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论文_单军匣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论文_单军匣

河北省安新县寨里乡三王联合小学 单军匣 071600

【摘 要】: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研读、吃透新教材,从新理念中吸取营养,积极参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过程,寻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阅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阅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大部分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转入下一程序,阅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阅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这样的阅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三、阅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阅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阅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的当听众。

四、阅读指导机械匮乏。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阅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集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五、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据观察,一般一节课阅读安排了三、四次,但有安排却不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阅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使其处于超然自由的状态。而快乐的情感常常会催生兴趣,使学生产生钻研、探索、创新的强烈愿望,因此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标准之一。记得曾有人说过,只要有千百篇文章烂到肚子里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其自己读书,学会读书,读大量的书。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学生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是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勤奋努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随着教师的教而作出积极的自我调整和控制过程,而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端正阅读态度;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只有 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主体学好语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读书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比如,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听到这样引导,学生会愿意的尝试,老师可以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可以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五、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论文作者:单军匣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论文_单军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