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一个作为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统一论文,事实论文,理念论文,哲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5X(2009)04-0060-05
当人类步入21世纪时,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全新的浪潮席卷而来,每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孤立地生存,信息资源的共生共享己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构成人类共生的经济基础及决定因素。人口膨胀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然界向人类敲响了共生的警钟。在21世纪,人类文明似乎到了一个转折点,僵硬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分刺激了人类的扩张性、侵略性、宰制性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张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你争我夺和互相敌视,而且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峙,如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核威慑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等。面对世纪末人类的生存境遇,人类文明面临深重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共生理念似乎提示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可能方向。
一、共生理论的起源
共生从词源上看,对应的英语词汇有两个:一个是symbiosis,一个是conviviality。Symbiosis是希腊语源,指生态学的“共栖”,特别是双方受益的共栖,依据各要素间的利害关联性结成协作关系维持自我完成的均衡。Conviviality则源于拉丁语,指在目标、理想、利害关系、文化背景等方面不同的人们之间,相互欣赏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共同启发。在对追求目标加以必要限制的行为规范(而非取消各人目标、强求单一目标)基础上展开交流的结合状态。因此,symbiosis寻求的是生存的各种形式的调和统一。conviviality看重的是“生存的各种形式的杂然生机”。
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共生首先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安东·德巴里(Anton deBary)在1873年提出的,指的是很不相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德巴里给出的具体定义是“不同名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1]11。20世纪早期,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梅里日可夫斯基认为“进化的新颖性起源于共生。”[2]380这个过程称作共生起源。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和谐共生在动物和动物、动物和植物、植物和植物之间广泛地存在着,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现代生物学家对共生现象的认识更加明晰深刻,认为两种不同的生物体密切地、专性地生活在一起,这种生存方式就叫共生。
20世纪中叶以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扩展到社会科学以至哲学领域。共生问题被愈来愈多的生态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们所关注。共生理论应用于生态领域、经济领域、管理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我们这里着重从事物一般存在规律的哲学理念角度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哲学层面的共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多元并存,异类同生,互利共生等现象。共生是事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或存在方式。共生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共生具有规律性、协调性。
二、作为自然界进化事实的共生
(一)共生形成了生命的诞生
科学的世界观认为,今天所有活着的存在物都是进化产生的,都是从共同的细菌祖先经历了30亿年的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科罗拉多大学的解剖学家伊万·沃林(Ivane.Wallin,1883~1969)论证了新物种是通过共生产生的,即共生发源(Symbiogenesis),指新的组织、器官、生物甚至物种的起源,都是建立在长期或者永久的共生之上的。他称之为“共生生物主义”的过程[1]380。共生对于了解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动物和植物的细胞都源于共生,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测序,已经辨证地证明了细胞共生学说的这一方面,共生发源把我们的地球培育成为生物可居住的实实在在的大地。美国学者埃里克·詹奇认为系统的共同进化为细胞和生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共生中,两种生物合作所形成的总系统改进了其生存能力,促进了更高层次的产生。
共生是一个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在人类出现和钱币发明前很长的时期内就已经存在了。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和多里昂·萨根认为共生塑造了许多生物,共生在进化上有深远的作用。共生可能不仅对特殊生物群的出现,而且对真菌、植物、动物和原生物,以及所有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命形式的出现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共生导致生命谱系的基本分枝的出现,成为进化的一般原则,生命就是在共生机制中产生的。马古利斯在发表于《理论生物学杂志》上的“有丝分裂细胞的起源”疑问,提出色脱离论的中心宗旨:“现今的某些细胞组分曾经是自由生活的细菌,任意一种比细菌大的生物都是通过细菌菌体合并而共生起源产生的超级生物。”[2]380有机体与新的生物群体融合的共生起源,是地球上所发生的进化的一个主要源泉。生命的本质就是在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整合其组成成分,在可能的食物、能源物质与废物质之间进行识别、分类、排除,从而维持生物体的完整。生物不是通过竞争,而是通过网络协作占领地球的。
(二)共生维持了事物的存在
生命类型的多样化和日趋复杂并不是通过杀死其它生命,而是要通过相互适应对方来实现的。例如分布在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常绿大森林,如果没有共生的真菌菌丝从岩石和土壤中汲取养分并运到树根附近,它们就会枯萎、死亡。除非白蚁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的原生生物,否则,它们不会对房屋形成威胁。生活在海底温泉附近的大型管状蠕虫没有口,它们从生活在其组织中的共生细菌获得养料,后者利用泉水带出的地壳中的富含能量的硫化物进行新陈代谢[2]3-4。在这些例子中,两种或多种生物的联合产生出本质上新的物种。我们的原生生物祖先由细菌共生进化而来,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建立,可能是在通向原始生物并最终产生真菌、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以让位于共生关系。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可能是生命历史进程中一段早期经历的重演——来自于一种只生活在澳大利亚达温市附近的白蚁的后肠。在这个生物乐园中帮助白蚁消化它吃进的纤维素的生物是一种原生生物乱发虫。乱发虫是一种大型单细胞生物,能摄入木屑,并释放出白蚁能够消化的化合物,他在身体一端长有一束四根波动足。他们只是作为舵使用;乱发虫全部的前进动力来自螺旋体——几十万个螺旋体,一束束像头发一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整个细胞表面。
哈肯在《协同学》中也指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共生现象,其中不同的物种相互帮助而且甚至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生存。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例子。蜜蜂依靠花蜜为生,同时也四处奔波传播花粉,为使植物更加茂盛而操劳;一些飞鸟到鳄鱼张开的口中,“清理”鳄鱼的牙齿;蚂蚁把蚜虫当“乳牛”。渡渡鸟依以为生的圣难树注定要灭绝,因为它的种子只有经过渡渡鸟的消化加工才能发芽,而渡渡鸟却已死尽。通常决不是只有两三种动物相互竞争或共生。事实上,大自然过程是牙磕牙似地紧密联系着的。大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系统[3]。
(三)共生是实现事物进化的奥秘
林恩·马古利斯将共生上升到哲学高度,她认为地球是严格活的生命,提出盖娅假说,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生物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哲学而不是柏拉图主义的哲学。依照笛卡儿开创的机械论二分法,自然物质是与人的自由思想之间存在普遍的分离,将人和动物完全分离割裂,笛卡儿只认为人有灵魂和带有上帝的性质,动物只是没有精神、无理性的自动机器,这种机械的二分法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走向片面化。她把共生界定为多样的生物共同生存,两个有机体间的内在关系使相互之间的受益超过不利,共生可以导致生物的新颖性和不连续性,共生是在生物新颖性产生上的一个革命。
美国人罗伯特·艾克斯罗德认为,共生关系主要说明了进化的另一个最新发展:回报理论,真菌和藻类形成了地衣;树胶为蚂蚁提供住处和食物,反过来蚂蚁也保护了树,小鱼或甲壳动物移去或吃掉可能是它的捕食者的大鱼身上甚至是嘴里的真菌,这些共生现象说明生物由于互惠共生而存在[4]。在艾根的超循环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两种分子之间的共生。共生可以导致完全相互适应,此时融合中没有产生出任何新的东西,多样性和相互作用的自由性是自然界进化的奥秘。
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以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竞争法则成为事物进化的普遍真理,但这种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进化中的作用对人类文明带来了一系列战争、冲突、斗争,人与人的冷漠,人类步入21世纪后,这种理念的真理性令人怀疑。通过大量的自然界的事实证明,推动自然界进化的是共生法则,竞争只不过是共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生物的存在绝对不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在共生中互动相互作用,共同生成和发展的。
三、作为文化价值理想的共生
(一)共生是万事万物生育发展的根本
各种各样的事物统一共生,在保持自我生存的同时也兼顾他物的生存,保持一种共存的状态,实现各自发展又相互补益,这就是世界存在的根本道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思想的主流是重视仁爱返璞归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生命体验,充分肯定内在的共生。只有保持一种共生的状态,万事万物才能各展其个性特色,相互衍生和发展,又互不灭绝对方,到位但不越位,在共存中实现共同生成,达到这样的状态,万物富有活力而又有序,生生不息。子思的中庸思想有三个核心概念:中、和、诚。“中”为存在的根本规律,“和”为实现中这个规律后呈现的万物化育的状态,“诚”为人发现自我本真实现中和、实现万物与自我共同生成化育的出发点。佛教也体现出共生的追求。佛教的“心”即为因缘和合共生而成,意含众生之心,强调万物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互生共生。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中庸。中庸最本质的方面就是体现了共生,中庸的原则就是尽量将事物的各方面都兼顾到,争取最广泛的覆盖面,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有益因素,只有这样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
(二)事物的存在是共同存在、共同生成的过程
人是理性存在物,是从古希腊发源并界定的,在希腊世界的理念背景内,人是在世界中以话语关系与他人发生共生关系的生活中的存在[5]。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就是共在。个人的存在是与他人共在。个人只有在此在中存在,而此在就是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此在。海德格尔强调人与人在理解中共在,在理解中共在是人的生存论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看到了此在即是共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6]。人类是理性共生的动物,人是一个在话语中与其他人共生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是对世界关系性存在的一种肯定,语言是生活世界关系生成的产物,同时它本身也是不断生成的变动关系,通过语言的生成关系,表明世界是处于一种共生关系中的。哲学解释学也是一种共生的理解过程。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一种效果历史,是一种视界共生的融合。理解不是静态的,而是意义不断开放共同生成的过程。伽达默尔所揭示的是特定的主体间共生性,是一种理解的共生关系。
共生就是万事万物相互生成。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思想。在知觉活动与知觉者所处的环境之间似乎是一种共生关系,梅洛庞蒂试图用辩证法术语去描述它。意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直线式的,自我与世界之间是相互互生的关系。机体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的而非机械的。意识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在偶然性中相互缠绕在一起的事件的相互作用。他坚持主体和客体相互交织的观念。例如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左手接触右手,右手也感到被接触,这种情况是双向的。接触的同时也是被接触,然而却有截然不同的感觉[7]。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前定和谐的交织关系,自我和世界是不可分离的。胡塞尔认为意识行为通过自身统摄性的“共现”,将杂多的感性材料构成为一种确定了的统觉或者说具有某种规定性的形式。由此事物、对象、客体在纯粹的先验意识之中被构成。胡塞尔遵循主体构造客体对象的思路,认为通过纯粹意识的立义构造活动,经过移情“共现”等环节来实现对他我的构成。
(三)共生是一种善的道德标准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界定在中庸上,他把共生上升到道德价值的高度,对中间状态的把握,保持事物的共生是道德的标准。“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8]。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胡塞尔在寻求关于什么是真正价值的知识的时候,认为实现团结是真正的理性。善是最清楚最普遍的词汇。作为幸福的善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欲图,而是某种人与人之间共生的普遍性[9]。康德强调一种真诚的道德人类的意向倾向于在外在客体中具体化推进的可能性,这种道德就强调一种主客体共生的倾向[10]。哈贝马斯指出社会应当坚持知识、团结和个性。伦理原本就是探索“相与之道”的,其核心理念就是共生。要创造新的公共性以容纳全部的各种形式的文化,还强调无差别意识和相互尊重意识。
(四)共生是人类美好的生存、生活方式
根据福柯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在追求一种理性人之间的共生关系,每一个人都从本真出发相互创造。福柯想表明希腊的普遍问题不是对自我的艺术,而是对生活的艺术,即如何去生活。并且他认为古希腊文化中最主要的发展之一就是生活艺术,而这种生活的艺术越来越变成了自我的艺术。这种对单纯自我的超越走向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实际就是走向一种共生共存的艺术[11]。福柯以哲学的方式对启蒙进行了反思,从本体论角度界定了人作为生活艺术的存在,是一种超越自我单一思维走向多元复杂共生的认识范式。在艾根型的超循环中,他还指出,马克思认识到了世界进化的奥秘和人类获得幸福的方法,预见了未来社会全球范围的交往互动的形成,人与人的平等共生,共同生成世界的新阶段的到来。“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必须与自然共生,处在同一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生存,必然建立起共生关系。”[12]个人与社会在共生中,永续不断地相互构建。个人之间互动形成共生关系,每个人通过社会共生关系的网络影响社会。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互动,形成共生关系,每个组织通过社会共生关系的网络影响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个人发展就是改善自己与他人或社会的共生关系,组织发展就是改善内部共生关系和外部共生关系,社会发展就是改善各方面的共生关系。
(五)共生也是人的认知方式
真理是在各种观点的共生中形成的。哈贝马斯将黑格尔的独白理论转变为对话,交往理性中蕴涵的共生原则应当是启蒙运动的本质核心[13]。工具目的理性会毁坏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共生交往关系,官僚体系和专家支配的社会破坏了人与人本真共生关系的形成。他的整个理论都致力于提供一种对话,在对话中实现共生。人是类的共生存在物,他将整个自然界纳入改造当中,发展的自由度最大。哈肯在《协同学》中认为意见形成理性也是共生互动的过程,理性和知识也是在相互作用中共同生成的。哈耶克认为一个社会合理性在于是否提供自由的环境促进个人意见知识的共生互动,使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所以社会的合法性在于它能否以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确保人的自由的共生存在状态,促进个人默会知识的最大化发挥,维护我们人类文明延续发展。人是在信息的积累共生互动中实现了“人的体内的生理、心理的进化,以及人的实现其心理目的的行为的进化也都得到了与这个体外进化相协共进的升华和改造”[14]。
(六)共生也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标准范式
吉登斯认为治理是持续的共生互动。政治就是在互动中处理好社会的共生关系,促成人和社会的不断生成。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共生互动。他认为,在以语言为中介的知识和意见的共生互动过程中,形成意义的建构、道德以及权力关系。有意义的共生互动的生成依赖于共有知识,互动参与者正是利用这种共有知识作为理解彼此言行的解释图式,生成社会世界。
四、共生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趋向
在原始社会,人处于蒙昧状态,人完全受自然支配,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有了理性,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最终走向工具理性下的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在未来的社会人又返归自然,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相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且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5]尾关周二也说:“综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大而言之可区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即:(1)人淹没于自然之中;(2)人从自然中分离与异化出来;(3)人与自然的共生。”[16]146
在我们现今的竞争社会中,共生理念要求对生存方式本身进行自我变革,不是强求遵从现成的共同体的价值观,或是因片面强调“和谐”与“协调”而把社会关系导向同质化的方向,而必须在承认种种异质的共存的基础上,旨在树立新的结合关系的哲学,必须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坚持平等与公正原则。井上达夫认为:“我们所说的共生,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限于内部的共生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结合。”[16]120共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协调发展的状态。共生是人类实践凝结的真理,人类全部社会生活是一个实践共生的过程,并在实践共生中不断地升华人们的认识及产生新的认识。
共生理性思维不同于自启蒙以来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它在内在逻辑机理上是一种物我统一的逻辑思维,是一种自我的发展与他者的发展并非对立而是一致的思维路径,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阶段将主导人类文明未来演进形态的新思维。在这种理性思维引导下,人树立起自己的类本位意识,认识到自我与自己的种属乃至他物是有机统一的,自我的真正实现是与他者的共同实现,自我的存在离不开他物的存在,自我的生成离不开他物的生成,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存、共在、共生共荣、共同生成的关系。这种理性思维的逻辑起点是生命的本真感受和审美体验,从这个逻辑起点首先达成人与自己统一(或同一),在这个前提下人才能与他人以致他物保持统一,从这个起点出发,人归宿到自己的幸福之处,每个人在获得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实现了他人的幸福和快乐,也会形成人与自然的审美性和谐共生。这种理性思维是全面的理性思维,它包含人的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审美理性。审美理性是人的幸福旨归,实践理性是人的行为规范之道,理论理性是人驾驭自然的工具理性知识,三者以有机协调统一的关系统归共生理性思维,在这种协调的理性关系中,人实现了物我共同生成。在这种新型理性指引下,工具理性不会片面发展而导致价值理性的遮蔽,努斯精神与逻各斯精神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世界(自然界、社会等)的外部尺度实现完美结合,人的真、善、美的尺度真正地运用到人和外部世界发生的关系之中,人结束了自我异化、类群异化、物我异化的悲剧状态,实现了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结束了马克思所说的史前史时代,进入到人作为人而生活的真正的人的历史时代。
从制度性维度看,应当加强共生的制度性现实探索。在政治领域,维护大多数人的共生,政府管理上坚持权力制衡,也可以叫做权力共生,不搞专断,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在经济领域,让经济利益主体共存,反对市场垄断,让中等阶层成为社会的绝大多数。在文化领域,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共存,相互取长补短,共生共荣。在教育领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实现人的个性化共生。在外交领域,实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对话共生,反对武力和强权。
共生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和冲突,它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一般原则,它不是事物的并存,而是包含竞争和矛盾冲突,追求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事物的个性,是事物在动态中相互作用、共同生成。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共生既是一种自然进化的事实,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也是人类价值目的,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全球化的时代,共生理念更显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它有利于人类在进入全面交往之后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习惯、宗教等各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冲突和不和谐问题的解决。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用共生的道德来提升人们的素质和境界,促进人们和睦相处与互利共赢,促进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
[收稿日期]200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