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微信网络对人职匹配的影响研究
王欣 龙青 卢春天
[摘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阐述了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人职匹配是如何实现的。研究发现微信网络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提供了一种对线下信任关系的有效互惠互动的补充网络,这个社会网络是包括了熟人和陌生人的社会网络,是强弱关系的混合体。尽管微信网络能够降低劳动力市场中交易成本,优化市场内的资源,提高市场中的运行效率,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中,微信网络要发挥精准的人职匹配作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提升微信使用中第三方中介的信任度;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在其中的多维社会属性上具有共性。
[关键词] 微信网络;劳动力市场;人职匹配;互惠互动
一、引言
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招聘方却出现用工荒成为普遍现象,作为连接求职者和招聘者桥梁的传统劳动力市场仿佛出现了错位。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双方好像找到了可以进行有效匹配的新途径。一位刚刚毕业找到工作的学生告诉笔者:“现在的这份工作是我无意间翻看微信朋友圈时,发现我师兄转发了一条他们公司的招聘信息,感觉是大企业还不错就联系他,通过他的介绍,我就去应聘他们公司”。而另一位企业的招聘人员告诉笔者“微信等新的招聘方式大家都用,所以也在尝试,但我们不刻意,只是在微信公众号加入些招聘元素,希望公司员工将相关信息转发到自己朋友圈时,能更有针对性”。表面上看两者都是在通过微信网络来弥补传统劳动力市场无法有效进行人职匹配的问题,那么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究竟在求职和招聘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自媒体时代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互动形式、文化观念、生活与工作方式,为整个社会的人际互动模式创造了新的可能。如今,许多人除了通过传统的招聘平台进行求职,同时也通过自媒体扩展自己的网络社交来参与劳动力市场。在自媒体时代,许多有着相似职业、共同爱好或共同价值观的人通过网络社交软件或平台聚集在一起,对于招聘方来说,与传统的招聘平台及渠道相比,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招聘成本,招聘方更有可能找到与岗位要求相契合的人选,提升受聘人员的质量。对于求职方来说,在社交平台上获取的招聘信息时效性、相关度更高,还有各种“中间人”进行牵线搭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招聘方与求职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获得较为全面的职业岗位信息,从而降低了受聘难度。
二、文献综述
(一)社交软件对于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
“微信”自2011年初面世后,很快便占领了社交软件的市场,凭借着强大的用户黏性和精准的目标定位,逐渐成为企业精准营销的新阵地。微信上越来越多的招聘就业的公众号和群组,校友群中招聘信息的转发,朋友圈中关于求职招聘信息的发布,都预示着基于微信使用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萌芽发展,并对传统的招聘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廖福生指出“社交网络一方面影响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方式,另一方面还对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1];聂磊等从关系和功能维度对微信朋友圈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微信朋友圈不仅作为一个私密性、及时性更强的平台,加强了自己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还将强关系和弱关系有机的结合了起来”[2]。因此,微信朋友圈正是基于强关系的基础搭建而成的,并且还延伸出了弱关系,是一个强弱关系并存的交际圈。它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环境和新的日常社会交往方式,跨越了以物质场所为基础的场景界限和定义,同时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平台[3]。
罗杰·菲德勒曾指出“在下个世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将会消解,人际电脑媒介的先进形式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在对Facebook的研究中,埃利森提出了社交网络的使用强度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的理论,人们通过社交网络不是认识更多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而是维持现实社会中已经存在的已有的社会关系[5];莱茵格德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一群人在网络上从事公众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彼此拥有足够的情感之后,所形成人际关系的网络。传统社交网络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受限于物理空间和交际频率以及交际范围,人们甚至不了解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更加难以激发强关系链条以及那些以强关系链条为中心存在的弱关系链条。而SNS①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社会网络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并将虚拟交流逐渐转为现实交流[6],使得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可以超越传统的生活领域并得以显性化。此外,网络社交中的即时性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频率和深度,从整体上提高了交往的质量;扁平化的一对一交往结构给人们带来了即时的沟通体验与回报,同时也培养了能够带来长期回报的社会关系。
(二)社交网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殷辉等认为“SNS求职招聘与传统的招聘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SNS平台的双向沟通性,一方面求职者和招聘者可以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招聘者可以通过与求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来验证求职者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顺带还可以了解求职者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7];SNS 主要包含用户、传播工具、社会网络和信息内容这四个网络结构[8],核心在于建立个性化和实现自组织。这种以人为维度的网络结构降低了SNS的参与门槛,能够收集更多的个体信息和社会信息,展现用户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并且可能还会建立新的社会关系[9]。因其模式的独特性,SNS拥有与以往的网络传播都不大相同的使用体验——SNS用户的角色和传统的互联网用户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个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个体通过与其他用户建立好友关系来运营社会网络,建立“滚雪球”式的反馈机制,甚至形成引起网络效应的机制[10]。SNS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节点,而SNS就是以这些节点为基础形成的散射状社会性网络[11]。虚拟社区依赖于网络这种虚拟空间而得以产生和存在,人们之间的互动通过某种特殊的关系链条,如“标签”“标星好友”等功能,使得意识、行为和利益的共同性以及这种去中心化的交往模式的边界更加明确,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大为增强,并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在不断的扩展变化时,这种结构也更有利于个体拓展社会网络以及虚拟社区的形成,有利于信息和资源在网络内部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分享和传递[12]。
本研究主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探讨微信网络的使用能否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问题,首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式,选择微信使用率较高、劳动力市场活跃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求职者和企业招聘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实现样本的再次寻找,最终找到符合研究目的的17人研究样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其次,为了弥补定性研究样本数局限,还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毕业5年内的人群以及应届本硕博毕业生,共收集到问卷356份,其中男性211人,女性145人。
三、数据与方法
那么SNS如何影响求职效果,马川认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的人际资源: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发挥弱链接的威力;建立新的人际圈,以实用性和真实性为基础,在求职招聘中发挥出巨大作用[13]。格兰诺维特著名的“弱关系理论”指出,强关系和弱关系并存于人们的社会网络之中,强关系的同质性可能会带来信息和资源的重复和冗余,弱关系有利于个体获取强关系所不能提供的非冗余的社会资本。不论是线下还是在线上,弱关系都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之间相互联系,进而扩张社会交往,突破自我认知的社会边界。在关于社交网络招聘方面,覃文希认为“目前社交网络招聘虽然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招聘模式,但是其已经成为了招聘领域发展的新趋势”[14]。那么当下流行以微信为主的社交网络是否真的如预期的那样,能够助力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
表1 受访者对微信网络在劳动力市场应用的态度
四、研究结果
(一)微信使用者求职的现状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和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被调查者中,有29.77%的人曾通过微信发布或转发求职信息,有57.55%的人曾发布或转发招聘信息,他们大多数是将信息发布或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有32.07%的人发到相关的微信群,而一对一地推送只有10.38%。尽管招聘信息的转发只是举手之劳,但是也会令人产生顾虑,因为朋友圈还是展现个人形象的一种重要渠道,很多人都比较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建立的形象。因此,在转发前会考虑是否会对自己建立的朋友圈形象产生影响。
在访谈中,受访者均表示当看见某条招聘信息并且对它表示信任之后,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转发行为。进一步访谈得知,由于不同的转发方式具有不同的可见范围,个体也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转发方式。个人在充当信息发布者时,往往是希望产生互惠互动效应,要么是受人之托被动转发,要么是热心助人主动转发。
(二)基于微信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
如何实现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播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尤为关键。某些企业逐渐认识到微信等社交媒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自己的公司在招聘时使用微信招聘作为一个渠道,主要应用于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方面也在准备逐渐尝试布局微信招聘的方式”(受访者B)“通过微信来招聘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我们这种缺人缺钱的小公司来说,发布的岗位信息较为缺乏吸引力,并且我们刚刚成立不久,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而微信好友的同质性会对招聘信息的接收对象有所限制”(受访者T)。不同规模企业对公众号的关注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微信公众号作为企业拓展社会资源的一种手段,具有补偿性。规模越大的企业补偿性越大,在招聘等附属功能上展现出的效果也更好。
对抑郁动物模型中所有的趋化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组间趋化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在一个慢性社交缺乏应激动物模型中检测CCL5和CCL11水平发现,对照组及社交缺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野生型BDNF缺乏动物模型(假定神经元营养缺乏与抑郁样行为相关)中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47]。在不同的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刺激动物模型中,刺激程序包括潮湿垫料、禁水、鼠笼倾斜等,尽管在强迫游泳中发现抑郁行为增多,但两组海马组织中CC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调查数据显示,从同校同专业的同学中获得求职招聘信息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9.3%;其次是不同学校但为同一专业的同学,所占比例为30.9%;紧接着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所占比例为26.4%;来自家人、亲朋好友提供的工作信息所占比例为20.2%;在微信朋友圈但没有线下接触的朋友,比例最少,为18.5%。可以说,在工作信息的获取上,更多是依靠来自弱关系链接而成的同龄群体,而来自强关系形成的群体所提供的信息则较少。
近年,山重建机坚持“系统创新、效能为先”的研发理念,结合“十二五”战略规划突出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术的要求,着眼于长远战略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工作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上。山重建机积极与国际知名公司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具有国内外领先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备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黍子在禾谷类作物中籽粒较小,在播种时为防止缺苗断垄,播种量较大,幼苗过稠,造成黍子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抑制,出现生长细弱、穗子小,容易倒伏的不良现象。间苗稀植后,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分、空气及养分等有利条件,明显提高产量。
“如果我觉得这个信息对我真的有用而且转发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那么我会去转发,并且只有当我知道某个朋友有这样的需求的时候,我才会一对一转发给他”。(受访者J,受访者Z,受访者Q)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中国的心境障碍患病率约为4.06%,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则高达11%。众多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一项包括6 589例样本的荟萃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为 34.6%~51%[4],远高于正常人群。Vural等[5]则指出,焦虑或抑郁问卷评分每增加 5 分,冠脉造影发现血管异常或者发现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5%~30%。
“转发招聘信息的话,有两种情况我会转发,一是我跟信息发布人的关系很好,帮他这个忙我会转发,二是在我朋友圈中也就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如果有人正好符合这个岗位的需求,我有可能也会转发。第一种情况我会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第二种情况我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地推送”。(受访者W)
调查数据显示,61%的受访者,在微信中见过求职招聘相关信息,而39%的人表示没有看过。由此可见,微信在劳动力市场中作为传播招聘信息渠道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微信软件的使用频率都密切相关。尽管不少受访者提到微信里面的朋友众多,但是在认识和交往上呈现差序格局的特征。最先被添加为好友的往往是强关系,基本是认识多年的熟人、亲戚、朋友等。随后添加的是弱关系,可能通过某项活动或者聚会,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人生经历、工作需要等,添加为微信好友。那是否在求职和招聘信息的传播上,也有着类似的差序格局呢?
利用长沙地区4个气象台站63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闪电监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区域内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同时,结合雷击灾害、人口密度等数据,构造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模型,对长沙地区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得到以下结论。
(三)微信使用中劳动力市场“人职匹配”的可信度
总的来说,双方之间信任的构建首先是基于对微信使用关系的互惠互动原则带来的信任背书,与自己关系更加亲密或者自己对对方比较信任的好友,则对其所发布的信息的信任度也较高;其次是对于信息本身的信任,当信息完整,各方面细节可靠且与行业平均水平相似的时候,个体对该信息的信任度也较高。
判断信息是否可靠的首要条件是自己与信息发布者的关系亲疏,其次才是信息本身的完整程度。
“比如自己有一个朋友,当时是做行政工作的,然后有一次他和我说他想找一家工资更高一点的离家更近一点的工作,当时他正处在一个职业上升的瓶颈期,所以他在朋友圈发了相关信息,然后也和我说了,当天我正好有个合作伙伴的公司想招聘行政总监,然后我就把两者稍微引荐一下,后来他也成功入职了”(受访者W)。
加的夫语法认为,主要动词在小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一个小句要表达的过程需要通过小句中的主要动词(Main Verb)来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让”字共有5个含义,其中有4个动词含义和1个介词含义。这4个动词含义可以表示“谦让”、“出让”等等,可以作为小句的主要动词。因此,在现代汉语“让”字句中,“让”字的用法之一是用作小句的主要动词。此外,“让”字后面还可以连接补语成分形成“动补结构”,例如例句(1)“机动车礼让行人”。
“对于微信上的招聘信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可信度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有需求的人也不会特别的在意,微信朋友圈本来就是相对于其他社交软件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个体化的一个社交圈子,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会根据职业的性质、工作的地方、薪资的范围、企业的规模来判断信息是否可信,如果和一般市场情况一致的话,那么差不多就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是行业内圈子或者特定的职业圈发的话,可信度会更高”(受访者G)。
“对微信里面的招聘信息是否信任取决于对信息发布者的信任程度”(受访者Q)。
“我在群里看见招聘的信息的话一般先看发布者自身的信息是否完整,其次看他发布的信息是否完整,包括联系人电话、公司地址、公司名称和具体的信息,因为这些可以查询。通过好友的消息找工作其信任度是会更高一些的,因为在这其中是有一个信任背书问题,不管对于求职者还是招聘方来说。”(受访者W)
根据前文中“微信关系”的产生和维系部分可知,微信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混杂着强弱关系,这使得个体间的网络具有互惠互动的实用化倾向。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筛选可以帮助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基于线上与线下的有效互惠互动的关系链接,使我们对每一个关系对象都拥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也拥有不同程度上的信任背书。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基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背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们验证信息真实性的步骤和代价,增加我们对信息的信任程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求职招聘的效率。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61.4%被调查者认为在微信中看到的招聘信息“作用很大”和“有些作用的”。
虽然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成立了企业内部往来,运用计算机网络项目管理系统,但是这些信息基本上只在施工现场以及项目内部流动,没有与其他工程项目和网络进行交流,折旧导致虽然积累了大量科学、实践性数据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微信使用中劳动力市场“人职匹配”的可行性
问卷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有14.51%的人有过使用微信进行求职的经历,其中有63.04%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接收到的微信招聘信息与求职需求是比较匹配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属性多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以自己为原点扩散出去形成的圈子的多样化特征也尤为明显。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当岗位本身与发布者的某些特质或者社会属性较为吻合的时候,则根据这种特质或者社会属性所形成的高度同质化的群体中有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如果与信息发布者的某些特质相异的话,则其所传播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当我们所需要招聘的人才与我们自身的条件相符或相差不大的时候,那么利用朋友圈转发或微信群转发的方式进行招聘信息传播就会变得特别的有效,而且也会很容易就能够招聘到满意的人。”(受访者A)
毕竟,暖气的原理是热水,而冰岛热水无须加工,直接来自火山,所以冰岛的供暖便宜。根据统计,冰岛暖气的收费对比世界各地,几乎是一半的价格。
“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人是多方面的而非单一的,比如自己是做研发的,身边的好友以研发圈子里的为主,但是当自己现在创业做企业的时候,需要多方面各个岗位的人才,那在自己多是以研发为主的朋友圈里发布招聘市场、会计等等岗位的信息时,效果就不是那么好了。”(受访者K)
社会本身具有分层结构的体系,而劳动力市场更是嵌入其中,线上社交网络与个体线下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度重合且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双向互动特征的,包含强、弱关系的混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难以精准匹配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化,不同行业、企业、职位、岗位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劳动者的能力、素质匹配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微信社交网络的信息定向传播机制和具有较高信任资本的特质,使得信息的发布和搜寻变得更加的容易。企业招聘通过微信朋友圈及相关公众号等媒体形式,强化依托于原有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媒介(如报纸、电视等),增加可信度的同时可以直接传播到不同个体中,突破个体所在的社会阶层或者劳动力分层结构的制约,从而实现职业信息跨越不同的阶层和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考虑到微信好友的产生是双向确认的且具有一定的信任背书,因此对于微信网络中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相对就有了更高的保障。
五、结论和讨论
原有的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进行转型升级,大量具有强烈的个体化色彩的信息难以依靠传统批量化处理的信息传递渠道。实现较为精准的人职匹配,似乎变得愈发困难了。以微信为代表的具有线上、线下连接的平台能更精准地在劳动力市场中传递信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播信息的成本,通过朋友圈群体的同质性和信任背书能够降低筛选简历的难度,实现求职和招聘信息的精准投送,提高人职匹配程度。微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原有通过传统渠道发布和搜寻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瓶颈,提高人职精准匹配的效率,在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微信平台所连接形成的社会网络不属于传统线下社交的强关系网络,也不同于其它社交软件所形成的弱关系网络,是强弱关系的混合体,是基于关系个体双方线上线下互动的接触,产生一个带有自我筛选性的互惠互动的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具有强弱关系网络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既可以通过强关系来获取相关性更高的信息和信任背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弱关系来获取更加广泛的信息。微信平台让传统的社会资本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边界模糊化,微信内容的生产结构已经实现“去中心化”[15],人人都可成为网络中的结构洞,成为信息资源的传播枢纽,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难度,扁平化的结构打破了以往的优先级别秩序,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16],所有的这些表明了以微信平台为主的社交媒介对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流动有着重要影响。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基于微信网络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人职匹配有其作用的信度和效度边界。首先无论求职方还是招聘方,他们之间对工作信息或求职信息的信任和传播是建立在微信使用网络中的第三方中介的基础上,这个第三方中介扮演了结构洞的角色,提供了双方信任的凭证。效度上来看,只有当双方同属某一种社会属性,如从事一样的行业,有着类似的工作经历,或者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相似时,微信平台才能更有效地为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减少招聘方和求职方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搜寻成本,从而更容易实现人职精准匹配。
参考文献
[1]廖福生.SNS社交网站流行所引发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5):3-5.
[2]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75.
[3]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J].新媒体与社会,2015(3):58-61+66.
[4]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7.
[5]BOYD DM,ELLISON N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Computer Mediated Commun,2007(10):210-230.
[6]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7]殷辉,李雪妮.基于校内网的网络招聘平台[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2):190-191.
[8]赵玲.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6-8.
[9]石艳霞,吴丽芳,赵文.SNS在组织及知识管理中应用的国外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1(8):1177-1181.
[10]于春辉.SNS中信息传播特征与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36-46.
[11]孙楚原.我国社交网站上的新闻传播初探——以人人网为例.[EB/OL].(2009-12-7)[2019-9-15].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42321/10531416.html,2009.
[12]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
[13]马川.SNS:青年人求职新平台[J].当代青年研究,2010(3):54-57.
[14]覃文希.社会化招聘的实践与展望[J].现代商业,2012(8):46-47.
[15]付晓燕.社交网络服务对使用者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资本视角下的SNS使用行为分析[J].新闻界,2010(4):20-22.
[16]李萌.SNS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资讯,2007(6):229-231.
中图分类号: F272.92;D4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80(2019)06-0103-08
DOI: 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9.06.009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8 年科学研究项目“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教育经济协同”(项目批准号:18JK0969)和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同伴效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SGH18V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欣,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高等职业教育;龙青,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
(责任编辑:何思敏)
标签:微信网络论文; 劳动力市场论文; 人职匹配论文; 互惠互动论文;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