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目的:对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及CT、MR影像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CT、MR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壁厚型、结节型、肿块型分别有19例、15例、7例。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低密度;MR影像学特征表现为:T1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CT、MR影像扫描均能准确反映出来,胰头后方、腹腔动脉干周围、门腔间隙、腹主动脉周围、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是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
【关键词】 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CT;MR影像表现
【中图分类号】R7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192-02
在症状表现方面与胆囊其它病变无显著差异的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肿瘤,临床收治的胆囊癌病例多为中晚期患者,并且在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发生了淋巴结转移[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41例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CT、MR影像资料,旨在总结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CT和MR影像表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选临床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先后入院,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CT、MR影像学资料。2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最小的为42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64.7±2.4)岁。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CT设备,先行130kV,120mA,3~5mm层厚,1.15螺距等参数设置模式下平扫,明确胆囊位置与病灶范围后再行增强扫描,将100ml碘海醇造影剂以每秒4ml的注射速率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等待60s后行8mm层厚,螺距为1,6~8mm重建层厚的参数设置模式下行中上腹扫描。动脉期扫描于对比剂注入后18~25s开始,门静脉期扫描于对比剂注入后60s开始[2]。
MR扫描使用MAGNETOM?Essena?1.5T磁共振成像仪,所有患者均行T1WI序列.T2WI序列及DWI序列常规扫查,于快速屏气状态下行前述相同序列压脂成像扫描,随后行3.4mm层厚,3.0mm层间距参数设置模式下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3]。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n表示例数,%表示百分比。
2.结果
2.1 胆囊癌局部CT、MR影像特征表现
影像检查提示:壁厚型19例,结节型15例,肿块型7例。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发生中心坏死的有29例,存在淋巴结融合表现的有12例。均匀中度强化是未坏死淋巴结的主要影像表现,边缘部分强化明显、中心不强化是已坏死淋巴结主要影像表现。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胆囊壁呈不均匀增厚,多个肿大淋巴结出现在肝总动脉周围、门腔间隙、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腔动脉干周围、腹主动脉周围,少数成团状融合;平扫呈等、稍低密度;增强呈结节状或环状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胆囊壁呈局限性增厚、明显强化,胆囊腔内伴或不伴有结石。MR T2WI序列扫描发现肿大淋巴结出现在门腔间隙、肝总动脉后方与上方肝门区,呈稍高信号的类圆形结节;DWI序列上病灶信号随b值升高而升高。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胆囊内胆汁信号不均匀。
2.2 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
以CT、MR检查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与既往相关文献作为分组依据,大致将淋巴结分为门腔间隙-胰后组、腹主动脉组、肠系膜血管组、腹腔动脉干组四组。门腔间隙-胰后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11例见于门腔间隙偏右侧,25例见于门腔间隙中央,2例见于门腔间隙偏左侧。腹主动脉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15例见于腹主动脉左侧,4例见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2例见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后方。肠系膜血管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14例见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左侧,2例见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前方,2例见于相同部位后方。腹腔动脉干组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23例见于肝总动脉周围,5例见于肝总动脉与腹腔动脉干周围,6例见于腹腔干与三大分支近端,具体病理分级状况与分布情况见表。
3.讨论
胆囊癌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腹部淋巴结发生转移,此时已不具备手术治疗机会并且预后结局不容乐观[2-4]。孟兴凯、蒋雷、廖茜等研究报道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执行,而且对预后情况也产生深远影响,2%~3%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仅达1年。
笔者回顾我院收治的41例胆囊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患者CT、MR影像学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既往徐隽等研究报道进行对照比较,二者具有趋同性。依据影像扫描反映出的肿大淋巴结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大致将淋巴结分为门腔间隙-后胰组、肠系膜血管组、腹主动脉组、腹腔动脉干组四组[5]。
总而言之,CT与MR影像检查所反映出的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医师对胆囊癌影像学表现的深入认识,通过影像检查所反映出的肿大淋巴结对其进行正确分组,准确把握淋巴结转移途径、部位,利于医师对胆囊癌影像学鉴别诊断作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陆秀伟,谢筱晞,徐莉萍,等.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层螺旋CT分析[J].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2010,26(15):128-130.
[2]徐隽,宋彬,严志汉,等.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分布特征的CT、MR表现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64-68.
[3]朱应礼,徐益民,金刚,等.胆囊癌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及腹腔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特征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11):862-864.
[4]周瀚,吴筱芸,杨志刚,等.胆道癌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特征[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0):1166-1170.
论文作者:徐其显,张绍金,唐诚,马吉剑,曾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淋巴结论文; 影像论文; 动脉论文; 胆囊癌论文; 腹部论文; 肠系膜论文; 主动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