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图书馆文献传播策略_图书馆论文

孙子兵法与图书馆文献传播策略_图书馆论文

孙子兵法与图书馆文献传播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孙子兵法论文,文献论文,图书馆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文献传播

1.1 文献传播过程分析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贮与传递中心”,其基本职能是存贮与传递各种文献信息,而存贮的目的也是为了有效地传递,因此文献传播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实现其价值的根本手段。文献传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文献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使文献信息活化,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过程。”文献传播既有大众传播的性质和作用,又有高于大众传播的要求,它要“为庞大的社会文献流整序,要收藏、积累、传递和交流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是文献资源开发、传递、交流、利用过程的概括与升华。”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文献传播与用兵打仗有类似之处,它是传播主体(指挥员)运用各种传播方式与手段(战略战术),将各种文献信息(士兵)有序化(战术组合)之后,通过特定传播渠道(军事机动)传递到物定时空范围(战略地形)内的特定受众(假象之敌)手中,使之获益(战果取得)的过程;另一方面,文献传播也存在有局限性,它受图书馆传播能力的制约和受众文化素质的限制,存在语种障碍,而且传播内容一旦进入传播渠道为受众接受便无法追回,必须采用适当的传播策略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这就为《孙子兵法》的应用提出了内在要求和必要的舞台。

1.2 文献传播结构分析

1.2.1 传播主体:图书馆——孙子之“己” 图书馆负责收集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对其进行测度和整序,并担任“把关人”的角色控制文献流的流向、流量,最后通过一定的渠道与传播方式把文献信息传递到读者手中。由于图书馆在文献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其内部结构诸要素都是可控因素,因而我们可把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领导者视为战争中的指挥员,即《孙子兵法》中的“己”或“我”,它是文献传播的决定力量。

1.2.2 传播客体:文献信息——孙子之“兵” 文献信息是文献传播的内容,它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桥梁。从传播过程来看,文献信息总是从图书馆指向读者,类似《孙子兵法》中的“兵”,它们通过一定的战术组合指向并攻击敌人。早期传播理论“枪弹论”(只要劝服性信息的“子弹”一击受众就有反应)恰是这种类比的写照。

1.2.3 传播受体:读者——孙子之“敌” 读者是图书馆文献传播的受播者,是文献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效果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予者,具有众多、混杂、分散、流动的特点,是传播者力图把握又难以把握的群体。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孙子兵法》中要制胜降伏的“敌”,是传播效果的作用对象和传播内容的最终归宿。

1.3 文献传播障碍分析

1.3.1 主体障碍

①观念障碍:作为传播主体的图书馆往往缺乏谋略致胜的观念,把文献传播作为一种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把它提到战略高度进行考察,既无宏观的策略准备,又无微观的操作技巧,传播的效率与效果都不理想,只有引入《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来指导传播活动,才能使文献传播立于不败之地。

②组织障碍:图书馆目前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缺乏对内外变化的应变能力,是一种常规组织的常规运作,效率不高,图书馆的潜在能量没有释放出来,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得不到利用,因而这种僵化的体制无法应付现代文献传播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必须运用《孙子兵法》的组织原则,使组织的效能迅速兑现为价值和胜利。

1.3.2 客体障碍

①信息激增: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都呈现出激增的趋势,数量大,品种多,令人目不暇接,这种态势使图书馆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如何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识别信息真伪,传播何种信息给何种受众,图书馆也许会从《孙子兵法》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原则中得到某种启迪。

②信息变异:信息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不仅在时间上瞬息万变,而且在空间上此起彼伏,正如孙子所云“兵形象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必须把握信息变化的规律,有效地控制文献信息流的演化方向,努力使传播内容的更新与信息变异的幅度相一致。

1.3.3 受体障碍

①个体心理差异:受传者的性格与态度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的受播倾向与行为各不相同,受传者往往有鲜明的个性,决不是温顺的羔羊任凭传播者左右,因而传播行为必须考虑这种个体化的心理障碍,制定不同传播策略。

②社会类别差异:同一社会类别的受众大体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传播内容并作出近似的反应。也就是说,他们排斥他们认为不属于自己的传播工具与内容,抵制非认同的传播效果,这就对文献传播的社会普及提出了挑战。

③社会关系差异:受传者的社会关系(家庭、朋友、同事等)对他们怎样看待传播内容有重要影响。这就是说,仅仅对传受者产生暂时效果传播目的尚未完全达到,首先要征服受传者的社会关系群体,即孙子所谓的“任势”,造成必然之势,才能巩固传播效果。

2 《孙子兵法》与文献传播策略

上面在分析《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的同时,也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孙子的用兵方略在图书馆文献传播诸环节应用的可能性;在分析文献传播的主体、客体、受体和环境构成及其传播障碍的同时,又从图书馆文献传播的内在要求的角度探讨了克服传播障碍增强传播效果而应用《孙子兵法》进行指导的必然性。下面我们从微观层次探讨《孙子兵法》在图书馆文献领域的具体应用与操作。

2.1 主体策略

2.1.1 谋算 孙子对谋算的理解不仅仅在于作战之前做好充分的策略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谋略的征服力、感召力,运用智能和实力作后盾,从心理上、精神上瓦解敌人的锐气和信心,从而达到“非战”而胜敌的目的,这就从更高层次对文献传播主体制定总体传播战略和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是谋略成功的层次性操作方法:

“上兵伐谋”——最好的谋略是从理论上摧毁敌人的阴谋以夺其心。传播主体策略中要采取强大的宣传攻势,从心理上争取受众。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对所有的人都有吸引力,而图书馆又不象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那样带有政治和民族色彩,不会被受众的信仰、观念所排斥,因而图书馆可利用这些有利的传播条件从受众的内心出发诱使受众自觉地加入到文献传播的行列中来。

“其次伐交”——其次从精神上孤立敌人以夺其气。主体的传播策略要有具体的措施创造传播优势,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掌握独具特色的传播内容,提供周详的传播服务,使受众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不由自主地屈从于文献传播,产生认同心理;另一方面,传播者要不惜花力量去征服受众的社会关系,利用从众效应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受众。

“其次伐兵”——再次就是与敌人直接交锋以夺其力。传播主体对那些采用“伐谋”与“伐交”方式仍未征服的受众就不能停留于心理和理论攻势的阶段,还须制定一套具体的直接传播策略,将文献信息主动地传播到受众手中,直接用传播内容打动受众,获得效果。

2.1.2 组织建设 孙子认为要克敌制胜首先必须建设好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因此,图书馆作为传播活动的发起与组织者,必须搞好自身的建设。对此孙子提出了七个要素:

“主孰有道”——决策者应有理论修养,要有出色的领导者和领导艺术,指挥图书馆的文献传播活动。

“将孰有能”——各层主要干部要有工作能力,图书馆的中层干部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必须在文献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

“天地孰得”——自然和社会从时空两方面提供的条件与机会,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组织资源与环境资源,争取获得天时与地利。

“法令孰行”——组织的控制制度要健全有效,图书馆组织机构要合理,规章制度要严谨,否则无法进行传播运作。

“兵众孰强”——士卒的素质要高,这是指传播主体对图书馆人员管理要求很严,必须提高传播人员的素质。

“士卒孰练”——士卒的培训和教育的要求要高,为了保证传播活动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必须重视传播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搭配与继续教育。

“赏罚孰明”——要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合理的激励方法与必要的惩罚手段是传播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2.1.3 组织协调 系统的功能来自于良好的内部协作,作战的胜利必须有各个部队的协同,高效率的文献传播依赖于图书馆的内部团结,这表现为两方面:

①“上下同欲”:图书馆在制定传播策略时必须有群体的参予,而且方案确定之后还要接受群体的选择,“将听吾计”(如果群众响应领导的号召)则用之必胜;传播决策只有吻合群体的意志和需要,吻合公众的期待心理和接受水平,才能给执行决策带来力量。

②结构协调:即协调两组关系,一是“数分”关系,即整体与分工的关系,这是图书馆各部门处于相互配合有序状态的保证,因为组织结构的量佳方式来自于整体与分工的合理化;二是“形名”关系,形即形态,是组织的各种状态;名是指指令、信息、制度的完好性。“形名”协调是组织控制能力的体现,组织功能的最佳发挥自形名关系的最佳,因而图书馆如果能做到数分和谐、形名一致,其传播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2.2 客体策略

2.2.1 信息预测系统 孙子认为信息是无形的超价值资源,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去开发,必须建立一个发达的情报系统,把它的触觉延伸到组织活动的全部空间和时间之内,成为一个社会组织的神经系统。信息尤其是文献信息是图书馆的宝贵资源,是文献传播基本原料。图书馆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灵敏迅速的信息预警系统,象军事部门的间谍网一样,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逃过这个系统的监视,使图书馆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文献信息资源的运作了如指掌,从而及时确定信息的搜索策略。

2.2.2 信息搜索系统 孙子认为“用间”是获得正确信息的主要方法,他提出“五间俱起”(五种担任不同任务的间谍协同作业)情报系统的结构原则,“五间”中除了“死间”(冒死去敌营谎报军事)因对抗性太强不适于传播领域外,其余四间均可借鉴。

“因间”——从平民中收集基层的信息情报,这是最常用的情报搜索方法,图书馆可运用一切手段从社会各方面公开搜集所需的一切信息。

“内间”——收买敌方内部人员以获取组织内部情报。这适用于对社会组织内部文献的收集,图书馆要敏锐地判别内部资源的潜在价值适当予以收集,这往往是拥有独家传播内容的一条捷径。

“反间”——利用对方间谍充当间谍以搜集对方的机密情报。这借指图书馆要与文献信息源领域中某些“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时刻保持联系,以便了解信息生产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方向,从而拥有最前沿的传播内容。

“生间”——来回穿梭传递情报由此构筑完整的信息通道。这就是说图书馆的信息渠道必须是双向的,既有正向传播,又有反馈传播,从而保证传播的及时性与真实性。

2.2.3 信息分析系统 孙子认为对搜集来的情报不可盲从,必须以审慎态度对待文献信息。“非圣智不能用间”,传播者应有超常智慧用以识别真伪;“非仁义不能使间”,要有仁义之心来团结人心,扩展情报网;“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传播者要有微妙的洞察力和悟性,这样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之达到便于传播的有序状态。

2.3 受体策略

2.3.1 正奇协调 正奇是把组织的力量分为主体的、基础的、稳定的方面和局部的、伸延的、游移的方面。正面主体部分用以与对手抗衡,侧翼的运动部分则用于杀伤对手。文献传播策略也有正奇之分,因为文献信息要在众多形式的信息潮中引起受众注意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功能性因素,即传播内容所包含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和实用性,这是文献传播正的方面;二是结构性因素,即传播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与新颖度。这是文献传播奇的方面。孙子强调“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说,图书馆用正的策略来进行经常的、必需的文献传播以满足受众现实需求;用奇的策略来组织有特色的、临时性的文献传播以唤起受众潜在需求,这样正奇协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2 随机应变 文献传播的受传者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他们对传播手段的选择方式,传播内部的理解程度都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因此传播策略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不能受条条框框限制。孙子说“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是一种富于变化的自由形态,它是一种适应新条件新形势的创造性形态,不受任何主观臆断的束缚,能够随机应变克敌制胜。因此图书馆在制定传播策略时要有权变观念,充分考虑受体各种可能的受播习惯和行为倾向;执行策略时充分利用预警系统和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受众的实际变化,因地制宜地改进原来的传播手法,以应付动态环境。

标签:;  ;  ;  ;  ;  

孙子兵法与图书馆文献传播策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