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图论文,信息资源论文,书馆论文,重点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强烈冲击,现代图书情报领域如何适应网络环境并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研究热点。笔者认为,对此研究应运用新思维、新观点为信息资源建设重新进行定位,更新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重点。
1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基于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变化,应将其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目标定为建立起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从整体上保证信息资源质量的提高与规模的扩大。针对这一目标其研究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设计和完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是指信息资源体系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结合的构建方式。现代图书馆在设计各自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框架时,应根据自身机构性质、服务对象、原有收藏基础、硬件设施、软件配置、发展目标等因素,来选择并确定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集标准。以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为例,因属于高校馆中的综合性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以全校不同专业的师生为主,建设目标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进行设计时还要考虑本馆实现自动化程度、人员素质、经费投入等因素最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同时设计当中还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实际可行性及学科配置等,从而形成最佳的结构体系。具体的结构要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学科内容、收藏水平级次、信息类型、语种、出版时间、载体形式等。
此外,由于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有机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要随着信息环境和信息用户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保证其最佳的结构状态。
1.2 馆藏信息资源的补充与更新
现代图书馆在确定了信息资源体系结构模式之后,就要通过各种途径选择和采集所需信息,建立并丰富馆藏资源。信息资源建设实质是信息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要保持最佳的馆藏结构状态,还需不断对已入藏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保证信息资源体系的活力。
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印刷型信息资源、光盘型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三种信息资源并存的格局,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补充更新时应三者兼顾,在保证印刷型文献的适当比例的同时加大对光盘数据库和网络出版物的引进,以实现信息资源结构的多元化组配,而且要将网络版数据库的引进作为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引进过程中还应注意信息收藏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1.3 加强馆藏信息数字化,建设各类型数据库
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数据库资源,信息资源的质量与规模实际上是数据库的质量与规模。因此现代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将馆藏信息数字化,即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将本馆有独特价值的印刷型文献数字化,转化为数据库作为本馆的现实馆藏上挂到互联网上,以实现馆藏资源跨越时空的共享。
数据库建设是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在进行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例如上海图书馆的中央书目数据系统已形成80万条记录,并以每年约7万条纪录的速度递增。但仅限于书目库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图书馆今后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充分利用自身特色馆藏资源,建立有特色高质量的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各种面向市场的专题数据库,为信息用户提供多元的信息服务。
1.4 开发网络资源,建立虚拟馆藏
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包含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网上信息分散无序,不便于人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对传统文献信息的搜集、检索、加工、利用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代图书馆应凭借先进的技术条件,吸收传统的信息处理经验,有目的地组织与自身馆藏相关的网络信息,构建起特色虚拟馆藏,作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保障补充到馆藏资源当中。
构建虚拟馆藏实质上是对网上大量无序的原始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从逻辑意义上重构和整合的过程。虚拟馆藏的构建扩展了图书馆的资源空间和服务范围,使其能够有效地为不同信息用户服务。目前构建虚拟馆藏的模式主要是站点推荐、建因特网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和专业指引库三种。现在专业信息指引库的建设是研究热点,它不存储实际的信息资源,而是动态地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信息,有些类似于传统检索工具中的索引。但构建虚拟馆藏仍是处于获取主页的绝对地址阶段,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今后应将重点转向网络信息内容的开发方面,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虚拟馆藏。
1.5 加强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是指在信息资源建设之中,通过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等信息反馈,控制和调节信息资源,来保证信息资源的完好保存和充分利用。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微观上,主要是指单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资源管理。宏观上,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信息资源管理。对一个国家而言,宏观上的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各地区、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间进行分工协作、统筹规划,从总体上协调信息资源布局,才能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且跨越空间范围的整体化、综合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1.6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中心的资源建设类型与内容、方式与手段、服务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然要求研究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针对现阶段特点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可分为信息资源的形成与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结构、原则、重点;信息资源采集标准、评价、组织、管理、利用;信息用户需求、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几方面。
2 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2.1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是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前提。信息资源网是指根据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进行有关信息的采集、加工、包装,形成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过程,在通信网和增殖服务网上组织运行的信息应用系统。
我国1994年正式与因特网连通,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网络主要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 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 GBN)、中国图书馆信息资源网(CLINet)等。网络建设已初见成效。
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信息资源网主要是OCLC、RLIN和INTERNET网,他们的建设经验可供我国信息资源网建设加以借鉴。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目的是建立起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的有序结构模式,实质上要实现的是建立一个能持续运转的服务循环系统,使信息资源网最终走上独立、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
2.2 信息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我国数据库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一些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总体来讲,还存在不少问题。数据库数量虽已超过世界数据库总数的1/10,但大部分数据库容量较小,资源共享程度很低,而且更新速度缓慢,即使一些质量较好的数据库的网络化和市场化程度也较低,这些都影响了资源共享和已有的网络设施效能的充分发挥。
现代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应走馆际联合协作的建设道路,采用同地区、同专业类型、同系统馆间分工协调,大馆带动小馆,发达馆带动落后馆方式,进行联合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数据库的建设要求现代图书馆改变单纯追求社会效益的观念,树立经济效益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信息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向开发大型、综合型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各数据库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数据库建设中要注意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信息行业的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2.3 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强调拥有藏书量的多少,并将其作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职能的主要指标。现代图书馆更注重的是信息的充分开发利用程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网络时代,网网互联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源共享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以网络为依托,将不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共享,能满足更大空间范围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网络时代任何信息资源中心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收藏,更没必要进行全面收藏。现代图书馆应摒弃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建设模式,搞好特色收藏,加强分工协作,使每个图书馆作为一个网络节点在统一协调布局中投入到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文献类型的建设中去。总体上各图书馆应相互协作,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源共建道路,建立起新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目前“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金图工程)建设工程已开始启动,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最终将形成统一的网络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3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和进行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已成趋势,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面对新形势制定出新的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策略。
3.1 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资源价值缺乏认同感。信息资源属知识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因此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信息资源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竞争力。但目前人们对信息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还缺乏广泛普遍的认同,因此国家一直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重视,尤其是通信建设,但相对的信息资源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导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对落后。据专家估计,我国数据通信设施的利用率不到20%。先进国家投入产出额80%以上为资源,20%为设施,而我国90%为设施,资源仅为10%。信息资源建设与基础设施比例严重失调,使设施设备等造成一定程度的闲置和浪费。这就是早就被业内人士提出的“重硬轻软”问题,虽引起重视,但收效不大。
(2)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由于图书馆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行业和系统分割,许多机构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意识。各图书馆往往独自进行馆藏信息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开发建设,造成开发的数据库规模小、质量低、结构不合理、格式不规范、联机使用少、共享性差等问题。同时受“地盘保护”思想的影响,许多有价值和特色的信息资源被封存在部门内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和资金不必要的浪费。这主要是缺少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从全局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造成的。
(3)信息资源建设资金的缺乏。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数据库的开发、运行、更新和维护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机构,目前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主要靠国家投资,缺少其他资金的来源渠道。近几年一些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采购经费增加幅度较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出现了逐年萎缩的势态,更不要提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了。
(4)缺少一支懂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人员队伍。对现代图书馆而言,要求图书馆员不仅仅是图书的管理员而是网络时代的信息资源导航员。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一大批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队伍,尤其是数据库的建设和虚拟馆藏的构建,更需要现代图书馆人员具备网络知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传输技术等相应的知识。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类型图书馆很难吸收进高层次技术人才,馆内人员的业务培训也相对落后,导致图书馆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
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
(1)制定统一发展规划和长期目标。从全局出发制订一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同时确立统一的建设标准及各类信息流相互协调、资源共享的准则。用这一规划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最终建立起多级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防止重复浪费、多头建设的局面出现,使信息资源建设有重点、有计划地稳步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
(2)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定相应法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尤其是数据库的建设投资多、回收期长,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出台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相关法规政策,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信息资源建设要想实现良性循环,还需用法律来规范信息资源建设行为,实行规范化管理。目前要特别加强的是立法和建设的标准化两方面,制定出有关的信息数字化的知识产权法、数据库保护法、数据库技术标准等。
(3)增加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协调好投资比例。网络环境下,面对新形势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数据库的建设是首要的一项任务,因此对它的投资建设更应多增加资金投入,各馆可根据数据库类型和规模的不同,采用国家投资、社会集资或机构内部匹配资金等多种形式进行。有计划、有顺序、有重点的建立有使用价值和市场前途的数据库,促使现代图书馆真正走上产业型运行模式的发展道路,同时,协调好投资比例,不要忽视对现代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费用的投入,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金,保证良好的信息资源的结构比例。
(4)搞好资源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一直以来图书馆由于行业归口不一,组织管理起来障碍重重,从而影响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水平。为了沟通各馆信息资源和各类信息用户的联系,发挥信息资源的积极作用,应打破图书馆区域与行业之间封闭隔离的局面,加强馆际间的联合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各级信息资源的组织协调机构,来沟通各馆间信息,协调各方利益,统一规划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以平等、自愿、互利为原则,通过馆际的集成与联合,保证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规模的提高。
(5)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吸收高技术专业人才。应用优惠待遇、条件,吸收精通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的高层次人才到现代图书馆当中。但更主要的是应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可通过到外馆培训、院校学习、馆内业务讲座等形式,提高馆员的现代业务知识水平,形成一个能进行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基本业务的人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