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思考_现代性论文

关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思考_现代性论文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问题三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电影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以生动的视听音像,天然的具有跨文化传播的优势。因此,在国际传播领域,电影始终是特殊而重要的载体,对国家形象的提升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电影的国际传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限制,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在规模、数量、类型与效果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体上看,从建国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宣传品”为主导,强调对外宣传的功能,秉持“以我为主”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作品”为主导,强调艺术家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创作特性,秉持“以获奖为荣”的专业主义理念。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以“产品”为主导,强调市场化、产业化的属性,秉持以获得“票房为上”的产业化、市场化理念。在第一阶段,中国电影宣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获得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但在欧美各国的影响力不足。在第二个阶段,艺术家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追求逐渐体现出来,中国电影在专业创作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但在市场化、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第三个阶段,中国电影在国际票房方面取得一定的收获,以《卧虎藏龙》《英雄》和《十面埋伏》为代表的武侠片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然而,这仅仅是开启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向,中国电影无论在专业制作领域还是在商业价值方面还远远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国家整体形象提升方面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理想目标,应当是既体现艺术价值、又体现商业价值、并最终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此为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电影国际传播的过程包含视听层面的展示和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传播。中国电影在视听效果层面和欧美、日、韩等国的电影相比不具明显的优势,在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层面和外国观众也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文化的隔阂,或者说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感到陌生。此外,传播诉求、传播手段也都制约着中国电影达到最佳的国际传播效果,需要我们从整体上进行反思。

一、对中国电影所处文化背景的思考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能够直接反映一国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对一国电影的接受程度,也反映出观众对该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过程,是外国观众了解与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也和外国观众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密切相关。

根据相关的调查,外国观众之所以收看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很多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历史、哲学、风俗、建筑、服饰、饮食等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文化都对外国观众有着深厚的吸引力。问题在于,既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外国观众也想了解,那么为何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

本文认为,文化背景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各种文化和学说的融合,所以在整体上体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崇“仁”尚“礼”的儒家学说,讲究“清静无为”的道家学说,强调“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构成了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儒家的理念、道家的认识、法家的观点乃至佛家的信仰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作为文艺产品之一的电影,使其在文化层面呈现出一种多元性、复杂性的状态,这是不宜为外国观众所理解的。

与中国相比,很多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是相对单一的。例如,日本是一个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文化就形成了高度的统一。民族构成的单一性,客观上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同质性。当然,日本文化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外来因素,存在着多元文化的共存,比如神道教与佛教之间,还有传统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但是这些文化在日本不断发展与演化,最终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尤其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样态。这与中国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日本的电影在文化层面也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取向。例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来自于中国的孔孟之道,传达出“忠”、“义”、“勇”的信念,各种武士题材的电影大都脱离不开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近现代韩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也很多,但是西方文化基本上没有进入到韩国文化的核心层,儒家文化依然是韩国主流的文化,所以韩国电影也体现出清晰的儒家文化特色。美国的历史较短,相比中国的文化积淀也并不深厚。虽然境内不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但“自由”、“平等”、“个人奋斗”是整个国家统一的信仰诉求。正像有学者对好莱坞电影通过统一的文化意蕴来吸引观众的描述:“个性张扬、英雄主义、理想情怀是好莱坞电影独有的文化意蕴,基于科幻片、动作片、喜剧片以至动画片的混合类型片,如《蜘蛛侠》《骇客帝国》《终结者》《史酷比》《功夫熊猫》等,风行一时,吸引了许多观众,是不无原因的。”①

相对于这些国家,中国电影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多元的文化取向,很难在短时间内给海外观众清晰的印象。这是外国观众希望观看中国电影,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却最终感到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社会转型包含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文化的转型,其中文化的转型是一个艰难而持久的过程,它意味着国民文化理念、精神信仰的一系列转变。近代以来,中国就一直面临以何种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作为国民精神支柱的拷问。“国学”与“西学”之争,“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之辩,都是文化转型的外在表现。目前,中国的文化转型尚未完成。国民的价值观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客观的说,西方社会的转型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市场经济仅仅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现代化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方式和速度,面临与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这三十余年中,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剧烈变化,社会以历史浓缩的方式将各类社会问题同时呈现出来。概括的说,“西方是以‘匀速’的,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而分别展开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而我们则要在西方之现代性已经相当发达以致提出后现代性要求的背景下来建设现代性,这种时空上的错置,使得我们不得不走一条‘并置’的道路:在设置现代性的基础上后置前现代性、前置后现代性。当我们按照前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建设我们的生活的时候,现代性以其不可阻挡的方式向我们走来,从而被先行给予。”②因此,中国社会便处于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

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也体现在中国电影中。某些作品传达的是享乐主义,某些提倡的是无私奉献,某些作品表现出了过度的权力崇拜,某些却传播着独立和自由的信念。有业内人士指出:“我们电影的价值观,电影创作这个价值观,相当的混乱。以丑为美,以美为丑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美的东西被说成了丑,很多丑恶的东西,被打扮成美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社会很多价值观混乱的现象一样,在电影这个行业里头,这是一个缩影,是我们社会价值观混乱的缩影,缺失信仰。”③此外,还有学者对此精辟地论述道:“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能力缺乏自信,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美学观缺乏自信,因而又出现了从过去一概排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极端,走向违背唯物史观美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在创作中混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界限的极端,走向随意解构历史、戏说历史、消费历史、杜撰历史的另一极端。再如,由于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生命力与独特魅力不自信,一些影视作品又从过去一度忽视受众视听感官的愉悦快感的极端,走向误把营造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快感当成艺术的唯一旨归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盛行的‘高大全’式英雄塑造的极端,又走向将‘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非英雄主义’当作创作时尚的另一极端。”④

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客观背景。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内容与形式,但同时也增加了外国观众的理解难度,让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面前无法形成一个简单、清晰的文化形象。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就难以理解中国电影多样化的信仰和诉求。当然,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带来的理解障碍依赖社会文化的顺利转型来克服,但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也应注意构建出清晰、简单和健康的文化样态。

二、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诉求的思考

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影响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认知。然而,某些传播诉求也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诉诸作品的宣传、教化功能还是诉诸作品的审美功能

不同的国际传播诉求,决定了中国电影不同的国际传播效果。诉诸作品的宣传、教化功能,就会通过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向海外观众展现中国的政治进步、经济成就和文化理念。诉诸作品的审美功能,就会以作品本身为中心,艺术化、真实性的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现实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也需要以电影为媒介,将中国的各项进步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部分中国电影过度看重宣传、教化功能,只关注向海外观众展现中国的政治进步、经济成就和文化理念,不注重外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这在某些主旋律影片、文献纪录片和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有学者对中国电影过度的政治色彩一针见血地批评道:“不能否认,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政治教化要求已是中国电影的明显特点,提及这一点决不意味着否定电影的教育功能,相反,没有好的主题,电影的价值是容易被怀疑的。问题在于,是否只需要简单的主题?生活的指向就是单一的吗?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活生生的形象,教化还有效果吗?实际上,相当一些影片思想超过了形象,教化目的超出了生活可信度,就使中国电影的艺术之味大大降低,没有人格魅力,又使主题乏味瘦弱。”⑤可见,这种过度看重宣传、教化的传播诉求难以让中国电影达到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外国观众的意识形态与我们有很大差异,过于明显的宣传意图反而会引起观众的反感,甚至形成“中国威胁论”。

本文认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不应该仅仅诉诸宣传、教化功能,以提升国家的政治形象和文化地位,即所谓的“软实力”为目的,也应诉诸电影艺术本身,以展现中国电影独有的魅力为目标,更应该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向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文明样态,为全人类的文化融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摒弃某些过于明显的宣传、教化诉求,突出电影的审美性、艺术性和文化使命,反而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是诉诸专业奖项还是诉诸商业市场

诉诸奖项和诉诸商业市场主要涉及在国际传播领域电影从业者个人的创作、传播理念。诉诸国际奖项的导演往往看重能否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得奖,诉诸市场的导演往往以赢得海外票房为主要的传播目标,以大众的欣赏趣味为主要的创作依据。

奖项和市场并非无法兼顾,获得国际奖项可以提升电影的国际地位和海外知名度,并有助于作品更好的实现票房价值。然而,只关注能否在电影节上得奖,突出电影的艺术追求和个性色彩,就会导致知名度、美誉度和票房、收视率的失衡。某些中国电影的创作者仅仅将电影视作表达个人艺术情怀的媒介,忽视了电影的商业价值。这些创作者为得到国际评委的认可,获得国际奖项,有意在作品中体现出精英群体的意志与需要,展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甚至表现边缘人群扭曲的理念与需要,忽视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事实上,很多在各大电影节上屡次获奖的中国电影缺乏票房号召力,成为了令观众敬而远之的艺术品。

面对某些中国电影曲高和寡的精英意识和脱离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有学者批评道:“在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取向上,部分作品着意于文化‘奇观’,怪异与民俗的以及落后的东西……强化迎合了西方中心的主体意识。”⑥这在某些获得国际大奖的文艺影片中也较常见,如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片”,第六代导演的实验影片和很多独立制片人的纪录片作品。这些有意体现出精英群体的意志与需要、展现精英化的价值观、关注边缘人群的电影,其内在的功利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这些影片大量展现偷情、同性恋等社会阴暗面的内容,“实际上恰恰是这些内容迎合了西方某些人的低级趣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幻想。”⑦

我们当然不能只注重提高中国电影的商业价值,但美国、日本和韩国电影的大众文化定位对中国电影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些国家的电影往往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体现出来明显的大众文化特征。这些国家海外传播的电影也并非忽视艺术探索,不看重国际奖项,但其艺术性、探索性往往以娱乐化的形式展现给外国观众,尽量平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好莱坞电影国际传播的经验值得中国电影借鉴。好莱坞电影的优势就体现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娱乐传统,这是好莱坞电影革新性差,却始终能够保持其时尚性和流行性的重要原因。

本文认为,无论是过度追求宣传效果,忽视电影本身的创作规律和外国观众的接受能力,还是过度追求国际奖项,忽视电影的市场价值,都隐含着一种功利性较强的诉求。这和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某些理念有一定关系。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文艺理念,将艺术和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艺术作品的政教功能。在传统的美学观念当中,对艺术品政教功能的强调一直非常的明显,并且被长期地坚持下来。绘画、诗歌、小说等文艺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和政治性质,而影视艺术也自然会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事实上,建国以后到80年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就主要以宣传、教化为目的,之后也未能完全摆脱这样的思路。这导致部分中国电影的宣传性有余,艺术性、审美性不足。当然,除了传统文艺理念的影响外,很多从业者多年来也一直持有目的性较强的创作意图,表现出对奖项的过度追求,只考虑专家评委的审美趣味,忽视观众的接受能力。这种个人的名利心也是导致部分中国电影的个性色彩较浓而市场价值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手段的思考

中国电影宣传功能、艺术追求、商业价值和文化使命的实现,都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手段。很多不恰当的手段,影响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效果。在国际传播中,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语言的差异给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带来一定困难。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我为主”的盲目性传播,中国电影无法引发外国观众的共鸣。所以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电影应当重视国家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对文化尤其是价值观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一)是强化文化的共性还是强化文化的特性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价值观差异。例如,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强调顺应和内敛,不突出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而西方人强调征服自然,推崇勇敢的行动和气质。中国人重视“和谐”,西方人强调“对立”,中国人重视集体和国家,有明显的家族本位和国家本位的意识,西方人重视独立人格,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中国人重视整体、宏观,西方人注重个体、微观。中国人看重文艺作品的功能性,西方人看重文艺作品的真实性。此外,中国还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阶段,文化中留有很多传统文化的负面因素,而很多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尤其是文化的现代化,整个社会已经形成现代性的文化基调。这些都是中国电影需要面对的文化差异。

独特的民族文化确实可以体现中国电影的特色,但也有可能成为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的障碍。面对文化差异,电影从业者要转换创作理念,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人类共同具有的信仰和诉求。但是,很多电影导演国际视野狭窄,不熟悉国际市场,不了解海外观众欣赏趣味和审美心理,不懂得根据社会、文化的差异调整影视产品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主观化、个人化的创作理念。例如,很多主旋律影片过于突出一种“权力崇拜”,和喜欢淡化权力意识的西方观众有很大的距离;很多纪录片喜欢从宏观叙事,不利于重视微观、个体的西方观众接受;很多战争片的民族意识过浓,缺乏一种全人类都能接受的理想与情怀。更有一些创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特有的负面因素,如“权谋逻辑”、“性别歧视”展示出来,让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形成误解。这些不利于克服文化差异的表现手法,都增大了海外观众理解、接受中国电影的难度。进一步说,这种不考虑接受对象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传播策略是一种“中国本位主义”的体现。“在大的思路上,我们提倡‘向世界报道中国’,或者说‘让世界了解中国’,其出发点可以是‘中国本位主义的’,这样的对外传播思路对于中国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积极的、开发的。但从传播效果来看,由于过分强调中国本位,没有足够考虑世界各国、各民族人们已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习俗习惯、心理心态的特点需要,往往显得强加于人,包括面对海外华人的宣传与报道也有类似情形。以中国对外电视报道为例,尽管这些年来取得了若干重要突破,但离影响西方主流社会的目标还相距甚远。”⑧

克服这种“中国本位主义”,需要电影的创作者们转换创作理念和文化理念,研究外国观众尤其是西方观众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探索出一种适合东西方观众共同理解和接受的“中间道路”,为中国电影构建一种既能体现本国文化,又能被外国观众接受的理念和信仰。例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虽然存在文化的不同,但很多国家都已经迈入或是正在迈入现代社会。那么基于现代社会的理念和信仰就容易克服文化差异。如“理性精神”、“人本主义”就比经验主义或神秘主义更能令人接受。相反,强化电影文化的独特性,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把民族性、独特性的文化看成是外国观众一定感兴趣的文化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态度。

(二)是强化形式还是强化内容

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电影是通过完整的叙事、真诚的情感打动海外观众,还是通过宏大的场面、炫目的特效吸引海外观众?这就涉及到内容层面和形式层面对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突出形式和仅仅关注内容都不利于其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好莱坞电影不仅仅在视觉层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叙事技巧乃至价值观的感染力层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很多国内影视创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创作习惯并不适于跨文化传播。这主要表现在过多依赖电影技术层面的进步,一味强化作品的形式层面,以视听效果的提升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忽视对叙事技巧的把握和对观众心理的掌握。这种片面的创作理念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中国电影以宏大的场面、震撼的特技效果传达着苍白的内容和空洞的价值观念。外国观众只被影片的形式吸引,对影片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却没有认同。

总体来说,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应当强调文化的共同之处,注重视觉震撼力和内容感染力的结合。中国电影应首先重视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提炼出既适合自我表达又适合海外观众理解的信仰和诉求。中国电影也应注重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的同时进步,学会用合理而感人的故事情节、富有感染力的价值观来感动观众。可以说,以视听效果为手段,以情感沟通为目标的电影,才是适合跨文化交流的电影,只有通过故事吸引观众,用情感打动观众,才能将电影乃至中华文化的魅力传达给世界。

四、结语

客观的说,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中国影视演员的影响力乃至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我们应对中国电影目前的国际地位有一个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它受到国际环境、国内社会背景和相关从业人员制作理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并非仅仅是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国内社会背景和影视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影响下,我们要用历史的、逻辑的观点看待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不能完全用美国电影或者日本、韩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来衡量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效果。

首先,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不足有着历史阶段的必然性。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完全由电影产业自身造成。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状态是中国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以美国电影为例,好莱坞的电影可以代表一种文化的自信,其内在的价值观和美国社会倡导的进步、自由、爱的信念有直接的关系。当然,真实的美国社会远非电影渲染的那样完美,但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成为大部分国民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中国社会可以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差距,建立比较廉洁和高效的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较高的公民道德素质。那么,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就会得到较大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此外,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和外国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认知是密切联系的。中国的很多特殊国情没有被外国观众理解,这会影响到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看法。进一步说,我们当今的文化是不是多一些急躁甚至仇恨,少一些耐心和包容,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反映到了电影中,影响了外国观众的评价。这也说明,只有中国社会树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令国际社会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真正提升,而不仅仅是获得电影节的奖项后被束之高阁。

其次,中国电影并不一定需要和欧美电影一争高下。如前所述,中国电影还没有达到预期中的传播效果。然而,中国电影的理想传播效果是什么?本文认为,中国电影在艺术表现和票房收入上并不一定要和欧美电影一争高下。目前,我们没有实力与好莱坞电影争夺全球票房。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成绩的确为中国电影树立了未来发展的坐标,然而它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高的”,更不是中国电影必须达到的国际传播效果。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理想效果应当在于电影自身,即每一个普通的外国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电影的特色,中华文化的魅力,而中国电影也能触及每一位外国观众的内心世界。

有学者提出了“第三极电影文化”的概念,即中国的电影文化可以发展成美国电影文化和欧洲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级电影文化”。本文认为这是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最终结果的重要参照,即“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以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⑨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播一种影响观众内心世界的精神、信仰,形成一种和美国电影、欧洲电影相比独具特色的电影文化,可以作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较为现实的目标。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既是一种现实需要,又是一种必然趋势。即便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实国情以及相关从业者的创作理念、创作心态还没有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足够的支持,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外国观众接受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断学习电影强国的艺术表现方式,不断加强中西电影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文化层面的限制对电影的影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和外国观众接受能力的传播目标,摸索适合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样式和价值准则,并科学的设定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的从业者开阔视野、转变思维,为作品设置一种即体现民族特色,又适合跨文化传播,尤其适合西方观众接受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这是比单纯在视听层面的技术探索更为迫切的问题,也是让外国观众从仅对中国文化、中国电影感兴趣,到理解、认可中国文化、中国电影,甚至与之产生深切共鸣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需要整个社会为之提供一种现代性的健康的文化范式,更需要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

注释:

①丁亚平、卢琳.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电影、市场与身份想象[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1).P5-9.

②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P304.

③选自著名导演吴天明在第九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中的讲话.

④仲呈祥.文化自信的力量[J].求是,2011(7).P48-49.

⑤周星.论中国电影教化传统与道德表述特点[J].宁夏社会科学,2004(4).P97-101.

⑥丁亚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电影“硬实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30日(07)版.

⑦黄会林、高永亮.“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A].黄会林、王宜文.中华文明的现代演进:“第三极文化”论丛[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41.

⑧胡智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思考[J].文化月刊,2003(11).P28-29.

⑨同⑦,P33.

标签:;  ;  ;  ;  ;  

关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思考_现代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