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秋[1]2004年在《乳香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抗肿瘤药物以及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改造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既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乳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植物药。近十余年来对乳香酸类化合物抗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望成为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有效药物。 本文以天然乳香酸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对其3位、24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3-乙酰基(或3-羟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I_1~I_7)、3-烷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Ⅱ_1~Ⅱ_7)、3-烷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Ⅲ_1~Ⅲ_8)、3,11-二羰基(或3-肟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Ⅳ_1~Ⅳ_4)、3-(N-烷酰氧亚氨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Ⅴ_1~Ⅴ_8)、3-(N-烷氧亚氨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Ⅵ_1~Ⅵ_8)共六类42个乳香酸类似物,其中41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IR、~1H-NMR、~13C-NMR和MS等数据确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通过工艺研究成功地实现了24位羧基成酰氯、酯化及3位乙酰氧基水解叁步反应的“一勺烩”,减少了反应的后处理操作,叁步反应总收率可达60.5~71.5%。通过对3位羟基氧化成羰基的工艺条件考察,发现只有在24位羧酸成酯的条件下,才能实现3位羟基的氧化。当分子结构中3位、11位羰基同时存在时,盐酸羟胺对3位羰基进行选择性的肟化,推测11位α,β-不饱和羰基与盐酸羟胺反应时经历了1,4-加成以及消除反应历程,不能成肟。 总结了3位取代基改变时同碳质子及相邻2位质子的氢谱规律。3位为羟基时,同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在4.11~4.08ppm区域;3位连接烷酰氧基时,同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在5.38~5.26ppm区域;3位连接烷氧基时,同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在3.65~3.26ppm区域。当3位为羰基、羟亚氨基、N-烷酰氧亚氨基或N-烷氧亚氨基取代时,由于电子效应使2位质子峰移向低场,2位质子峰出现在3.25~2.86ppm区域。
刘丹[2]2007年在《齐墩果烷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环叁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很多天然的齐墩果烷型五环叁萜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不同环节,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是一类良好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本文分别以中药乳香和甘草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乳香酸乙酸酯和18β-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六类共81个五环叁萜类化合物,其中54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对乳香酸的3位乙酰氧基和24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12个乳香酸类化合物,包括3-羟基(烷酰氧基)-11-氧代-乌苏烷-12-烯-24-羧酸(酯)类化合物(BA-1~BA-8)和3-羟基(烷酰氧基)-齐墩果烷(乌苏烷)-12-烯-24-羧酸(酯)类化合物(BA-9~BA-12);对甘草次酸的3位羟基,11位羰基,29位羧基及A环部分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69个甘草次酸类化合物,包括3-羟基(烷酰氧基或烷氧基)亚胺基.11-氧代-齐墩果烷-12-烯-29-羧酸(酯)类化合物(GA-1~GA-15)、甘草次酸A环结构修饰的化合物(GB-1~GB-8)、3-羟基(氧代或乙酰氧基)-(11-氧代)-齐墩果烷-12-烯-29-酰胺类化合物(GC-1-GC-35)、3-羟基(氧代或乙酰氧基)-(11-氧代)-齐墩果烷-12-烯-29-羧酸(酯)类化合物(GD-1~GD-11)。化合物经~1H-NMR、~(13)C-NMR、IR,MS等谱图数据确证了化学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合成3-羟(烷氧基)亚胺基甘草次酸酯类化合物(GA-4~GA-10)时,可通过控制加入碱和卤代烃的量以及反应时间,经同一反应,得到3-羟亚胺基甘草次酸酯(GA-4~GA-6)和3-烷氧基亚胺基甘草次酸酯(GA-7~GA-10)两种反应产物,柱层析分离后可分别得到纯品。总结了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氢谱及碳谱数据规律。~1H-NMR中,乳香酸类化合物C_3位为游离羟基时,H-3化学位移出现在4.08~4.18ppm区域,其乙酰化产物的H-3化学位移出现在5.30~5.35ppm区域;而甘草次酸类化合物C_3位为游离羟基时,该质子峰出现在3.03~3.26ppm区域,其乙酰化产物的H-3出现在4.38~4.55ppm区域,由此可以确证乳香酸类化合物3位取代基位于平伏键上,甘草次酸类化合物3位取代基位于直立键上;通过对比甘草次酸类化合物C_(29)位羧酸酯上质子化学位移与相应的C_3位肟羟基氧上连接的烷基的质子化学位移,可确定O烷基化发生的位置。可根据~(13)C-NMR数据判断所合成化合物结构中的双键类型,取代基连接位置。~(13)C-NMR谱图中同时出现δ198.8~202.3ppm,δ127.3~128.6ppm,δ169.3~170.9ppm峰时,表明该结构为11-氧代-12-烯,分别为C-11,C-12,C-13的碳信号;发生Clemmensen还原后,C_(11)位羰基峰消失,同时C_(12)和C_(13)的δ值分别下移到了122.1~122.6ppm和144.3~145.1ppm:对C-29位化学位移的研究结果表明,C_(29)位为游离羧基,羧酸酯及酰胺时,C-29化学位移值依次降低,分别在δ178.1~182.0ppm,176.3~176.9ppm和173.5~174.8ppm。应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对乳香酸类化合物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香酸类化合物C_3位具有一定的空间位阻及脂溶性的化合物,不会降低其抗肿瘤活性,而将C_3位的乙酰氧基水解成羟基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大大降低。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了甘草次酸类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大部分结构改造后的产物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好于母体化合物18β-甘草次酸(GI_(50)=63.2μmol/L)。化合物GB-2,GB-3,GB-7,GB-8,GC-1,GC-6,GC-8,GC-10,GC-14,GC-15,GC-16,GC-17,GC-18,GC-20,GC-21,GC-23,GC-26,GC-31,GC-34的GI_(50)<10μmol/L,生长抑制活性显着,化合物GB-8活性最强,GI_(50)=0.89μmol/L,值得深入研究。初步总结甘草次酸类化合物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C_3位以乙酰氧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明显强于C_3位氧代或羟基取代化合物;C_(11)位脱氧的化合物活性一般较C_(11)位氧代的化合物活性好;C_(29)位引入含氮杂环成酰胺得到的化合物活性明显高于C_(29)位为游离羧基或酯类化合物,其中C_(29)位引入N-甲基哌嗪得到的化合物活性明显强于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A环结构改造后,引入1,2-烯-2-氰基-3-羰基,活性大大增强。选取生长抑制活性较好的部分化合物进行诱导HL-60细胞凋亡试验,10μmol/L的GB-7,GB-8处理细胞6h后,凋亡诱导率即可达到90%。初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次酸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孙华[3]2007年在《齐墩果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抗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抗肿瘤药物以及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既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齐墩果酸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叁萜,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本论文综述了近10年来天然和半合成齐墩果烷型叁萜的药理活性和构效关系。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癌、抗病毒、抗炎、肝保护、胃保护、抗微生物、降糖、以及溶血等活性。齐墩果酸经过氧化得到3-氧代齐墩果酸后,抗癌活性明显增强,不同于以往细胞毒药物之处在于它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并且对正常细胞毒性比较小。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发现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有效药物。但是齐墩果酸的主要缺点一是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二是抗癌活性仍与现在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相差比较大;叁是官能团比较少,结构修饰的位点有限,主要集中在A-环,C-环和28-位,对其它位点结构修饰的报道不多。因此,本文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叁类化合物:(1)设计并合成了6个3-氧代齐墩果酸的氨基酸衍生物,利用HPLC测试它们的水溶性,结果比较得知,连接了氨基酸的衍生物水溶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MTT法测试它们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水溶性较高的偶联物保持抑制活性。进一步将它们制备成水溶性更高的钠盐,活性却普遍下降,这说明保持或提高活性需要适当的油/水分配系数。(2)以提高3-氧代齐墩果酸的抗癌活性为目的,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3-氧代齐墩果酸与Jacaranone ethyl ester(JE)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长度的连接桥连接成偶联物,连接桥为体内酯酶可水解和不可水解两种,连接桥长度有2-6碳4种,共得到6个偶联物。MTT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两种类型的4~6个碳长度连接桥的偶联物具有较好的活性,比3-氧代齐墩果酸提高1~2个数量级。在此基础之上,为了优化叁萜酸片段,又合成了4个3-氧代熊果酸,3-氧代白桦脂酸,3-氧代甘草次酸与JE的4~6个碳长度的连接桥的偶联物。MTT抑制活性表明,3-氧代熊果酸和3-氧代白桦脂酸的偶联物都比3-氧代齐墩果酸的偶联物活性强,这说明通过叁萜酸片段替换,活性会进一步提高。此外,这些偶联物还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活性,高活性同样需要一定长度的连接桥;3-氧代熊果酸和3-氧代白桦脂酸的偶联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活性比3-氧代齐墩果酸偶联物的活性高,其中,3-氧代白桦脂酸偶联物活性最高。(3)以合成对39种人癌瘤株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天然化合物3α-羟基-25-乙酰氧基齐墩果酸为目的,以齐墩果酸为原料,通过亚硝酸酯的光照反应(Barton反应),在非活化位点25-甲基上引入官能团,成功的合成了此天然化合物。路线共13步,总收率20.5%。本文首次报道了通过半合成方法合成25-羟基齐墩果酸衍生物。通过谱图对照,发现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归属有误,而实际上应该是3α-O-乙酰-25-羟基齐墩果酸,因此,通过合成3α-羟基-25-乙酰氧基齐墩果酸不仅更正了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的归属问题,而且成功地在齐墩果酸的非活化位点上引入了官能团,为合成一系列全新25-羟基齐墩果酸衍生物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总之,本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齐墩果酸类化合物以及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源[4]2010年在《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环叁萜类化合物18β-甘草次酸和11-氧代-β-乳香酸乙酸酯具有抗炎、抗溃疡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它们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抗肿瘤作用以及化学预防作用,是一类良好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在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天然活性成分18β-甘草次酸和11-氧代-β-乳香酸乙酸酯的C环、A环和羧基进行系统的结构修饰和改造,在C环上设计11-氧代-12-烯、12-烯、12-氧代、12-氧代-9(11)-烯、9(11)-烯,9(11),12-二烯等6种结构片段,在A环上引入3-氧代、2-羟亚甲基-3-氧代、异嗯唑、2-氰基-3-氧代、2-氰基-3-氧代-1-烯等5种不同取代基,并且考察羧基与哌啶、吗啉、哌嗪、4-甲基哌嗪、4-哌啶基哌啶等含氮杂环成酰胺对活性的影响,设计并合成7类共122个目标化合物,包括25个11-氧代-18p-齐墩果烷-12-烯类化合物(YA-01-YA-25)、29个18β-齐墩果烷-12-烯类化合物(YB-01-YB-29)、11个12-氧代-18β-齐墩果烷类化合物(YC-O1-YC-11)、17个12-氧代-18β-齐墩果烷-9(11)-烯类化合物(YD-01-YD-17)、12个18β-齐墩果烷-9(11)-烯类化合物(YE-O1-YE-12)、13个18p-齐墩果烷-9(11),12-二烯和18p-齐墩果烷-11,13(18)-二烯类化合物(YF-01-YF-13)和15个乌苏烷类化合物(YG-01-YG-13)。结构经1H-NMR,13C-NMR, IR和MS等谱图确证,其中68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采用了两种策略合成目标化合物:先改造C环、30位羧基与含氮杂环成酰胺、最后改造A环的合成策略,得到2-氰基-3,11-二氧代-18p-齐墩果烷-12-烯类化合物(YA)和2-氰基-3-氧代-12-烯-18p-齐墩果烷类化合物(YB);先改造C环、再改造A环、最后30位羧基与含氮杂环成酰胺的合成策略,得到其余的目标化合物对A环的改造也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将3位羟基氧化成羰基、向2位引入羟亚甲基、成异恶唑环、开环形成2位氰基以及1,2位脱氢等反应获得多种具有不同A环结构的目标化合物。二是利用2-碘酰苯甲酸直接生成a,p-不饱和酮,再进行2位碘代、氰基取代,形成2-碘代-3-氧代-1-烯、2-氰基-3-氧代-1-烯等结构。总结目标化合物的1H-NMR谱图数据规律,发现5.00-7.00 ppm区域中特征峰的化学位移及峰型可判断C环的结构。在其它结构相同的情况下,11-氧代-12-烯结构上的12位烯氢的吸收峰与C环含12-氧代-9(11)-烯-结构上的11位烯氢相比,出现在高场;12-烯结构的烯氢相对于9(11)-烯结构上的烯氢,吸收峰也出现在高场。目标化合物A环的结构特征也可以通过1H-NMR数据反映出来。采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法考察了122个甘草次酸衍生物和乳香酸衍生物对HL-60细胞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抑制HL-60细胞、PC-3细胞增殖活性,乳香酸类化合物活性高于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YA-25、YC-05和YD-06等9个化合物的G150值均小于1.0μM,优于阳性对照药5-Fu,值得深入研究。总结构效关系,初步得出如下结论:①C环结构对活性影响较大且呈现规律,12-氧代-9(11)-烯含12-氧代-9(11)-烯-结构片段的化合物,活性优于其它类型化合物;②在C环结构、羧基成酯或酰胺相同情况下,A环引入2-氰基-氧代-1-烯,活性显着增强;③羧基与含氮杂环成酰胺后得到的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均明显增强,与甲酯类衍生物的活性相似;④综合考虑C环,A环的结构和羧基成酯或成酰胺对活性的影响,将3部分改造融合在一起得到的化合物活性提高显着,C环中引入12-氧代-9(11)-烯,A环中引入2-氰基-3-氧代-1-烯以及羧基成甲酯得到的化合物YD-06,对HL-60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为0.4μM,值得深入研究。选取在结构和生长抑制活性上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YA-06, YD-06进行HL-60细胞凋亡诱导实验,发现6μmol/L YA-06及0.6μmol/L的YD-06处理HL-60细胞12h后能引起约50%的细胞凋亡。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化合物YA-06和YD-06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径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②GSH可与化合物YA-06和YD-06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结合,YA-06和YD-06能够显着耗竭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GSH的结合有关。
赫玉芳[5]2013年在《救必应酸的制备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人类的第二大死因,而且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和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目前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较多,但大部分药物效果不佳,因此研究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新药研发中一项迫切而又有意义的工作。救必应酸是从救必应中获得的五环叁萜皂苷元类物质,除冬青属植物外,救必应酸也可从玉叶金花、宽柄海岸桐、油橄榄、兰屿山榄及乌檀等植物中分离得到。文献报道救必应酸具有抗肿瘤、降血脂等活性。由于救必应酸水溶性差,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提高救必应酸的抗肿瘤活性,本论文以救必应酸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救必应酸制备、衍生物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本论文中,为大量得到先导化合物救必应酸以保证后续合成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对救必应酸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同时为保证其质量均一性进行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在制备工艺中,采用正交实验等实验方法分别对救必应酸的制备工艺中涉及的提取、纯化和水解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提取工艺参数为: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小时;纯化工艺参数为:加入药材重量3倍量水,搅拌,用稀盐酸调pH值为6-7;水解工艺参数为:30%乙醇的1mol L~(-1)的碱溶液50倍量水解3小时;再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品救必应酸,收率可达5%以上。此工艺耗能少,条件温和,是较为高效的提取方法。制定的救必应酸的质量控制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表明适合救必应酸的含量测定,经此方法测定救必应酸的含量可达98%以上。在大量制得高纯度救必应酸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电子等排体及其他药物化学原理设计并合成了60个救必应酸的衍生物,经SINCE FINDER检索,其中58个化合物为全新结构的新化合物。采用熔点(mp)、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谱(NMR,主要为~(13)C谱和~1H谱,在必要时配合HMBC、HMQC谱和~1H-~1H COSY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了结构确证,结果表明均为目标化合物。应用MTT染色法检测所合成的60个救必应酸衍生物对A-375(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SPC-A1(人肺腺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表明:60个救必应酸衍生物中大多数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与救必应酸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40个以上衍生物对五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救必应酸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化合物N4、N5、N6、N7等22个衍生物的IC_(50)值较低。其中化合物N4和N7对五种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最好,抗肿瘤活性分别是救必应酸的1.7~23倍和1.6~10.3倍,可望成为潜在的抗肿瘤侯选药物。由于化合物N4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本文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化合物N4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合物N4能使凋亡调控基因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从而使Bax与Bcl-2的比值增加,进而导致线粒体内Cytochrome C释放入胞浆,激活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最终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揭示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化合物N4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化合物N4的其他抗肿瘤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探讨了基于Hela肿瘤细胞活性数据的救必应酸衍生物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在COMFA分析中,交叉验证系数q~2=0.571,最佳主成分为10,回归系数R~2=0.980,标准偏差=0.069,F(10,40)=200.759,说明化合物分子周围立体场和静电场的分布与抗肿瘤活性间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COMFA中的静电场和立体场分析,总结出了有意义的构效关系,为设计新的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以后的结构修饰工作奠定了基础。总之,本论文对救必应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结构修饰、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抗肿瘤构效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救必应酸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
张正坤[6]2008年在《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活性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跟踪的方法,采用柱层析(DCC)、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传统中药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inn.)Merr.)种子中分离到14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鉴定结构,其中5个为苦木苦味素类化合物(Quassinoids)。结合从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根皮中分离到的3个quassinoids,分别利用半叶法和叶碟法测定了其抗TMV侵染和增殖活性,对活性较高的quassinoids,测定了其抗TMV侵染和增殖的抑制中浓度(EC_(50)),并利用半叶法测定了其抗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 Y,PVY)侵染的活性,在此基础上对quassinoids抗植物病毒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鸦胆子中分离到的5个quassinoids中,化合物1—4具有较高抗植物病毒活性,并呈现剂量-活性相关性,其抗TMV侵染EC_(50)分别为13.7μg/mL、22.8μg/mL、30.2μg/mL和13.7μg/mL,抗TMV增殖EC_(50)分别为2.1μg/mL、24.3μg/mL、28.4μg/mL和19.7μg/mL,且所有quassinoids表现了与抗TMV相似的抗CMV和PVY侵染活性。化合物1和2的得率较高,分别为每50 g鸦胆子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210 mg和2.2 g。根据化合物得率及抗病毒活性,证明化合物1和2为鸦胆子中抗植物病毒主要活性成分。SAR分析表明,抗植物病毒是quassinoids的又一新的生物活性,且其D环中的甲氧桥的位置以及C-15位的酯链的改变是影响化合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的主要因素,氢键的数量也可能会影响quassinoids的抗病毒活性。体外作用机制研究表明,quassinoids能够通过与TMV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及核酸可逆地结合阻止其在寄主表面侵染位点的建立,但并不破坏病毒粒体结构及降解核酸;此外,quassinoids还能够影响TMV-CP体外聚合作用,干扰病毒粒体的正常装配。从感染TMV的发病烟草叶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其运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MP)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得MP基因全长为807 bp,与已报告的TMV-U1株系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上,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4 h后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超声波显示所得融合蛋白以不可溶形式存在。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表达产物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割胶免疫注射家兔得到抗体,ELISA测定效价为25,600,western-blot检测证明运动蛋白在烟草叶片被侵染早期得到表达,且抗体特异性良好。采用real time-PCR、semi-quantative RT-PCR、indirect-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在植株和细胞水平研究了以Bruceine D为代表的quassinoids抑制TMV在寄主体内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quassinoids能够通过抑制TMV基因组RNA及亚基因组RNA(subgenomic RNA,sgRNA)的复制,阻止TMV相关蛋白如CP和MP在寄主体内的表达,从而抑制了TMV的细胞间移动和在寄主体内的长距离运输,延迟了TMV感染造成的花叶症状的产生;同时,研究还发现,quassinoids对TMV在寄主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TMV感染和施药之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表明该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病毒侵染的早期,即越早施药,抑制作用越明显。Bruceine D能够系统性地诱导烟草体内POD、PPO、PAL、SOD和β-1,3-glucanase等防御酶的活性的增强,还能够诱导烟草产生1—2条健叶和病叶对照中所没有的POD和PPO同工酶谱带,说明Bruceine D对烟草体内相关防御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Bruceine D能够降低被TMV感染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阻止TMV感染造成的烟草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还能够诱导烟草产生两条不同于TMV感染诱导产生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s,PRP),对烟草具有保护作用。利用real time-PCR和indirect-ELISA技术对Bruceine D抑制CMV基因组及sgRNAs和病毒粒体在寄主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L.)Gaertner)体内的增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Bruceine D能够体外钝化CMV,阻止其侵染寄主,但在CMV侵染寄主后,Bruceine D不能阻止其在寄主体内的增殖。说明quassinoids对正单链RNA(Positive single strand RNA,+ssRNA)植物病毒的体外抑制侵染和体内抑制增殖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叁萜类化合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在200μg/mL的供试浓度下对67种植物源叁萜及叁萜皂甙类化合物的抗TMV增殖活性进行了筛选,并根据其化学结构进行了SAR分析,同时对活性较高的10个化合物进行了EC_(50)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化合物表现了一定的抗病毒活性,该类化合物的活性不仅决定于其主体结构也受取代基团的影响,对于熊果酸型化合物来讲,C-20和C-28位形成的内酯,C-3位的阿拉伯糖,以及C-28位的葡萄糖对活性都产生巨大影响;而对于齐敦果酸型化合物来讲,C-19位的α-羟基,C-3位的木糖以及C-28位的葡萄糖也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
寇丽影[7]2009年在《2-取代-3-氧代—齐墩果烷-12(13)-烯-29-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一项尚未攻克的科学堡垒,而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临床上仍主要以化学治疗为主,但由于很多化疗药物选择性较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天然产物一直以高效低毒而倍受药物研究者的亲睐,近年来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改造,进而研究开发出结构新颖的高活性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8β-甘草次酸属于五环叁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溃疡、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抗肿瘤活性方面,可以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化学防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与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作用。本文以18β-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A环、11位羰基及29位羧酸进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2-羟亚甲基-3-氧代-齐墩果烷-12-烯-29-酰胺、异(?)唑[2,3-d]-齐墩果烷-12-烯-29-酰胺、2-氰基-3-氧代-齐墩果烷-12-烯-29-酰胺和2-氰基-3-氧代-齐墩果烷-1,12-二烯-29-酰胺四个系列20个结构新颖的甘草次酸类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LC-MS和IR确证,部分结构还经13C-NMR确证。以18β-甘草次酸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研究目标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化合物活性明显好于母体化合物18β-甘草次酸。化合物GLY-16表现出显着的生长抑制活性,GI50=6.97μM,值得深入研究。
孟艳秋, 赵临襄, 王趱, 吕明心, 刘丹[8]2004年在《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文中提出五环叁萜类化合物作为皂草苷的糖苷配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中的许多化合物已被用作传统医学的抗炎药物。目前,一些叁萜类化合物已被报道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抗AIDS 作用。笔者讨论了一些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李伟, 赵余庆[9]2009年在《乌苏烷型叁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通过查阅整理乌苏烷型叁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文献,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乌苏烷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的进展,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佚名[10]2001年在《文摘》文中研究说明383 茶中花青素苷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英]/Terahara N…//Phytochemistry.-2001,56(4).-359~361茶 Camellia sinensis 原产于中国,是唯一有红花和浅红色绿叶的茶树。花的红色是由于其含花青素苷的缘故。由于对该植物中花青素苷的研究未曾见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此类化合物的结构。该植物干叶用15%醋酸浸泡过夜,过滤,此操作重复2次。经 HPLC 分析,提取物含12种以上的花青素苷。粗提取物经 Am-berlike XAD-2000柱吸附,用2L 的1%醋
参考文献:
[1]. 乳香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D]. 孟艳秋. 沈阳药科大学. 2004
[2]. 齐墩果烷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刘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07
[3]. 齐墩果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抗癌活性研究[D]. 孙华. 沈阳药科大学. 2007
[4]. 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高源. 沈阳药科大学. 2010
[5]. 救必应酸的制备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 赫玉芳. 吉林大学. 2013
[6].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活性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分析[D]. 张正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08
[7]. 2-取代-3-氧代—齐墩果烷-12(13)-烯-29-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 寇丽影.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8]. 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J]. 孟艳秋, 赵临襄, 王趱, 吕明心, 刘丹. 中国新药杂志. 2004
[9]. 乌苏烷型叁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李伟, 赵余庆. 中草药. 2009
[10]. 文摘[J]. 佚名.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