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蒋敏
[内容摘要]:朱天文是现当代华语文坛上最优秀又传奇的小说家、编剧家之一,她的作品都广泛涉及现实社会,代表作品有《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巫言》等。她的作品感情基调既实际又疏离、悲悯,一路的写,风格有所转变,以写实、渲染的创作手法和陌生、碎片式的叙述策略来展现台湾后现代都市社会的各种景观.本文通过朱天文的成长身份环境和所处地域环境来分析她的写作题材、风格演变以及叙述视角和策略是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嬗变。
[关键词]:朱天文;风格演变;叙述视角和策略;后现代都市
一、 关于朱天文
(一)作家的成长
朱天文是现当代华语文坛的一位传奇女作家,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编剧之一,她1956年出生于高雄凤山,有着文学世家的身世。她的父亲朱西宁出版过二十余部作品,母亲刘慕沙也是小说家和翻译家,妹妹朱天心也出版过十多部作品.但朱天文的出色更多是因着她的文学才情让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为世人呈现出了许多的优秀作品。
朱天文一家人在她父亲朱西宁的影响下都对张爱玲很痴迷,所以对张爱玲的作品接触甚多,自创作伊始起即深陷于“张腔”不可自拔,文风笔调都有张爱玲的影子,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尖锐的笔触、华丽阴郁的写作风格、旧小说笔法等,比如在《风柜来的人》中,写到阿清与小杏时说:“如果不是这么坏的地方,这么坏的时刻让他们遇见,小杏也许只要大声地喊一声:‘阿清,我在这里’”,这就和张爱玲《爱》中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滴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有相似的笔调。
(二)风格演变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将时代风貌与作家风格融合起来的,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作品就是物质——时代社会生活特征在作家主观的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也是作家意识对于特定时代所发生的事物的选择和加工。朱天文对世界的反映采用的是一种直观看世界的方式,将我们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生活不靠手段和逻辑,自然地摆在我们眼前,于是我们也自然地跟随着她的脚步去思考我们的人生。
朱天文的写作风格是与众不同的,从开始到现在有过很大转变,虽然她的立脚点一直都主要在写人的真性情上,大多都反映台湾的各个不同时期的真实社会风貌,但她早期的作品主题都是带着青春叙事的柔美、细腻和清新,如《记得当时年纪小》、《童年往事》、《小毕的故事》等.也如朱天文自己所说:“关于创作,我认为几乎是没有任何限制,写的时候就是淋漓尽致,把你所认为的、彻底不保留地呈现出来。……17岁时写的东西无非就是青春的跌宕爱情,人生还是白纸一张,有的就是青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早期写的东西,大概不出经验范围之外,常常带着浓厚的自传性。”[1]
二、破碎的都市
(一)叙述视角和策略
朱天文写作的视角是与众不同的,无论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展开,其实作者本人才是那个必然存在的真实叙述者,叙述者和人物观察故事的角度就是视角。朱天文小说中较常见的是“零聚焦”和“内聚焦”视角,而对“外聚焦”视角涉及不多[3]。 “聚焦”概念出自热奈特,“零聚焦”是指叙述者对故事每个人物的随时全方位的聚焦,“内聚焦”是指叙述者展开故事情节是依靠一个或多个人物的感知和意识进行的。
除了视角的独特,朱天文的写作还运用了一种独特的策略,那是一种手法与姿态,蕴含着一种零碎又相连、陌生又深入的逻辑情感。她的很多作品比如长篇小说《巫言》,名为长篇,实际是靠作者的意识来衔接,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她碎片式的叙述策略,让她能够站立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她作品中的人物表演他们的生活,从边缘入手却发掘出来人们深深地内心世界。
(二)后现代都市的忧郁
城市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就出现了都市这个产物。站在经济的角度,它是资本流动的地方,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它是行政体制比较高效和完备、地位显要的重要区域;在文化和科技的层面,它拥有着高精尖的技术、快捷的讯息、先锋的思想。朱天文的《炎夏之都》就是她以发端的都市为题材的较早的有代表性的小说。
朱天文的都市小说诠释了后现代物质社会对人类生存产生的困境,个人不自觉地被物质社会同化甚至自觉迎合,已成为一种再没有精神追求的世故和麻木。比如《世纪末的华丽》中,展现了一个在时尚前端游走的、生活中充斥着时装品牌而华丽的衣装内装着一颗空无苍老的心的米亚,她和她的朋友们消费者绚烂的世界,她们“拜物,拜金,青春绮貌”;再如《巫言》中的帽子小姐,旅行途中就只在瞎拼,买很多很多的东西,其实只为以此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即使后来根本不记得买那些东西的原因。与此同时塑造了一个与帽子小姐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与她同住一间房的“我”,“我”帮她把各种垃圾归类送回投胎界,平时也是要收集整理各类垃圾废物。也正是因为“我”夸张的对待废物的习惯,更凸显了现代都市人在物质上的奢靡和无节制。
总之,朱天文带给我们的太多,用简短又平凡的语言无法表达对她和她的作品的所有感知,她像照亮我们却又遥不可及的月光,温柔又明亮,多愿我们能够很快成为有感知力的读者,去欣赏朱天文献给人世间的每一朵绽放的鲜花。
参考文献:
[1]文学的凿石者——作家朱天文专访[J].台湾:幼师文艺,1998,(3).月号
[2]张亚琳.朱天文小说的叙事。
论文作者:蒋敏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作品论文; 视角论文; 叙述者论文; 风格论文; 都市论文; 策略论文; 后现代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