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论文_郑晓洁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论文_郑晓洁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一小学 325600

摘 要:现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为教育界所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关键词:发挥主体性 调动 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清和认同了这样的教育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里积极主动地发展。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是让学生自主化,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境,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

在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革新。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变成学习的主体,自觉地改变其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而后再出示乘数是两位数的例题,同时说:“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学习,比一比看谁学得最认真,掌握得最快。”这样教师把讲解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去寻找,而这些内容的知识点在课本中也能看得见。如此既不会浪费时间,又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主体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理设计实践操作,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平台

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应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落实到课堂中。学生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有效手段。在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发现规律,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甲班运用演示法,师操作生观看,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尽管教师一再地强调要除以2,结果在作业考试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是把面积公式“底×高”。而在乙班教学中,我把操作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边操作边讨论: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2.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不除以2行吗?为什么?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吗?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主动地获得新知,此后在作业中的正确率达98%。由此可见,教师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将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同时既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知识的印象,从中获取新知,从而乐于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乐学、善思,自主探究,拓展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思考与探索,而应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勇于打破常规。如教学“9+5”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头脑去解答。学生想出各种算法:①9+1+1+1+1+1:②9+1+4;③9+3+2;④4+5+5;⑤5+5+4。教师又让学生从中选出最佳的解法并给予赞许。又如在复习第十册应用题“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探索,得出了各种解法:方程解;按比例分配解;比例知识解;和倍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而后又让学生比较各种解法的联系,又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解法。这样学生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积极地思考,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倍增,从而形成“乐思考、乐参与”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文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解放活生生的人,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要代替,要让学生多说多讲,要让学生尽情地畅所欲言。让学生说出算理、解题、过程、解题依据等,并进行争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知道1/2=2/4=3/6,并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你想说什么?再从右往左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后,有的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有的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有的还说零应除外等等。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新世纪的“主体性”教学正是开启“神秘宫殿”的钥匙,只要我们利用掌握了“这把钥匙”,在教学中,自始至终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就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与智慧,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论文作者:郑晓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论文_郑晓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