才得以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材料,需要从导热参数、环境污染程度以及防火等级等方面入手,严格检测材料的表面强度、表面密度等。而在具体的检测项目中,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取样,如果出现检测不全面的问题则无法给予检测合格证书。因此,为提高检测的通过率,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必须加强沟通,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需要检测的项目,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取样数量与方法
大多数检测部门都会采用取样的方式进行检测,而取样的数量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送去的材料数量少或质量差,则很容易提高检测的误差值,甚至出现与实际的检测结果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施工单位在送检的过程中必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确认需要的数量,以此来保证检测的合理性。
(三)控制环境因素
建筑材料的检测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都会产生不同的检测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检测,这样才更具权威性。比如在对隔热材料进行检测时,其隔热层在温度方面的要求较高,温度的变化很容易造成检测精度的降低。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做到合理的控制,才能得到科学的结果。
(四)选用先进检测仪器
随着技术设备的更新与进步,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的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保证检测材料在测试过程中降低数据的误差。比如在对水泥、砖块等材料的抗压性测试中,先进的测量设备所表现出的强度值明显会比普通设备要好。因此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提高材料检测的准确度。
四、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严格检测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所使用的原材料做全面的检测,提高其检测的质量才能够使其技术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比如在对砂石的检测过程中,必须对其抗压性能以及自身强度等做精准的测试,一旦显示没有达到要求,则需要及时告知采购部门更换材料。再比如在混凝土的测试中,必须严格把握内含材料的配合比,这其中涉及到石子、钢筋、水泥等,需要做好严格的把关,才能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二)加强国家检测的标准制定
有关部门必须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做出详细的规定,尤其是近几年新兴的建筑材料做好及时的更新,从材料检测的性质、范围、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定,形成全面系统的法律体系。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要加强惩治力度,这样才能提高检测法规的权威性与全面性。
(三)完善检测信息平台
由于各个地区的检测标准存在一定的出入,必须大力建设建筑材料检测的信息平台,公开检测的相关数据,做到及时共享,才能够对不断更新的建筑材料提供可参考与判断的依据,为建筑材料的检测提供更好的检测服务,提高检测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结束语
在近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而建筑材料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对相关材料的检测力度,认识到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检测法规,并完善相应的检测信息平台,为国内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骅.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江西建材,2017,03:263-264.
[2]戴珺珺,隋丽源.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3,08:195.
[3]周丽波.试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45+47.
[4]周强.探析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294-295.
[5]王晓萍.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239.
论文作者:吕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