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3贵州省肿瘤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加强临床医师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接诊的一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患者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外周血、骨髓及粘膜活检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病情复杂,目前该病诊断困难,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检、诊断治疗后确诊。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加强重视。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83-0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疾病,是指发病机制及病因不明的以骨髓、血液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以男性多见,可累及多个系统的损害[1]。现将本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报告如下。
1.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因腹痛、腹胀2周入院,住院期间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瘙痒,咳嗽、咳痰、喘息、高热,咳白色泡沫痰,同时出现间歇性左中指发绀,麻木,无疼痛感。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脏查体无特殊,腹部膨隆,质韧,全腹压痛,肌张力高,但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左侧中指发绀,皮温正常。双下肢小腿肿胀,可见抓痕,皮温正常。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逐渐升高,WBC波动在(16.34~19.4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2.10~59.2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97~11.49)×109/L。多次查大便隐血阳性,未找到寄生虫;CA125:606.22(<35.0);B2-球蛋白、结核杆菌抗体、QFT、TSPOT.TB正常。抽血查寄生虫抗体均阴性。浆膜腔积液提示渗出液。变应原筛查及皮肤过敏原检测均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腹部B超示:腹腔积液。胸部CT示:双下肺渗出,右侧胸腔积液。全腹部增强CT示:肠壁水肿,腹腔积液,腹膜炎。胃镜结果示:十二指肠渗出;胃镜活检病理的结果示:胃粘膜固有层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大于50个/HPF)。肠镜示:横结肠溃疡。肠镜活检结果示:肠粘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部分区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热点区域多于25个/HPF。骨髓活检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68%,嗜酸性粒细胞比值高占 41%,余无特殊,片上未见异常细胞及寄生虫。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初步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地塞米松10mg诊断性治疗,经激素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好转,静滴三天后改为强的松60mg口服,每2~3周减5mg,治疗2月后随访,各项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转归:复查血常规、CA125均恢复正常。胸腹B超提示胸腹水消失。肠镜病理结果示:部分粘膜中度慢性炎症,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侵润;胸部CT示:双肺感染已吸收。小肠CT示:局部炎性改变,渗出灶较前吸收。
2.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有:①实验室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持续时间>6个月,②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包括皮肤、心脏、血管、肺、肾、胃肠道、神经系统等[2-3],③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寄生虫感染、肿瘤、免疫系统性疾病等,④骨髓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如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性疾病、肿瘤等,其中临床上以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较为常见。本例患者外周血、骨髓活检及消化道病理活检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可以排除寄生虫、过敏、血管炎、肿瘤,同时伴有多个器官受损,期间给予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予激素治疗后效果显著,支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经激素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现患者主要以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期间缓慢减量,长期维持。
该病目前的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以累及的脏器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当累及重要脏器时,预后较差甚至死亡,现国内外均未见明确相关对于发病机制及病因的阐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根据病因的不同,目前临床上可分为反应性、继发性、克隆性和特发性 4 类[5],在排除前三类后,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激素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一线用药,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而降低各系统器官的损害[6],激素不仅可以抑制其产生,还能促进凋亡[7]。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细胞毒药物,该药被认为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二线用药,有研究证明早期应用环磷酰胺可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据报道,α-干扰素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持续时间较长,对耐药患者有一定的效果[8-10]。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类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同时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因此,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应予重视,同时加强全身护理及支持治疗,长期随访,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周春丽, 宋志强, 向明明,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2):744-746.
[2]赵艳霞,李群燕,卢桂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185-186.
[3]孙洪芹,赵兵,管培兰,等.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发膜性肾病一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 30(9):719-719.
[4] Tabata R,Tabata C,Katashima Y,et al.Effect of cyclosporine on lymphocytic variant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J].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13,16(4):488.
[5] Wise F M, Olver J H. A 66-year-old man with multiple cerebral and cerebellar infarcts due to 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3, 20(10):1442-1443.
[6]辛柳燕,钟思思,刘爱飞,等,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4):618-619.
[7]张晶清,吴伟,王翠兰,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致多发性脑梗死1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11):90-92.
[8]王荣欣,胡水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4(21):2818-2820.
[9] Park C Y, Kim S W. 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involving thoracic spine[J]. 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 2010, 47(5):389-91.
[10] Ung K A, Remotti H, Olsson R. Eosinophilic hepatic necrosis in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J].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00, 31(4):323-7.
论文作者:邓志慧1,陈晓琴2,王燕3(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粒细胞论文; 酸性论文; 综合征论文; 激素论文; 寄生虫论文; 患者论文; 骨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