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论文_杨菲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摘 要】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常规组,各30例。给常规组患者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有显著疗效,可适用于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或者炎症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的心肌损伤,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症,患者在发生慢性心衰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和乏力,这也是患者入院救治的重要原因[1]。且慢性心衰病症具有反复性,患者患病后劳动力明显减弱,治疗预后效果也不容乐观,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慢性心衰有准确疗效。基于此论点我院通过对6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常规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2.5岁,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7例,其他6例;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5±3.5岁,合并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其他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典型慢性心衰症状和体征;LVEF≦40%且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增大;心功能按NYHA分级为ⅱ—ⅳ级的慢性心衰患者;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2]。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患者,排除ⅲ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收缩压≦500min-Hg者;以及无法配合治疗患者。

1.3方法

给常规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强心、利尿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应用硝酸盐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陪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治疗,起始剂量为6.25mg/次,每日2—3次,剂量逐渐增加至50mg/次,每日2—3次。

1.4评估标准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从心功能改善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16.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x2/T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取得90%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5例出现血压偏低,及时调整其他降压药物剂量,仅3例死亡,常规组患者中7例出现低血压头痛、3例疲劳乏力,经治疗无效后9例死亡。

3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已呈现出增长趋势,因此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慢性心衰有着很好的远期效果,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我国制定的CHF治疗指南一致认为:所有无症状的左室功能减退的CHF患者,除有禁忌证外,都应该接受β受阻滞剂的治疗[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的30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通过药物作用帮助患者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使患者心肌耗氧量降低,最终取得90%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临床应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取得的70%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中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降低是由于心脏受体功能失调,在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肌的受体数目上调,恢复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在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也需要采用一些非药物的改善措施帮助提升治疗效果,比如帮助慢性心衰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与其进行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同时,为了避免在治疗中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还需对原发病有效控制,比如因高血压、心脏病引发的慢性心衰患者,如果在治疗慢性心衰时没有控制好他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发病症,也会增加心律失常、栓塞等其他病症,都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可以帮助患者减慢心率、降低心脏外周阻力、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长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因此,β受体阻滞剂可应用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庞国娟.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05):368-369.

[2]马轶睿.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患者长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10(16):110.

[3]李德栋.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0,7(03):3-4.

论文作者:杨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论文_杨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