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会科普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式论文,社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8182(2002)04-0015-03
1997年1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第27届年会在风景如画的瑞士达沃斯举行,在这个权威性的全球经济研讨会上,与会者不约而同地关注风行全球的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及正在形成中的“网络社会”。围绕着互联网,许多传统观念正在改变;利用互联网,许多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当人类所有的文化成果都将在网络空间中以二进制数字化信息的形式得到体现时,人们不得不怀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认知模式。与此相适应,科学普及正在由纸墨时代向计算机网络时代转变。
一、科普与网络的契合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即科普工作者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受众传播已有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实现知识扩散、知识转移、形态转化,使科学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掌握,用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增长。这一改造自然造福社会的有目的的科学活动,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从事生产之日起就已开始。根据费孝通在《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的阐述来看,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人类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古代科学普及阶段。这一阶段从120万年前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七八千年前神农氏发明农具和种植方法并“教民耕作”开始到19世纪中叶为止。此时人类的科学事业基本上还处于收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科学的社会功能远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而关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只是存在于广义的知识传播(Diffusion of knowledge)之中,即所传播的知识中包含有大量科技知识,但它还不能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为。
(二)近代科学普及阶段,即一般严格意义上所说的科学普及(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科学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逐渐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科学技术也因此进入了一个高歌猛进,异彩纷呈的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企望日益高涨,科学的普及活动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许多西方的科学家、工程师及科技工作者饱含热情写文章、办展览、发表演说等,积极宣传科学知识,配合当时先进的传媒工具,用各种通俗的形式和方法展现科学的美好未来,倡导科学的理性精神和价值观。
(三)现代科学普及阶段,主要是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尤其是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活动,把科学普及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把科学改造社会的作用发挥得如此地淋漓尽致,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热切渴望能迅速、简单、全面、平等地了解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联网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软、硬件和数据信息等资源。诞生于1969年的因特网,是美国国防部一项实验的产物,是由美国政府出资将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计算机互连而成的网络。其宗旨是,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技合作,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开展,因此也把它称作科学教育网络。1993年美国开始向大众开放因特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它所提供的电子邮件传递、数据库检索、共享公共软件、远距离使用大型计算机、邮件交换、由子公告报、电子论坛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后,它的科普功能也很快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科技博物馆及其它兼事科普活动的机构都在网上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科普站点,世界各地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来参与和了解他们的科教活动和内容。如美国科促会配合《动态城超级乘务员》广播科普节目,在其网站上建立了动态城网址,每月推出一个科学疑案故事,让人们破案。美国航空航天局结合其航空航天任务,开展了许多在线科普项目,如“空间科学家在线”、“航天小组在线”、“航空设计小组在线”等等。我国在网络科普上亦不甘落后,以中国科学技术部建起了中国科普网为代表,现在能够提供科普信息服务的中文网站或网页已达100多个,其中专业性科普网站约有数十个,分为以下几类:
公益性网站:由政府部门或科研团体支持建设,以专业人士和机构为依托,这类网站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如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北京科技之窗、北京科教信息网、网上科学馆等。
商业性网站:如网易、263、新浪开设有科技频道。
个人站点:由某一领域的专家或科技爱好者制作、维护,内容个性化,形式活泼。
传统科普场馆的电子版:由传统实物科普场馆将其内容数字化后在网上发布,供网上爱好者们查阅。(《中国科学技术普及概况》吴国盛、刘华杰等)
据1997年国务院信息办和CNNIC工作委员会主持的一次关于我国Internet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希望在网上获得科技信息的中国用户达80.4%,远远高于社会新闻42%和商业咨询39.6%的比例(《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日电子》1998年1月),网络对于包括科普在内的科技交流活动的促进作用正在显现。目前全球已有1.2亿个网络用户,遍及240个国家和地区。有人估计,到2005年,因特网上的用户将要超过电话网的用户,可能达到10亿。届时科学普及将随着无处不在的网络,随时走进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
二、网络科普的特性
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依托网络这一崭新的载体,从而使其拥有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科普方式的新特性。
(一)多媒体性:有了光盘驱动器,人们就可以购买和使用光盘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之类的科普读物;有了调制解调器,人们就可以通过电话线连接因特网。多媒体光盘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有许多优点,如可以听到鸟鸣虎啸,以加深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网络科普这种将文字、声音、图片、动态图像相结合的特性,使网民能够通过读、视、听全感官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科技知识的可读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开放性和交互性:传统科普采取的是“从一个点向外辐射”的方式,在同一时间把同一版本的科学知识以同一方式“告知”成千上万的受众,而且组织者在科学普及的过程中承担知识的采集、选择和“告知”等任务。网络科普改变了这种模式,其知识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每一个与网络有联系的个人和组织都有可能成为知识的发布者和普及者,而且互联网具有“讨论”功能,网民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即时传播,参加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使知识的普及成为一个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使之具有了一种包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可以成为问题讨论的“自由论坛”。
(三)即时性和远程化:伊利诺伊大学的斯马博士在评论网络是“自古腾堡印刷术问世以来所发生的最为根本的变革”时说:“它基本上是一个时空破坏者,它将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它使情形变得好象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在同一个房间里,使用同一台计算机。毫无疑问,这将对科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贾鳗、武夷山《靠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肯定地说,同样深远的影响也会发生在科学普及的方式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洛斯阿拉莫斯的基因库收集了全世界科学家对处于所有遗传密码核心地址的DNA序列的研究成果,并以印刷书籍的形式传播这些数据,出版周期长达13个月,而目前,它已全部电子化了,数据通过网络进进出出,出版周期还不到48小时。
(四)大容量化:电脑的联结实质上是人脑与人脑的联结而不是机器与机器的联结,透过数以亿计的屏幕窗口,数以亿计的人脑而非仅仅是电脑以多媒体全方位的方式联结、交流和撞击,几亿几十亿个文明单位之间纵横交错地高速联结与撞击所带来的远远不止他们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几亿乘以几亿的创造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所说:“简单事物的超巨量的复杂联结,演化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现象”(《论网络时代的信息认知》邹序明《图书馆》1999年第四期)。除此之外,Internet上有多少数据库谁也说不清楚,在1992出版的Internet手册和数据库目录一书中列举了200多个数据库,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其中一个“Internet可检图书馆目录和数据库”,实际上它包括了从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录到欧美各国许多公用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几百个联机目录和数据库。网络上大量的科技数据库,是它能吸引众多用户的原因之一。
三、网络社会科普方式的转变
网络走进科普领域,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无非是在原来书刊、电视、广播三种传播媒体的基础上增加第四种媒体——网络”这么简单,它引起了科普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普及由手工式走向自动化。上世纪40年代,我国刚开始提出科学普及的口号时,当时的科普方式是“一双手来一张嘴,科普全靠两条腿”。现在,由电子通道构成的网络能让人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就可以与遥远的实验室和超级计算机联系,能检索大量繁杂的数据库,能通过电子公告板发出询问,而迅速地得到数以百计的回答,可以浏览电子杂志、电子报刊等,而所需要做的无非是移动一下鼠标而已。
(二)科学普及由单向传播过程走向双向互动过程。传统科普是一种单向行为,它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此外,它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知识,普及什么都无所谓。而现代科普强调的是让“公众理解科学”。它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公众理解和把握科学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而科学家也不再把公众当作空瓶子,只是单向给予,而是要与公众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相互交流,平等合作。2.科学家也要理解公众,他们应十分重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需求,积极了解公众对科学的认识特点和看法,建立科学普及的反馈机制。3.“理解”(Understanding)意味着不一定接受,公众有权拒绝科学家的科学。这样,科学普及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教训人的东西,而是出自人、为了人、服务人最近,又有人提出了让“公众欣赏科学”的说法,使科普的内涵更加广泛与深刻。
(三)科学普及由单一注重技术知识的普及转为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科普从其普及的内容上看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层次是普及技术,包括实用技术、新技术和高技术。第二层次是普及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如果说普及技术是增加人们变革世界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的话,那么,普及科学则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第三层次是普及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核心是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则具体表现为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这一层次的科普无疑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和引导。传统科普中知识的、技能的、工艺的和操作的浅层次内容占的比例太大,不仅淹没了对第二、三层次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普及,甚至模糊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使科普的主次本末含混不清,结果导致人们对科学研究的技术成果是什么,一项技术的功利效果如何了解甚多,而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方法、过程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技术可能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不甚了了,就如同应试教育长于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技术普及淹没科学普及也可能导致人们成为掌握高技能,会用最先进设备的科盲,甚至出现利用先进的高技术手段进行反科学、害人类活动的疯子。一个健全的社会要求科学与人文的整合。现代科普强调的是三个层次的协调并进,其目标导向是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促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正在改变科普,它为人们在更深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科学普及提供了一条最佳捷径,大大提高了科普的效率。正如经济领域里有人说,在网络社会里,没有被淘汰的产业,只有被淘汰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样,在科技领域里,没有过时的科学知识,只有不断改进的科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