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市政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对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建设离不开市政工程,市政工程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重市政工程建设,以及市政工程在家控制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城市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创新性对策,以求推动我国城市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准。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创新措施
前言:
有关统计表明,一个省辖市的城市,每年用于市政建设项目的投资几十亿元,大城市每年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因此,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尤为重要。现就如何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提出一些建议。
一、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
市政工程的质量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核心,而市政工程的造价则是衡量市政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市政建设。因此,必须对市政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重点,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管理手段。任何一个市政工程在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交工结算阶段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造价管理来控制工程成本和实现工程的利益最大化。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已经显而易见,所以,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要着眼于未来,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合理、准确的工程造价,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才能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二、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市政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为了建设质好价廉的市政项目,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显得格外重要。而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二十世纪五十所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虽说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控制要求还有一段差距。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非常繁杂,对于技术经济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从立项投资估算到工程竣工决算,每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并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我国长期实行投资体制的集权模式,政府既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又是微观的项目建设者,因此,以统一的定额作为市政工程招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完工核算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手段十分有效,效率也比较高,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和缺点。
1、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尚没有进行全面控制
目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仍然处于预算、结算上,对于市政工程竣工前的工程阶段的造价控制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只能对预算、结算进行控制,控制的范围太小,控制的成果也收效甚微。对于工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工程决策者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而前期阶段的工程投入是决定工程造价的最主要阶段,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却在事后控制,不免显得乏力。这种“丢了西瓜拣芝麻”的造价控制必然造成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始终不能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佳目标,无法彰显工程造价控制的魅力,更不能给市政工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造价。
2、市政工程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理想
设计阶段是市政工程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决定性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费用支出微小,但对于工程的影响却非常大(超过75%)。市政工程在建设中能否保证投入产出最合理,能否保证进度、质量和节约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阶段,因此,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理论也证实这一点)。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涉及方方面面。而有的市政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欠缺深度,没有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就盲目仓促上马,使实施的某些技术方案缺乏科学论证,设计变更多,漏项严重,甚至在标的开出来时造价已远远超过概算的10%以上,使顶目开工前工程造价控制就失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在造价管理上有漏洞
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都是完成项目目标的重要武器。有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进行市政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但是,目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监督机构和制度,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这都使得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最终只是走马观花。
三、完善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思路
1、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定额控制
目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针对结算阶段的定额控制,收到了一定的控制成果。为了将造价控制成果进一步扩大,彻底地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段位,有必要将统定额手段进行创新,将其引入到工程的全过程中,分阶段进行了定额控制,即先进行市场调查,包括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调查、劳动力的市场价格调查、建筑企业的资质调查、建筑企业的服务理念调查和招投标市场的有关数据等,然后根据这些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市政工程造价有个准确的了解,再给建筑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将造价控制进行分阶段定额控制,在市政工程的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编制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结算验收阶段设置控制定额,按照定额标准,对工程每个细小分支进行合理管理、科学控制,如发现更改工程量清单的额外工序,要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取证,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施工量清单的更改,对任何建筑企业擅自更改合同规定内容的任何细节,均要严格处理,或吊销其资质,或对其进行罚款,不可任其忘为。相信这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必定会带来新的造价控制成果。
2、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创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
首先,在工程设计阶段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使设计从一开始就能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在做出重要决定时能充分认识其经济后果。其次,在设计阶段采用限额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通过对技术上满足要求的各方案进行经济比选,形成技术与经济的双向交流,从而完成了设计文件中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使技术与经济的波动都可以控制在可操作范围内,结果使项目投资有效地被加以控制。对于设计各方案的取舍判别,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保持设计标准不变,通过技术环节上的优化,降低项目投资;
第二,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项目标准,从而大幅度降低项目投资;
第三,在项目投资限定条件下,经技术上的改进和方案优化,提高项目标准水平。
3、完善造价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监理制度
建议政府相关机构加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审核和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制度是对工程造价科学控制的有力依据,因此,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必须在完善的造价监督机制中运行。这就需要监督部门要建立健全造价监督机构和制度,将监督贯穿于项目的始末,重点在于工程设计阶段。另外,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来评判项目的优劣,这种考核机制不应该只存在于验收阶段,而是存在于项目开始的各个阶段,考核是动态,是具有定位作用的,能够进行时时监控考核,才能彻底完成造价控制。因此,需要对市政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影响造价的细小问题,及时解决,给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一把无形的安全锁,最终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质量达标、造价合理的市政工程。
参考文献:
[1]翟翠文.浅谈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04).
[2]刘莉.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革举措[J].价值工程.2010,(09).
[3]刘彬.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4]陈霞.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创新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论文作者:岳晓艳,陶玲玲,陈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市政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定额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