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6791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被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以后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以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
开放性四肢骨折是近些年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伤情,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极容易对患者的肌肉、骨骼血管等造成损伤,使得患者的静脉回流受阻,并且导致患者的相关组织血液存在供应障碍[1]。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患者的肢体出现剧烈的疼痛,使患者的神经组织受到明显的损害,最终会导致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感染,这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2]。手术切口感染不但会使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延长,而且还导致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感染,最终使患者死亡。所以本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恢复,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从我院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持知情态度,并且同意参与本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为14~67岁,平均年龄为(51.2±11.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为(53.4±12.7)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开放性四肢骨折,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之前注射抗生素,手术切口周围常规备皮处理,对于手术切口周围做好消毒工作,消毒的范围需要大于切口范围的15厘米。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术前护理:手术之前需积极的做好巡视探访工作,对于这一类型的手术患者一般是急诊手术,但手术前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做好患者也必然工作,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采取有效的系统的宣教工作,向患者讲明手术的特点和手术的目的,并且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3]。尽量使患者了解一些麻醉方式,手术环境和手术的必要性,这样能够使患者消除紧张和不安的恐惧心理,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便于全面的配合手术,为手术成功可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无菌操作:手术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的遵照无菌操作的标准,严格地将手卫生观念落实到实处,充分对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应用,医务人员必须更新手术观念,及时洗手,采用全新的洗手方法来保证手术过程中能够尽量的无菌;
③防失血过多:因为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患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所以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后需要立刻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且对患者进行扩容处理,防止患者因为失血失液过多而发生低血容量休克症状;
④全新消毒方法:采用全新的消毒方法,做好对患者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消毒清洁工作,通过对乙醇的应用彻底对患者手术区域的油渍和污垢进行清除,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加入碘伏溶液、苯扎溴氨溶液、氯已定等等,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使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最低;
⑤注意的问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注意,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立刻采用含氯的消毒剂进行托底,并且将手术台面进行彻底的擦拭,为手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才能够将手术是彻底的消毒处理,保证手术是最大的程度的无菌和清洁;
⑥保暖: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的保暖工作,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为25℃左右,冲洗液和输液的液体是先需要加温到37℃左右,对于没有进行手术的部位需要时棉被或者床单进行覆盖,对做患者做好保温处理;
⑦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或者是平卧位,使软枕抬高患者的患肢,以便于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保证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消除,促进患者新陈代谢,最终保证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如果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表示患者的切口为甲级愈合;如果患者切口处出现了轻微的硬结和极夜状态,或者患者出现了血肿等炎症,但没有出现化脓不良反映情况则判定为乙级愈合;如果患者的切口出现了化脓感染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则表示为丙级愈合,可确定患者发生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以后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可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能够证明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开放性四肢骨折切口感染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手术室整体性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将患者放在中心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密可靠的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做好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降低了心理应激昨天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周密地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了手术愈合的效果。综上,临床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以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鲁凤英.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05(10):21-23.
[2]吴红巧,陈兴灿.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04(04):26-27.
[3]吴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56-57.
论文作者:马虹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开放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