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小儿腹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腹痛就是通常说的“肚子痛”,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曾经历过的觉见症状。可一旦孩子出现腹痛了,还真叫家长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好。由于引起腹痛的疾病很多,不同的疾病引起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处理方法亦大相径庭,加上孩子自诉能力差,不能准确地描述疼痛情况,只能靠家长仔细观察,才能有助诊断和治疗。所以对小儿腹痛,家长在重视的基础上应了解一些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观察方法及处理原则,以便在孩子出现腹痛时,能对可能发生的病症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以免贻误了治疗,对孩子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将就此作一简介。
腹痛:有急性、慢性之分
腹痛按发作的缓急、分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两种。急性腹痛表现为骤然发作,程度较重,疼痛持续(如持续腹痛4小时以上)或中间虽有短时减轻但不完全消失,对此首先应考虑可能为外科疾病,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紧急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而慢性腹痛主要表现为经常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而且疼痛为隐隐作痛或钝痛,尚可忍受,疼痛表现为间歇性,即痛一阵──消失──再阵痛,此类大多数是内科疾病,需要从各方面检查,明确病因后方能药到病除。
病因:分内科性、外科性
腹痛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症状,病因很多,常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由各种原因所致腹腔空腔脏器扩张和肌肉收缩,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刺激内脏感觉神经末梢,而产生腹痛,常见的小儿腹痛分外科性和内科性两种。外科性腹痛是任何原因引起以突发性的外科性腹痛及新生儿外科性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小儿急性腹部外科疾患。例如:先天性畸形(肠闭锁、胎粪性腹膜炎)、肠套叠、肠梗阻、嵌顿绞窄疝、腹腔内器官炎症(急性阑尾炎、骼窝脓肿、胰腺炎、胆囊炎等)、腹部损伤(如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急性大出血等)、腹膜炎、胆道蛔虫症、回肠憩室穿孔或梗阻、泌尿系结石等。内科性腹痛还有腹内、腹外之分。腹内有:肠蛔虫病、急性胃炎、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痢疾、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溃疡病等引起腹痛;腹外有(或全身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哮喘)、风湿病、腹型癫痫、精神性腹痛等亦可导致小儿腹痛。
当然有时候疾病会交叉在一起,很难区分是内科病还是外科病。例如:有胃溃疡的孩子,开始是腹部隐隐作痛,但是当溃疡穿孔时,疼痛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诊断:重点是病史和体征
病史──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和其他伴随症状。
病史是鉴别腹痛的重要手段,其中又以与腹痛有关的内容为重点。首先是腹痛的部位。一般来说,疼痛显著且有固定的部位,多数即病变所在部位,由此根据腹腔脏器解剖位置便可以作出疾病的初步判断。其次是腹痛的性质。如以上所述,不同性质的疾病可引起不同性质的腹痛,通常持续性腹痛或钝痛往往因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胃扩张等实质性脏器肿胀所致;而阵发性腹痛则由于空腔脏器急性梗阻后,管腔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所致,如阵发性绞痛考虑尿结石引起肾绞痛,而阵发性钻顶样疼痛则为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特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则可能既有炎症又有梗阻。当然不同性质的腹痛往往可以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如阑尾炎先为满腹痛,一般在起病6~12小时左右才转为典型的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当继发细菌感染阑尾化脓坏疽时可转为持续性腹痛。通常认为,腹痛的程度反映了病情的程度,但也有例外。如胆道蛔虫引起的钻顶样疼痛,往往致孩子呻吟不止,辗转反侧,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而肝、脾破裂时,虽然疼痛的程度不如胆道蛔虫症,但却对生命的威胁极大。又如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当腹内的脏器出现炎症的时候,往往有寒战、发热、惊厥、恶心、呕吐、腹泻等现象,但不一定会以腹痛为最初或最主要的症状,这也容易因此延误诊治。
另外需要重视的是腹痛伴随症状。提示:(1)应注意是先发热,还是后发热:如腹痛开始时体温正常,随着症状发展后出现发热一般为外科性腹痛;而先发热后腹痛则以内科腹痛居多。(2)腹痛伴呕吐。一般腹痛明显时多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这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但呕吐严重时则为胃肠道梗阻的表现。呕吐物呈酸性胃液、胆液考虑高位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则为低位梗阻。(3)应注意大便情况:腹痛伴便秘是外科急腹痛的常见症状,特别是连屁也不放的便秘,若同时还伴有腹胀、呕吐者,更具有特征性意义;腹痛伴血性粘液样大便是肠套叠的特征;腹痛伴果酱样大便为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体检──腹部望、触、叩、听
腹部的检查对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如视诊: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时只要看腹部、阴囊部位隆起,再结合病史就可明确诊断。触诊:是检查腹部疾患的重要环节,尤其要注意有没有反跳痛(即当检查病人的腹部时,用中指按压在最疼痛的部位,再突然将手指弹起来,孩子的疼痛会更加明显),反跳痛提示腹膜被刺激,可能有腹膜炎的存在。如果全腹软,基本上可以排除外科炎症性疾患,但必须注意早期的外科疾病也可以全腹柔软。腹痛缓解时,腹部摸到多数不规则、部位不定的条索肿块,可能为蛔虫肠梗阻。阑尾炎有明显右下腹压痛,同时有肌卫(即肌肉紧张)和反跳痛(但婴儿和营养不良儿可不明显)。全腹肌卫伴压痛及反跳痛者,可能是阑尾炎穿孔为腹膜炎,需要手术治疗。叩诊:鼓音示肠充气,有梗阻可能。听诊:如听到不规则的肠鸣音亢进,有肠炎可能;阵发性增加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
治疗: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原则是(1)观察病情:对发病不足12小时(尤其是腹痛时间在4小时内的孩子)要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2)观察时应给予必要治疗:如禁食禁水、静脉点滴输液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等。(3)治疗原发病,对外科性腹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注意:诊断不明确者不能用止痛药,以免止痛后掩盖了病情,贻误了治疗。
资料:腹部的体表分区图
腹部包括腹壁和腹腔两部分。我们称为“软肚皮”的是腹前壁,而腹后壁则在腰背部。
在腹前壁和腹后壁之间是一个空腔。这个腔的上方借膈肌与胸腔分隔,下方借盆膈与会阴分界。我们称这个腔为“腹腔”。
在医学上为了叙述方便,把腹部分为9个区。当腹部的某一个脏器有病变的时候,会在某个区域感到疼痛。根据腹痛的部位,可以估计出是哪一个脏器发病,做进一步检查而确诊。
1.右上腹部:肝右叶、胆囊、横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2.上腹部:肝左叶、胃、十二指肠、大网膜、部分横结肠、胰腺头部和体部、腹主动脉
3.左上腹部:胃、脾、横结肠脾曲、胰腺尾部、左肾、左肾上腺
4.右侧腹部:升结肠、部分小肠、右肾
5.中腹部:大网膜、横结肠、小肠、输尿管、肠系膜、腹主动脉
6.左侧腹部:降结肠、空肠、左肾
7.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右输卵管、右侧卵巢
8.下腹部:回肠、输尿管、膀胱、子宫
9.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左侧输卵管、左侧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