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开阳县示范性幼儿园 550300
摘 要: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受益终身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巨大的奠基作用。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以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重要的职责。
关键词:幼儿园 德育教育 实施
“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让幼儿将来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我确信教师无疑是最辛勤的耕耘者、播种者之一。把中华传统美德的种子从小就播撒在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身为教师的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负责。
一、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二是指精神环境。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活动室中创设了一个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内容的活动角,并随着活动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内容,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感受到了五爱教育的气息。我们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
另外,我们除了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影响最大。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脚,我连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赶紧跟他赔礼道歉,或许,这种无声的行动要比你在课堂上讲十次、二十次要凑效得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多样化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一化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融合,开展综合性游戏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重体验、重效果,并充分开发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通过单纯的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是让幼儿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有益的社会知识。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小主人。
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内容:扶爷爷奶奶过马路、拉起摔倒的小弟弟妹妹等这些发扬正能量的小故事。组织幼儿包饺子、搭积木建筑等互助性强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分享与互助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德育渗透活动不枯燥乏味,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家、园合作一起抓好幼儿德育教育
幼儿3-6岁阶段,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机的统一,形成合力对幼儿实施影响。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一点发放各种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争取大家信任,通过家园配合做到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小朋友用的橡皮拿回家去了,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也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明天回园时,把橡皮带回。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向她妈妈反映时,她妈妈生气地指责老师说,我相信我的女儿,她从来不偷东西的。后来通过我们促膝相谈,消除了她的误会,她也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女儿改正缺点。
四、幼儿园德教育的主渠道
1.渗透各科、寓教于戏、寓教于乐
各科教学从内容到方法上都可以渗透品德教育。让幼儿在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和做做玩玩中接受内容丰富多样的品德教育。
2.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每周一坚持举行国旗下的讲话,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并提高德育教育。
(2)每班每天进行晨间谈话,根据周计划、日计划,有顺序地开展,充分发挥晨间谈话的教育作用。
(3)结合季节和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并掌握粗浅的德育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做好每周值日生选评,并要求值日生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幼儿们争做值日生。
(5)办好园内的家园联系栏,有效发挥出德育基地的主渠道教育作用。指导家庭德育,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儿的观念。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长久的耐心和毅力,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需要在每一天跟幼儿的生活和教学当中坚持去做。
论文作者:李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幼儿论文; 德育论文; 幼儿园论文; 家长论文; 环境论文; 作用论文; 值日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