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玉涛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玉涛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通过对植物的利用来保护环境的一种人为干预,便于构成人类的生活空间。园林绿化工程是为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需要通过文化教育和景观观赏等条件,来带动经济发展。从绿化的功能来看,其对绿化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提升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成活率,需要充分发挥出绿地的生态效益,还需要为城市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于促进城市生活品位的提升,所以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之下来看,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能够起到绝定性的作用,分析这种技术的作用在当下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发展,我国城市污染愈加严重,为了能够缓解城市污染问题,建造绿色城市,加强园林施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些年,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公共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园林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园林的使用寿命与观感,无法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此,为了能够切实改善人们生活,完善公共工程体系,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从而强化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技术控制,从而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定点放线

在市政园林绿化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中,定点放线需要遵循着“先整体再局部,从整体至局部”的基本原则。要想体现并保证市政园林景色的观赏效果,技术人员在施工中需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的比例来施工并及时做好标注,为了能够保证定点放线的精准度,可以在种植点放上清楚的标牌,标注上植被的规格、品种等具体信息。在定点放线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异地,对于规范性种植需要按照设计图上面的具体比例、数量做好现场的定点工作,并做好精确地标注;第二,自然型的栽种方式虽然相对较为自由,但是还需要领会到设计员的意图,在做好灵活放线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体现出设计理念。对于主景观更需要做好定点工作,次景观虽然能够采取目测定点工作,但是还需要保证植被边缘自然顺畅;第三,当出现场地条件对放线定点工作有阻碍时,可以依据实际状况和工程质检企业商量,在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的基础上稍微移位或另选植物。

2.2植物配置技术

植物的配置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充分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对其进行种类的组合和分配。结合园林规划共同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物种类的不同使得其对土壤环境及气候的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应通过地方的改植和土壤的改调来注重植物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注意园林性质的不同,根据此来选择功能不同的植物,如,曲院设计的风荷主题公园明显应以荷花为主;除此以外,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高低不同、色彩不同的协调搭配,有利于对园林美感的提升。

2.3植物造景技术

对于植物造景而言,一般来说,就是指对植物种类进行搭配和组合,结合园林建设中的其他因素,在设计师的指导和创作下,使得植物的色彩、线条和形体均得到较好的展现,形成一种具有涵义、不同于自然成长的美好景观。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如利用植物的柔韧进行人为的引导,使其长成设计中的形状。并且在构建时,结合山石、水体等方面的配置和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意境。但在植物造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务必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园林场景建设变得更加完善,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4养护技术

在完成苗木栽植之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后期的养护,否则苗木无法得到良好的生长;而后期养护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施肥与病虫害防治。首先,就苗木的施肥而言,一般所选用的肥料为氮肥、钾肥以及磷肥等。为保证所施肥料能够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好时机,做到量小多施原则。另外,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虫害,对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定期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假使发生虫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苗木虫害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两个月份,即三月份、十月份,因此,在這两个月内,应加强对苗木的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生虫害,及时进行处理,进而保证树木的生长。对于虫害的处理,一般会使用杀虫剂,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对杀虫药及其剂量的选择,以便对植物的生长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另外,还可采取药物与生物防治有机结合的手段,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形成的时间,之后选择最理想的时机用药,从而获得最好的杀虫效果。

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分析

3.1施工时间的合理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相比其它工程更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时间要求也更严格,要能巧妙合理地运用自然气候,一般会选用春天作为施工时间。如果夏天施工,气温太高,植物和土壤的水分蒸发率都较高,不易成活;而冬天施工,气温太低,有些植物不耐寒,可能会被冻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根据施工所栽种的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时间至关重要。

3.2重视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加强不同工种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施工时间上的控制,由于园林工程通常都是露天作业,因此,自然环境对工程的影响非常大,这就需要避免施工拖沓问题,控制好施工时间。在控制施工时间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苗木生长习性相同的时间,也就是尽可能选择在春天种植,这样能够降低苗木对水的依赖性,反之,由于夏天比较炎热,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并且如果水量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成活率,冬季节不适合苗木种植。同时,园林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掌握植被移栽技术,包括移栽质量与移栽数量,避免出现移栽密度过高或过低等问题,通常间隔为植被的1/3即可,也就是如果数目高度为4米,需要间隔1.3米左右。如果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弯曲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改变植被朝向,让植被能够合理发展,保证园林美观性。此外,由于园林工程主要分为主体建设工程和绿色植被工程,这就要求不同施工工种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在保障二者共同施工的情况下,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通常情况下,需要工程主体某个领域完成之后再开展植被工程施工,也就是园林建筑、小品等建设完毕后,再根据园林特点进行植被移栽,这样也能够保障园林风景整体协调性。

3.3构建完善的质控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制度的支持,为了能够保障园林工程质控管理质量,必须要完善施工现场的指控管理制度。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工程设计标准出台相应的指控制度,包括园林建筑质量控制和绿色植被质量控制等,这样才能够保障指控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再者,为了充分发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必须要将制度标准与细则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够发挥质控管理制度的实质作用。在加上监理单位的配合,能够实现双重质量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出现施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4结论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工程需要保持园林景观的美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不断地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地对人类活动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并且自觉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原理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郑治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08:149-150.

[2]廖海新.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3,07:157.

[3]崔凯,张博.探讨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现代园艺,2014,16:208.

[4]陈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99.

论文作者:周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