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合作互动论文_陈于芳

初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合作互动论文_陈于芳

摘要:本文探究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构建合作互动的历史课堂,从构建的原则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合作互动

历史教学应是一种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宿的教学。历史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充分成长的情境,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引发学生的生命力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就要冲出只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性桎梏,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合作互动的历史课堂,使课堂更有趣,教学更有效。

一、构建的原则

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策略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策略或模式,要求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参考建立在建构主义等当代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但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即教学生会学,教学过程中理应重视师生的主体地位。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因为教师是教学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是学生能否获得知识经验的关键。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为学生是教学目的的体现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积极的探索者,学习的成败和学习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因。

2.互动性原则。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与学首先是师生交流也是在生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一样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能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知识和思维的共鸣与抗争。有共鸣,才会有对知识的热爱和继续学习的兴趣;有抗争,才会有对知识深刻的理解和进一步创新、加工的欲望。

3.民主性原则。学生的直接经验来源于亲自实践,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依赖于其眼、耳、口、手的劳动,特别是大脑的活动即思维,而合作互动的课堂正是一种在完全平等民主体制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民主课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4.整体性原则。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身心发展的有序性相统一。课堂应该是课上与课下的统一、教学应该是一个宏观控制的过程。

5.发展性原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实施的策略

1.兴趣教学:让学习充满乐趣,兴趣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有必要多角度设计、重组教材,多方面引证、解释历史,多途径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保持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1)重视设计开场白,让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课激趣对于一定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华丽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的层次上,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2)让学生在富有时代感、探索性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才能使他们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3)提供丰富的资料,弥补教材的缺憾,使学生在史料研习中了解真实的历史,激发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4)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真实,以激起学生情绪的波动,这是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深入进行学习的重要方法。

总之,历史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情意盎然的教学过程,而且还要有情味袅袅、似品香茗、如咀甘果的“收尾”,课虽结束,但情犹能存、趣犹能在,而充满人文精神的历史教学又还好具有这一优势。

2.问题教学:学习始于质疑问难。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体现学生的独到创见。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自然也无所谓独到的见解。因此,围绕“问题”进行教与学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示范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适时适当地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思考历史,从而落实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的目标。对比提问可以诱导学生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训练求同求异思维;创根提问可能帮助学生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促速其认识的深化;辐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3.合作学习:让学生辩论。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灵活的形式,围绕共同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其典型形式是分组讨论、自由组合辩论和对抗争论。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学生之间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或在教师的参与启发下)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活动,采用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充分交流,彼此启发产生认知冲突,导致认知不平衡,就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引导并参与问题的争辩,以唤醒并留住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这个创新是由教师设计、学生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其确定性,相对独立、皆为主体而又紧密联系。其中,师生之间合作是基础,互动是条件,自主是关键,思维能力是核心。然而教学又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学的创新永无止境,愿同行能对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 342800)

论文作者:陈于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初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合作互动论文_陈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