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江红卫 崔学文 何伟 刘永明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三科 江苏 镇江 212001)
【摘要】 目的:研究椎弓根分次注入骨水泥治疗轻度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4月,共对24例轻度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采用骨水泥分次注入法。于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于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较术后2天伤椎前中柱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结论:骨水泥分次注入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分次注入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78-02
轻度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比较常见的脊柱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PVP[1]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普及,对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治疗手段。其优点主要是微创、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少,但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次注入骨水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效果及远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轻度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6椎),男4例(4椎),女20例(22椎);年龄56~84岁,平均70岁。有明确外伤史者17例,以摔伤为主;无明确外伤史者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d~3周。骨折压缩程度<30%,受累椎体为T11-L2。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查体与影像学检查一致。有心肺基础病者5例,排除手术禁忌。所有病例行X线片及胸腰椎MRI、CT检查,明确责任椎及判断椎体后壁完整性。术中均行椎弓根骨水泥分次注入。手术器械:丙烯酸树脂骨水泥Ⅲ(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椎体成形工具包。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骨折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点,并标记。碘伏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小关节骨膜下。以专用穿刺针于椎弓根体表投影点外侧2横指、外展15°~20°穿刺,透视并调整方向,至正位位于椎弓根外3点、9点处,侧位沿椎弓根至椎体中央方向。缓慢旋转进针,当针尖完全穿过椎弓根后,停止进针。取出针芯保留工作管道,用骨钻沿工作管道钻入椎体,达椎体前中1/3处,正位像达中线附近。退出骨钻,调制好骨水泥,稀薄后期即缓慢推注1~2ml后,立即透视,若无渗漏,则等0.5~1min再次推注,若阻力明显增大或有少量渗漏即立即停止,否则继续推注,直至推注约3~7ml、且弥散满意为止。在骨水泥凝固前旋转套管,凝固后取出套管及注射器。注射骨水泥时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做好抗休克准备。手术过程中时刻监测有无下肢神经症状,术后检查下肢神经功能,无异常后结束手术。术后酌情鼓励患者腰围保护下下地行走,指导腰背肌锻炼。
1.3 功能评价
术前、3术后2天和末次检查,用VAS疼痛分级法评价疼痛改善情况,VAS分值介于0~10分,0代表无疼痛,10代表剧烈疼痛。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日常活动功能。定期复查,摄脊柱X片,测量伤椎前中柱高度,观察随访期内椎体高度有无进一步塌陷。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4例26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6个椎体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和(或)椎旁软组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3~7ml。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随访6~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较术后2天伤椎前中柱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疗效评价情况见表1。
表1 OVCF患者椎弓根分次注入骨水泥PVP的临床效果(x-±s)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OVCF患者逐渐增多。以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生活质量差,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多,老年患者预后不佳;开放手术创伤较大,需长期卧床,由于骨质疏松原因致内固定易松动,并发症高。PVP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术方法,自问世以来,在OVCF及骨肿瘤等治疗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使患者减少麻醉、手术风险,早期下床行走,减少卧床并发症。但该手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2],是造成神经损伤、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的直接原因[3]。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改善骨水泥注入方式以减少渗漏风险[4,5],获得一定效果。但现有研究基本集中于穿刺针穿刺方向,单/双侧椎弓根穿刺比较,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注入位置选择等。关于骨水泥注入速度及时机等研究不多,一般采用拉丝期连续注入法。该方法需要持续透视,X线辐射多,且一旦发生渗漏,由于骨水泥持续流动性,可迅速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采用椎弓根分次注入骨水泥方法,期望在降低放射暴露情况下,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分次注射优点是避免C臂X光机持续透视,减少患者及医疗人员的放射暴露;骨水泥早期稀薄、流动性好,可良好弥散[6];一旦发生骨水泥渗漏,由于单次注入量较少,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初期少量骨水泥仅仅充填了伤椎骨髓腔,不会引起广泛渗漏,等到骨水泥再次注射时,早期的骨水泥已经将椎体周缘骨折裂隙及小静脉堵塞,使后期注射的骨水泥向外渗漏的机会减少。考虑拔丝期推注阻力较大,术中采用稀薄后期间断推注法,每次推注量小,约1~2ml,间断0.5~1min,推注约4~5次,共3~7ml,从而减少渗漏风险。
本文病例数少,仅随访6~9月,相关并发症及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Galibert P,Deramond H, 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 Neurochirurgie,1987,33(2):166-168.
[2] Phillips FM.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s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pine (Phila Pa 1976). 2003;28(15 Suppl):S45-53.
[3] Kim SY, Seo JB,DoKH,eta.l Cardiac perforation caused by acrylic cement: a rare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AJR Am JRoentgeno,l 2005,185(5):1245-1247.
[4] GaborK,Zsolt H,KatalinS,et al.Comparison of CT character rustics of exyravertebral cement leakages after vertebroplastyperformed by different navigation and injection techniques[J].ActaNeurochir,2008,150(7):677-683.
[5] 霍霁,智新力,孙利明等.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 河北医药,2011,33(9):1336-1338.
[6] 黄卫国,易军飞,白瑞飞等.椎体成形术操作技巧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02-1004.
论文作者:张军,江红卫,崔学文,何伟,刘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水泥论文; 椎体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