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要】 目的:对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8例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喉罩置入情况、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插入喉罩时的体动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98±1.28)min与(5.77±1.11)min,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1.83±2.35)min与(8.88±2.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2.4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2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明显降低插入喉罩时的体动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具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等优点。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1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remifentany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esthesia for hysteroscopy. Method 98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for hysteroscopy were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remifentany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esthesia,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entany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esthesia. The insertion of laryngeal mask, awake tim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hysical mov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tubation time and awake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oth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remifentany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anesthesia for hysteroscopy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propofol, shorten extubation time and awake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ysical movement. In additi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Key words】Remifentanyl; Propofol;Hysteroscopy
临床上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常涉及宫腔镜手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是该术式的主要优点。但进行宫腔镜手术需要患者较快的进入麻醉状态,因此该术式对麻醉的要求较为苛刻[1]。本文通过对98例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的研究,旨在对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8例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组:年龄23~55岁,平均(39.46±6.58)岁,体重42~68kg,平均(54.38±10.29)kg;对照组:年龄22~55岁,平均(37.93±7.29)岁,体重44~69kg,平均(56.73±11.02)kg。本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查与批准,在纳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已对本研究的实施方法等有了详尽的了解且自愿签署了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总体评估,年龄20~55岁,ASA I一Ⅱ级。患者既往无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史,无酒精滥用史、无慢性疼痛、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②在术前8h对所有患者禁食,术前30min注射阿托品0.5mg,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③研究组患者首先缓慢静注瑞芬太尼1μg/kg,然后再静注丙泊酚1.5mg/kg,并继续维持静脉2~3 mg/(kg.min)泵入;对照组患者首先静注芬太尼1μg/kg,后与研究组用药相同。如患者出现低血压或窦缓情况应相应加用麻黄碱或阿托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插入喉罩时的体动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时的体动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插入喉罩,但插入喉罩时研究组有7例患者发生体动,对照组有16例患者发生体动,可见在插入喉罩时,研究组患者体动的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98±1.28)min与(5.77±1.11)min,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1.83±2.35)min与(8.88±2.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时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4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时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4例,麻醉后出现恶心呕吐4例。研究组患者22.4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2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由于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等优点,宫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但在术后常常有患者反映术中的疼痛及不适等问题,这与术中在宫腔内的一些操作从而造成宫颈牵拉及宫口扩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迅速起效、良好镇痛、不易在体内蓄积等优点[3]。并且有研究证实,丙泊酚作为具有镇痛作用小但镇静作用明显等特点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有极大的提升[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插入喉罩,但研究组患者体动的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2.65%),说明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更加良好的镇静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插入喉罩时患者的体动发生率,从而保证麻醉的顺利进行,与其他研究报道一致[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98±1.28)min与(5.77±1.11)min,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1.83±2.35)min与(8.88±2.37)min,说明该联合用药能够促进患者在短时间内清醒。赵慧娟等[6]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研究组患者22.4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2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联合用药不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对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明显降低插入喉罩时的体动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具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冬梅,朴光熙.宫腔镜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酣麻醉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67-168
[2]王华婴.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北方医学,2013,9(6):98-99
[3]贾兰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36-37
[4]徐健.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29-30
[5] 汪鼎鼎,陈佳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喉罩置入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5):515-519
[6]赵慧娟,林玉霜.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宫腔镜诊疗中的应用比较[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50-51
论文作者:王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患者论文; 芬太尼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