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荣国强

浅析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荣国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至关重要。文章针对蓝绸带社区公建配套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着重对护坡、围护桩、土方开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建筑技术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支护工程;施工管理;开挖;深基坑

1 工程概况

蓝绸带社区公建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80000㎡,总造价3.58亿元,占地面积62000㎡,地上层数为3-4层,局部地下2层。由小学、文化中心、浅山、平畴等四个地块组成。其中,平畴地块由幼儿园、综合体两部分构成。综合体底板标高-9.95m,幼儿园地下室底板标高-5.45m,独立基础标高为-1.35m。幼儿园地下室与综合体地下室部位采用放坡处理,综合体地下室与市政路面之间采用旋挖桩支护形式。

2、地质条件

2.1底层分布

根据勘测结果得知,平畴地块地层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①杂填土和素填土:结构杂乱,均匀性差,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②软塑黏土和软塑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层厚稳定,分布连续,承载力极低,不可作为拟建建筑及纯地下室的基础持力层。③场地内的可塑黏土、可塑粉质黏土、全风化泥岩和全风化砂岩:分布较连续,厚度变化不大大,均匀性及力学性质相对一般,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④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层厚不稳定,分布不连续,适宜作多层建筑物基础持力层。⑤中等风化泥岩、中等风化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好,可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

综合上述各地层土的工程特性可以看出,可塑黏土、可塑粉质黏土、全风化泥岩、全风化砂岩、强风化泥岩和强风化砂岩可作为多层或地下车库的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砂岩可作为桩基桩端持力层。

2.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由基岩裂隙水组成,水量较小,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局部渗水可采用集水坑明排解决。

3 施工顺序

护坡:测量放线—开挖修坡—安装护坡钢筋网、预埋泄水管—喷射混凝土(两次)—喷射混凝土养护—下一层开挖—开挖修坡—安装第二层护坡钢筋网、预埋泄水管—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并养护

旋挖支护桩:测量放样—场地平整及钻机就位—钢护筒制作及埋设(有回填土场 地采用)—钻进成孔—清孔—沉渣验收—二次清孔—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超声波检测—交工验收

4、深基坑施工技术

4.1护坡施工

综合体与幼儿园之间护坡采用100mm喷射C20细石砼,钢筋为φ6.5@200,土方开挖前需完成回填区边坡的支护施工,开挖区每开挖出一段(小于30m)后立即进行该区段的护坡施工。人工清理坡面土块及其他杂质物件,在边坡坡面上先铺设钢筋网的水平筋再铺竖向筋,纵横网筋之间用扎丝间隔绑扎,钢筋搭接要牢。第一次混凝土的喷射,喷射厚度在30~50mm之间,喷射前要安埋好控制喷射厚度的标志,喷头与被喷面尽量垂直,距离保持在0.6~1.0m,喷射顺序应由下至上,分段进行。喷射混凝土凝固后在支护面层背部土坡插入长度为600mm、内径50mm 的PVC水平泄水管并外包土工布,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30mm,入土500mm,泄水管下倾10°,入土段开φ8@20梅花小孔。泄水管纵横向间距为2m,以便将喷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护坡施工过程中,遇到较为松软的土质时,及时清理干净,确保钢筋网片与下层基层稳固连接。土质边坡的失稳是岩土工程建设经常遇到的难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地下水可通过物理、化学以及力学等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边坡的结构。[1]边坡附近禁止出现堆载,且箱变、钢筋加工厂、电线杆、起重机械设备均应远离深基坑护坡,护坡上口设置300*300截水沟。

4.2旋挖桩施工

综合体北侧与市政道路处采用旋挖桩支护,采用φ1000支护桩@2000。施工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制护筒。施工时应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位置标于孔底。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卵石层,则采取以下措施:对于粒径较小的卵石层采用斗式钻头慢速钻进,粒径较大的卵石层采用锥形螺旋钻头钻进后更换斗式钻头清渣,如此往复,直至穿过卵石层。钻渣要及时运出工地,弃运到合适的地点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现场钢筋笼的起吊直接利用25t吊机先进行钢筋笼下截吊装,吊点设置在每节钢筋笼最上一层加劲箍处,对称布置,共计四个,由于本工程桩桩身较短,钢筋笼可以直接吊装。 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将吊筋与护筒焊接固定,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的上浮和下沉。固定时,要根据钢护筒的偏位情况将钢筋笼中心反方向调整,以使钢筋笼中与桩中心重合。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注混凝土,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深度。探测次数一般不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1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桩顶的灌注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增加0.5~0.8m,以便清楚桩顶部的浮浆渣层。

另外,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进驻施工现场之前,需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要对整个项目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施工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2]

4.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需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桩身完整性评价是在确定了桩身缺陷(位置、成都、类型)、桩身砼强度、桩长、沉渣(类型、厚度)及持力层的岩土性状5个具体参数后,对桩身的一个综合性评价,并最终能给出桩身完整性类别的过程。[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采用分层、分段、流水开挖,由西向东逐步推进。

先对平畴地块进行场地平整,表层土清理完毕后,达到桩基施工条件后,再进行支护桩施工。桩基施工前,确保旋挖机道路平整、混凝土罐车顺利进入,若道路存在高差过大或淤泥软弱土,应及时处理并用建渣填好压实。土方开挖过程中,因场地狭小,且存在大量页岩,合理安排钩机与挖机的施工顺序,避免各自因工作面交叉导致机器间歇时间过长。出土马道考虑设置在非旋挖桩区域,以便后续出土方便。

结束语

蓝绸带社区公建配套项目,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尤为重要。因幼儿园、综合体地下室、市政道路高差较大,支护形式不同。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受场地影响,加之环境复杂,更要合理利用场地,组织好施工设备,充分发挥施工机械作用。经实践证明,本基坑支护施工应用效果良好,加快了出土速度,缩短工期,大大提升了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杰,韩妮妮.土质稳定性对生态护坡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J].人民珠江, 2017,38(3):50-53.

[2]陈洲.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7(6).

[3]朱朝胜.浅论桩身完整性检测与单桩承载力检测之间的关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

论文作者:荣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浅析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荣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