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联合常规西药对高血压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莉莉

王莉莉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心内科 22550

0【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24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分别给予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和单纯替米沙坦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降压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间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BP、DB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6 周后SBP、DBP 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 周后SBP、DB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替米沙坦片;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68-01

高血压为中老年人群常见心血管病,也是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1]。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但长期用药后会发生药效下降,停药后易复发,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增加[2]。中医对防治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种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均有较强保护作用,具有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等优势[3]。本文观察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收治入院的24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72 例,女性487 例,年龄为35~74岁,平均年龄为(50.25±6.34)岁,病程2.5~14 年,平均病程(7.38±2.64)年;对照组男性75 例,女性47 例,患者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1.98±7.38)岁,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7.24±1.9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以替米沙坦片,80mg/次,晨服,1 次/天,连续治疗6 周。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处方组成:黄芩15g、山羊角6g、金银花10g、连翘10g、白芍12g、川芎6g、当归6g、甘草10g,随证加减,每日1 剂,水煎,取汁约400ml,分早晚服,连续治疗6 周;替米沙坦片剂量和方法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 周前后晨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血脂指标[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6 周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SBP 或DBP 下降10mmHg 以上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 以上);有效(SBP 或DBP 下降10mmHg 以下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治疗有效的标准)。

总有效=(显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 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间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 周后SBP、DBP 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 周后SBP、DB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高血压为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病,血压控制不良易引起多种心、脑、肾功能损伤以及心脑血管意外。西药治疗时高血压治疗的常规方法,但长期易产生耐药,副作用多,随着中医药的临床发展,研究其在高血压长期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对治疗方案的优化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能够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可以有效协同降压药达到平稳降压的作用。从中医角度上分析,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因形态体型变化、饮食结构改变导致气血津液运化无力,产生痰湿壅滞;或痰浊上犯、血运不畅而至瘀阻心络,最终导致头痛、眩晕等症。对于以痰淤证为主的高血压应采取化痰祛瘀为主的辨证治疗。本研究中所用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芩、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白芍、川芎、当归、甘草。白芍泻肝火,和血脉;川芎、当归行其血滞;甘草,通经脉,利血气,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祛痰,通络降压之功效,尤其适用于痰阻血滞症。药理学研究黄芩苷可以稳定存在于循环中,黄芩苷与心血管关系最为密切。黄芩苷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可能与阻滞钙通道有关。研究发现黄芩苷可以竞争性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对大鼠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收缩作用,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静息状态下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其舒血管机制类似维拉帕米阻滞钙通道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总之,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的用药参考。

参考文献[1]彭晓飞, 边育红. 药物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 慢性病学杂志, 2013,14(8):608~611.[2]周艳丽.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3(12):34~35.[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19(8):701~743.

论文作者:王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自拟祛痰通络降压方联合常规西药对高血压的价值分析论文_王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