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也日益备受关注,而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财务内控管理方面一直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内控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对财务内控管理进行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建立在各项服务管理以及制度的完善,方得以顺利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上得到基本保障,很大程度的抑制了违法乱纪等现象。文章从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出发,分析并研究行政事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引言
自2014年1月1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颁布施行以来,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逐步规范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保护了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了贪污、舞弊等行为发生。纵观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其在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诸如建设不规范、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彻底和监督不得力等问题,使得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为合理管控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必须下大力抓好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使其不断完善并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才能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1领导不重视、职工专业素质低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
在事业单位中,由于体制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有些领导只重视抓业务工作,对内控工作不是很重视;部分员工专业素质低,缺乏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工作较为懈怠。这些都必然造成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控制和监督力度不足,组织效率低下,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
1.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包含预算管理、资产维护以及职责分工等几个环节中。其中,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决定了内控制度建设水平的高低。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内控制度形成时间不长,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范围广,预算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在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较多,以往传统理念单一,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3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制度目标的认知度上存在忽视的现象,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在内部控制与监督的环节上存在起步较晚等现象。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从国家审计角度看有《审计法》;从社会审计角度看有《注册会计师法》。这对保证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但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和健全,至今还没有出台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很大弊端,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对监督工作的开展也存在无从下手的现象。而单位管理者的重视方向上存在偏差,观点与执行力度的处理上会出现“以个人受益点靠拢,而忽略社会责任”等问题,导致在执行力上脱离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观念,导致内控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不相匹配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对策
2.1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落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在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上,需要在标准制度的框架下,财务内控的工作才能稳步进行,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转,在强化责任制度的落实上,要求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原则;内控制度的逐渐完善确保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相对平衡的制约方法,创建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后,使单位的核算系统、预算系统、资金系统实现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实时反映和监督单位财务状况,为内部管理决策提供实时、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不相容岗位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作用,在支出审批环节与资产处置业务上实现规范的审批流程,使单位财政资金健康运转。
2.2强化制度意识,构建科学完整的财务内控体系
事业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应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的相关要求,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内控体系。一是要召集业务、采购、资管、会计、出纳等岗位的相关负责人,群策群力,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认真分析风险隐患,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财务内控体系;二是要做好会议酝酿研究工作,形成的财务内控制度要经过单位领导会议研究通过,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会前充分酝酿,会上畅所欲言,会后抓好学习培训工作;三是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内控管理经验,充分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国外经验与我国内控制度现状相结合,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水平。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完善相应的措施和正规相关业务流程,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单位财务活动合法、有序。
2.3全面落实内控制度的监督工作
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运行必须依赖于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督,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和标准保证了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正确与否,员工是否做好本职工作,管理部门是否工作分配合理科学,都需要内控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另外,由于监督工作的独特性,监督部门必须独立于其他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促进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并且,在内控制度的监督工作中,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思想和做法,采用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发现一些内控制度的漏洞与问题,根据漏洞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内控制度的完善运行。
2.4构建信息交流体系,强化联动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体系,不断提升信息交流效率。在以往信息传输期间,经常出现信息不一致情况,在此现状下,可以通过建设信息交流体系来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这一方式能够突破以往的方式,缩短信息交流的具体时间,实现成本节约的目标。在构建沟通平台的时候,事业单位各个管理人员可以提出自身的一些建议,以此更加方便信息传播。当前,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逐渐加大了对该项技术的引进和关注。所以,事业单位要全面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在提升信息传递效率的基础上确保决策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发展,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结合中共中央近期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站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层面,超前筹划,主动作为,深刻把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内涵,按照内控制度规范要求,不断完善健全财务内控体系,以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增强人员专业素质,合理改革机构岗位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加大监督内审力度,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活动的质量,促进事业单位蓬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小刚.开发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系统破解管理瓶颈[J].会计之友,2016(08).
[2]张庆龙,聂兴凯.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改革建议[J].会计研究,2011(06).
论文作者:崔建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事业单位论文; 财务论文; 内控制度论文; 内控论文; 工作论文; 制度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