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丙贵 徐晶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兴隆中心学校 130522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是文本与生活的交流过程,创设一种精彩的情境,使学生在思维表象内容中所勾勒的文本情景得到再现,就是给学生建构了展示内心世界想象的平台。
关键词:创设情境 思维表象 深度领悟 奇思妙想
想象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面对着眼前的事物所产生的情境化思考时,构想出来的不在眼前的而现实生活中或许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形象;它可以是历史的、现实的、飘渺的任何事物的一种新的事物形象。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使知识与背景紧密相系,创设出精彩的教学情境,会有效地激励学生在特定环境下,对新旧知识内容的建构衔接性认知过程,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互关联事物情境的想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一、精彩导入,呼唤背景出现。导入新课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兴奋剂,也是寻求和开启心灵互动之窗的一把钥匙。创设一种精彩的情境,并且用恰当、生动的导语相伴,使课堂的主题呼之欲出,使学生在思维表象内容中所勾勒的情景得到再现,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站上想象的云端,则是一堂好课最佳的铺垫,也必然会引燃学生内心世界里求知欲的火焰。例如:《鸟的天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在引题时,教师在带有表情色彩语言的引导下,用动态多媒体进行展示虚拟的“鸟的天堂”,从领略群鸟栖息、盘旋、飞翔,再到飞入“鸟的天堂”那种幻觉景象;以语境从“议论‘鸟的……’的活动情境,引出‘鸟的天堂’之文题”;借助学生兴致勃勃的情感亢奋,老师的话语峰回路转地引导“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去作者笔下那神秘而又美丽的‘鸟的天堂’ ‘游一游’吧。”值此进入对主题内容的交流。 创造一种在愉悦氛围中追索问题的微妙的神奇感。
二、巧妙设疑,推动主题牵升。学生的学习是“有疑则思进,无疑则思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具有合理的、梯度的、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沿着问题的走向探索新知,将是学生以疑生疑、求疑、解疑思维活动的牵引,是对内容衍生出来思想境界的追寻,是在课本与生活链接点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心灵神往世界的彩虹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鸟的天堂》可以按照文章叙述的时间顺序提出“作者什么时候初到‘鸟的天堂’的,看到了什么呢?当‘我们’再次来到‘鸟的天堂’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作者每一次来到‘鸟的天堂’,能够把所有的景象都浸墨在笔端吗?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设计问题的思路,既秉承着作者的妙笔佳境,还能给学生留下对问题思考和质疑的空间,推想现实存在或者未必产生的自然现象,拓展学生对文章内容所描绘事物的遐想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感悟朗读,助力情感船帆起航。以充沛感情的朗读文章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欣赏情景交融的课文朗诵,都是品味文章的意境,都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度领悟。但是,切不可以范范通读、通赏,只有抓住经典,入神入境地站在欣赏和感悟的角度用心灵去品读、体味,才会咀嚼到其中的精妙,感悟到经典之笔的佳境所在,领悟全篇的灵与肉之美。例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时,伴随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巧妙运用多媒体或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模仿式互动朗读,进行重点地、有深度地、有感情地感悟性欣赏“我们的船渐渐……南国的树。”和“起初……歌声真好听。”两个部分,品味其中“静态”的茂盛色彩美感与“动态”灵现的情境,对比“静”与“动”作者笔下所描绘出来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清晰领略作者笔下那种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景象美。
四、激情互动,让想象自由翱翔。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角色换位,给学生一个建构展示五彩缤纷内心世界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中词、句、段、篇的顿悟,把这些知识的“点”、“线”、“面” 进行扩展到对内涵的追寻,在感知和领悟中升华出奇思妙想,在交流互鉴、各抒己见中展示出心神向往的奇美,引导学生乘上想象的“宇宙飞船”自由驰骋。例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时,以作者作品一九三三年六月为时代背景(“民众自发的保护”的民间行为,“真是一棵大树”作者的所见,“鸟的天堂”以鸟多而著称);衔接今天的大自然变迁,再次以多媒体去展现而今“鸟的天堂” (“国际级生态旅游胜地”的荣誉,形成当今“一片绿洲的奇观”的规模,“全国最大的赏鸟乐园”的知名度。)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联系这些现实生活内容,身临其境地构想“鸟的天堂”今天又会是怎样一番更加美丽的景象?启迪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与想象发表畅想。让想象力得到自由的挥洒。
五、品味境界,让艺术形象升华。就语言文学的本意而言,其教材毋庸置疑地都是出自众多古今中外文学著作的精品,是人们学习语言文学艺术的典范之作品中的精华;那里蕴含了各种艺术形象的美。当教学活动站在审美思维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时,文章的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便会跳动着、流淌着美丽的情韵;让人类、社会、自然在教学互动中所展现的艺术形象跃然升起在学生的脑海里。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章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在聆听这种艺术境界神韵的同时,走进时代的长河,在回响着时代的音符的殿堂里,让人的内心接受着耳濡目染的教化。例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时,我们需要让学生从教学中聆听到大自然的旋律与心声,让自然美的风采根植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让生态文化色彩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想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之时,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我们人类共同家园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论文作者:张丙贵 徐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鸟的天堂论文; 思维论文; 互动论文; 都是论文; 作者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