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的生活史观--孔子历史哲学分析_孔子论文

自觉的生命史观——孔子历史哲学思想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命史论文,孔子论文,哲学思想论文,探析论文,自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27(2008)06-0030-12

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三代的积累,至孔子时已到反思的时代。孔子体会历代先圣之心,对以往礼仪文化予以反思与解析,使华夏民族自蒙昧初开,生民以来即开创的生命①真机自觉地展现了出来,使原本潜伏于宗族之中、潜伏于制度之中的个人能自觉地掌握此生命真机,从而开辟了内在的生命世界,挺立起个人独立的人格。与此对应,也就形成了外在的人文世界。个人生命自觉地融入到人文世界生命的绵延中,以往消融个人生命的宗族,使人匍匐于其面前的天帝都囊括于此生命的真机中,而被赋予全新的价值意义,历史化为自觉的生命绵延。

一、仁:生命的自觉

通过总结和反思,孔子抓住以往文化精神的核心,加以提升,使其明确而自觉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仁”的精神。“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通过不同场合下的议论,使仁的内涵在各个层面中透显了出来。

仁是对周礼的反思。周礼建立在宗族社会的基础之上,宗族社会存在的前提是强调宗族,个体的生命融入宗族生命的绵延之中。孔子时代,个人生命逐步从宗族中分离出来,人的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个人欲望、情感、理性的支配。周礼虽仍是社会中的主流行为准则,但处在形式化与工具化的状态,蜕变为徒有形式的“仪”。《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至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但女叔齐说:“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女叔齐历数昭公失政失德之处,认为昭公所擅长的不过是一些形式化的仪式,远未掌握礼的内涵。礼不再本于生命,而是成为外在于生命的规则,成为可以利用的工具,礼的神圣性、礼的内涵丧失。

与此相对,“仁”确立起了一种个人的自觉精神状态。仁者自觉到了个人的存在,挺立起个人的道德人格,把握住了生命的真机,把人的行为动机由礼的外在准则转为内在自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由此,“开辟了内在的人格世界”,“所谓内在的人格世界,即是人在生命中所开辟出来的世界。在人生命中的内在世界,不能以客观世界中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加以限制”②。在此内在的生命世界里,仁作为自觉的精神状态,纯亦不已的发动自身,向着成己、成物两个方向展现自己。成己,所以要尽己以“忠”,要“修己以敬”(《论语·宪问》),要“其言也讱”(《论语·颜渊》),要“刚毅、木讷”(《论语·子路》);成物,所以要尽物以“恕”,要“爱人”(《论语·颜渊》),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此内在的生命世界扩而开来,即创造了一个仁的世界。已经形式化与工具化的周礼成为此世界中的规则、秩序,从而获得全新的意义,成为与内在生命世界相对应的外在人文世界。如牟宗三先生所说:“反身的解析,乃予现实的周文以意义,乃是一条长龙之点睛。一经点破,统体是龙。现实的周文以及前此圣王之用心及累积,一经孔子戡破,乃统体是道。”③

在成己成物的过程中,仁从三个层面展现了出来:第一,仁是一种个人修养的境界,指向内在的生命世界。当最得意的弟子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认为像颜回这样修养比较高的人,“仁”就是对礼自觉自愿的遵守,体现在行为中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二,仁要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指向外在的人文世界。真正的仁者远不止做一个自觉守礼的人,他们都有强烈的社会历史使命感,以在全社会能达到和谐美好的秩序为己任。在春秋时代,和谐美好的秩序也就是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仁者要把自己的理想贯彻到社会中去,建立事功,由内在的修养推向外在的社会实践,由修己而安人、安百姓,最后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境界。孔子对此评价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如果能够完整地实现由个人修养到社会活动,仁者就等同于尧舜圣王。当然,这只是理想,现实中仁由个人贯彻到社会时要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第三,仁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处,是华夏民族文化核心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真机。与周礼相对,仁具有更根本性的意义,超越于礼,统贯个人与社会,进而统贯社会与历史、人与天。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可以有所损益,而仁却是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须遵守的本质要求。由此,“仁”贯穿于华夏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仁的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统贯一体,使仁既立足于现实之中,又成为超越现实的终极境界。

在成己成物的过程中,认识内心世界与人文世界的秩序是孔子所特别强调的,这就是“知”的认识。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知(“智”)者能够认识天地人世的运行秩序,明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明了人的本性,所以能“利仁”;至于仁者,则自己的本性已深深地切入生命,融通为一体,其一行一言,一思一虑,无不为本性的自然流露,所以能“安仁”。又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知天命”,即明了天地的根本、人的本性,但还没有达到与自己生命的完全融合;“从心所欲”,即已完全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达到“安仁”的境界。

通过对周礼的反省,孔子创造了一个仁的世界,树立了自觉的生命。但是反省是连续的,孔子继承并发扬了以往时代的文化传统,尤其是继承了周代的宗法制度。对孔子来说,当下外在的人文世界,就是周文的世界,以礼为统贯的秩序,所以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二、以仁为标准的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中历史评价的标准是礼。史官们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实,以礼为标准,以宗族个人的兴衰福祸为结果。隐公八年,郑公子忽娶妻,先同房而后告祭祖庙。陈鍼子评论说:“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左传·隐公八年》)认为人的行为非礼会对宗族传承不利。相反,守礼有德之人能光大其宗族。桓公二年,臧哀伯劝阻桓公不要把郜鼎放在太庙里,周内史评论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左传·桓公二年》)周礼的基础在于宗法家族,以礼为标准评判人的行为,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宗族和个人趋利避害。

孔子虽然仍用礼的具体准则来评价人的行为,但由于以仁为背后根基,其评价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内在生命世界中的历史评价

在《论语》中,评价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涉及到很多个人品德。与《左传》、《尚书》不同,在孔子这里个人的品德不再与功利的后果发生关系。“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不谈及孔文子之“文”的功利后果。又:“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同样不谈及智、愚对宁武子个人命运和宗族命运的影响。

《论语》中提到了大量的个人品德,如智、勇、直、文、不伐等等,这些品德无一与个人命运或者宗族命运相联系,而是全部指向了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孔子看来,具有丰富多彩个性的人可以拥有多种良好的品德,这些品德正是个人价值之所在。个人修养的提高即是根据自己的品格特性经过自觉的修养而获得,并进而不断向“仁”的境界前进。“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在求为成人的过程中人发挥自己品格中良好的特性,克服偏弊的方面。所以说:“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又:“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柳下惠、虞仲等人发挥了自己品格中良好的特性,尚未克服其偏弊的方面。“无可无不可”就是克服了个人品性中偏弊的方面而达到中庸平和的境界。而唯有达到中庸平和境界的人才能把握住生命的真机,把握住“仁”。当弟子问仁时,孔子往往根据其性格中偏弊的方面加以提醒。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朱熹注说:“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于此而谨之,则所以为仁之方,不外是矣。”④又:“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根据两位弟子性格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点。

仁是人之所为之处,人对“仁”的追求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孔子从不自许以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因此,孔子对现实的人性有深刻的理解,承认现实人性是不完美的,总是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有极大的包容之心。正是因为现实中的人难以达到理想境界,孔子对现实中有向道之心的人从不求全责备,而是提携、启发他们依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向上,向仁的目标努力,“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亦无不可改过之人”⑤。

孔子以“仁”为核心,构建了个人内在的生命世界。在此内在的生命世界中,人的品德具有自足的价值根基,不需要以外在的功利性结果为评价的标准。

2.外在人文世界中的历史评价

当孔子转向外在的世界时,他已超出宗族的狭隘视野,而把目光投向了“天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仁的外在展现最终就是要成就起和谐的人文世界。

孔子的外在世界,不是纯粹自然的世界,而是深深打上人文烙印的世界。这个世界对孔子来说,就是周文的世界。孔子把自己置于人文世界中,以维护延续此人文世界为己任。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在孔子评价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时,只要其符合维护此“文”之传承,莫不赞许。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从不轻许人以仁。周公之后,能被孔子称仁者只有管仲一人。《论语》中孔子屡次盛赞管仲:“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管仲能被孔子称作仁,就是因为他能够维系周礼而且有恩惠于百姓。这是孔子最为看重的。所以尽管管仲本人的品德受到孔子批评:“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仍称赞管仲之“仁”。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孔子认为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之时,他愤怒的是季氏破坏由周公一手建立的人文世界。当整个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从个人的私欲出发,不再遵守礼仪的约束时,人文世界也会随之消失,这是孔子最为忧虑的。

总之,在开创了仁的世界后,孔子的历史评价转向了内在生命世界和外在人文世界,实现了由以礼为标准向以仁为标准的转变。

三、自觉的生命史观

随着仁的提出,孔子的历史观念与以往时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仁作为个人的自觉精神,在成己成物两方面展现自己,使宗族与天都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历史化为自觉的生命绵延。

1.宗法制度以自觉生命为基础

宗法制度即是周礼。“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在孔子之前,个人依附于礼而存在。《左传·文公十五年》载,穆伯卒于齐,其二子归鲁,“孟献子爱之,闻于国。或谮之,曰:‘将杀子。’献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爱我闻,我以将杀子闻,不亦远于礼乎?远礼不如死。’一人门于句,一人门于戾丘,皆死”。礼具有比个人生命更重要的意义,但这也使人匍匐于礼之下,消融了个人的存在。春秋时期,个人逐步觉醒。《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三不朽”表明了个人确立自己价值的途径,但三不朽背后的价值根基却没有回答。立德、立功、立言,正德、利用、厚生等思想尚未找到终极价值依据。

仁的思想的提出正是为面对这样的历史大势。孔子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个人开始拥有自觉的精神状态,对礼的遵守就建立在个人自觉的基础之上。这使个人生命不再由宗族所决定,而是拥有自我圆满的价值基础。孔子特别强调三年之丧,宰我则以为三年之期过于长久,对这种宗法的规定提出质疑:“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回答说:“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责问宰我是否心安理得。宰我回答说:“安。”孔子说:“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论语·阳货》)人遵守礼的价值根基在于内在的生命世界。当宰我对为父母守孝一年心安理得时,就没有必要强迫他接受外在于生命的宗法制度。接下来孔子又批评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仁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觉状态,以忠恕为原则。“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正是仁推己及人原则的应用。宰我内心失去了对三年之爱的反本报施,当然就处于“不仁”的状态。个人生命的自觉,使宗族的延续成为个人生命的自觉延续,宗族生命也因此而获得了自觉的新意义。

2.义理之天与命运之天

在孔子这里,天一方面转化为义理之天。另一方面成为不可知的命运,具有可以感受、体认、认知的属性。

首先,天不再掌控人间祸福。孔子认为天不能直接主宰人间祸福。孔子病后,子路欲为之祷,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又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否定谄媚祈祷的作用,一概置之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认为天可以根据人的德行赏善罚恶。子夏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正反映了儒者对待现实的态度。孔子对富贵抱无所谓的态度:“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当然也就不会重视天赏罚的特性。

其次,天成为内心世界和人文世界背后的依据。孔子的天是人文之天,是义理之天,是外在秩序与内心世界的统一。以内外世界的统一为基础,借用传统天概念的神圣性,孔子确立了坚强的信念:“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天表现为秩序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体现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则,人的行为要遵守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则,所以天可“则之”:“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人类社会如果违背了天的秩序,从长远来说就要走向衰亡。天的秩序性、权威性不是由外强加于人的,而是内外贯通,与人的生命合为一体。

第三,天又表现为不可知的命运。在《论语》中,“命”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天命”。所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畏天命”(《论语·季氏》),是义理之天落实于人的秩序性体现。“畏天命”即是要人对自己在天地宇宙中的位置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天地宇宙的安排有一种敬畏和遵守的意识,努力实现自己在人文世界中的本分。第二种是不可知命运的“命”。天道流行展现为人文世界中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人文世界相对个人来说毕竟是客观外在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行规则。这种运行规则有的时候是可以认知的,有的时候是不可认知的,对人来说,就是命运。在命运面前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命运没有道德属性:“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面对极为器重的弟子早逝,孔子悲痛之余,对命运感慨万分。

孔子一生,坎坷颠沛,不能在社会中推行自己的理想,受到命运的沉重打击:“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人文世界的外在客观性,使内在世界不能与人文世界完全统一。孔子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在社会中得到推行,但是他并没有由此对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对天命产生怀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坚持了对宇宙人生的信仰。然而看到社会正在向欲望横流、人性泯灭的方向前进,孔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悲悯之情。孔子晚年,弟子凋零:“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消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史记·孔子世家》)当时孔子自然不可能预知儒家思想会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精神,也不会知道他本人会成为千古圣人,在面临个人生命终结时,孔子所悲的不是一己生命,而是对人文丧失的忧虑,是对“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的悲悯。

牟宗三先生对孔子的悲悯之情评论说:“故仁者之心,顿时即跨越形骸之间隔,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通家国天下而为一。故其恻怛之仁,非个人之私爱,乃宇宙之悲怀。孔子之仁体,乃仁体之充其量。全部春秋,到处是严整之义,到处亦是悱恻之仁。此非具有宇宙之悲怀者不能也。”⑥孔子之仁在成己成物两方面展现自己,自然有把天地宇宙人生合而为一体的观念。然而成物不能不受到现实的制约,仁者正是在受到制约后才能表现出宇宙之悲怀,表现出对于人文世界的悲悯之情。

孔子之天,不再是掌控人间祸福的主宰之天,而是成为义理之天、命运之天,成为内心世界和外在人文世界的背后依据和说明,可以被体悟、认知。而义理之天与命运之天的区别,使内心世界与人文世界之间处于统一与隔阂的辩证矛盾中。

3.自觉的生命史观

个人生命自觉地融入到人文世界生命的绵延中,以往消融个人生命的宗族被赋予全新的价值意义,历史化为自觉的生命绵延,成就起自觉的生命史观。

首先,孔子重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在孝之中贯彻了深沉的情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其弟子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成为仁者必须的品德,“予之不仁也!”失去了孝,也就失去了求仁的资格。对此杨国荣认为:“作为一种伦理关系,孝主要展开于亲子之间,而亲子关系首先表现为以血缘为纽带的生命延续:前代的生命在后代之中得到延伸。这样,每一个体便构成了生命之流的中介:一方面,它承续了前代的生命,另一方面,它自身的生命又在后代之中得以绵延;在这种前后相承中,生命的长河绵绵无尽,而个体则通过融合于其间而最终超越了有限。总之,透过血缘、心理情感等等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孝’的更为深沉的存在价值,便是生命的绵延。”⑦个人生命自觉地融入到宗族生命的传承之中,超越个体的有限进入无限的生命延续之中。

其次,继承周文。孔子要求仁者“克己复礼”,要对周礼自觉遵守。周礼讲究“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左传·隐公三年》),个人应自觉地遵守这些规范,融入到周文的传承之中。同时,周礼并不是不可变更的永久秩序,随着时代的变化,礼又应当有损益:“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根据时代的变化,本于“仁”的精神,人可以主动对礼仪制度做出适当的损益:“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这是人的创造,也是仁的创造,在自觉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新的人文。

第三,无数个体的创造,形成人文的世界。在宇宙人生中,天道流行,按照一定的秩序运行不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人文世界顺依天道的运行秩序展开于时间之中,构成价值之所在。“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在此过程中,内在世界与人文世界,天与人不一不异,融会贯通,天地宇宙亦辟开自发而进入自觉的状态。

总之,随着仁观念的提出,历史化为自觉的生命绵延,生命自觉地融入到人文世界的传承之中。从此,华夏民族的历史观念进入新的境界,成为自觉的生命史观。

四、人文世界的历史自觉反思

1.人文世界的因革损益

孔子承认天道运行有客观的秩序,承认客观秩序的价值意义,进而试图认识这种客观秩序。这是孔子“知”的认识。在对天道运行的认识过程中,孔子关注的是人文世界的演化传承。孔子对所有流传下来的历史材料都进行了收集整理。“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至齐学乐,“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都是对周代礼仪的学习。后来又到各地收集材料:“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整理《诗》、《书》、《乐》,作《春秋》、《易传》,毕生学习和整理以往文化典籍。“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通过对以往材料的学习和体悟,孔子对以往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有了深刻的掌握,因而可以进行根本性的反思。

《论语·为政》载: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从周的礼乐文化出发,孔子提炼出了“仁”的思想,由此而赋予人文世界以意义。考察以往历史运行酌态势,根据由“仁”而赋予的意义,推论未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即是夏、商、周之间的因革损益,也是“虽百世可知”之处。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注说:“因,因袭义。损益犹言加减,乃变通义。历史演进,必有承袭于前者,亦必有所加减损益。观其所加减损益,则所以为变通者可知,而其不变而仍可通者亦可知。如是以往,虽百世三千载之久,其所因所变,亦复可知。”⑧其后更认为:“礼,兼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内在,以及日常生活之现于外表,而又为当时大群体所共尊共守者。故只提一礼字,而历史演变之种种重要事项,都可综括无遗,且已并成一体。必具此眼光治史,乃可以鉴往而知来,而把握到人类文化进程之大趋。”“孔子论学极重礼,人类社会亦时时必有礼,此乃历史之常。但礼必随时代而变,此乃礼之时。而变之中仍存有不变者,此乃礼之意。读《论语》,当知孔子之距现代,虽未及百世,亦已逾七十世。时不同,固不当拘其语,然仍当会其意,乃知孔子所谓百世可知,语非虚发。”⑨钱穆先生此论,深得孔子之意。本文从常道与变道方面对其论述略作引申:

本章中“因”为因袭,夏、商、周三代之礼仪制度彼此因袭,即有不变之处;“损益”,说明新朝代与旧朝代相比礼仪制度有所变化,有损有益,即有可变之处。这就建立了一种“常”与“变”的关系。对此前人注释极多,马融注说:“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物类相召,世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豫知。”⑩以“三纲五常”为所因的内容,为不变之常,以“文质三统”为损益之所变,以“物类相召,世数相生”解释其所可知,把“常”解释为不可变更的根本规范,把“变”解释为时代的变化。钱穆称“常”为:“人类社会亦时时必有礼,此乃历史之常”;对于“变”,称之为:“但礼必随时代而变,此乃礼之时”。不再把“常”看作三纲五常,而是看作人文世界只要存在就必有的规范,其视野较马融更为宽阔。

从《论语》的整体思想来理解,常道与变道分为两个层面。就常道而言,首先,人文世界的存在有其不可变更的根本原则。马融以其为三纲五常,钱穆以其为时时必有礼,从孔子思想来看,可谓之“仁”。与礼相对,仁具有更根本性的意义,超越于礼,统贯个人与社会,进而统贯社会与历史、人与天。礼可以有所损益,而仁却是人文世界只要存在就必须遵守的本质要求。其次,人文世界的发展必然有可以认知的规律。孔子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包含了人文世界的发展规律可以被认知的思想。孔子的许多言论都显示了他对可认知规律的信心:“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就是对具体历史规律的认识,并且有现实的验证:“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论语·季氏》)

与此相对,变道思想也包括两个层面:首先,人文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随时变化。所以殷于夏有损益,周于殷有损益。其后虽百世千载,也必有损益。其次,人文世界的变化存在不可认知的方面,存在着变数,孔子以之为“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这是人所不可预知的。

2.当下及未来人文世界的价值规范

通过“仁”的确立,孔子赋予内在生命世界与外在人文世界以价值意义;通过对以往历史的考察,孔子掌握了人文世界运行的规律秩序。由此,孔子对当下及未来人文世界作出了应然的规范。

《论语·八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因袭于夏、商两代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借鉴于夏、商两代的经验,其礼仪制度蔚然大观。在华夏文明由巫觋、祭祀进至礼乐,直到周代,华夏文明才真正进到了礼的人文世界。“仁”的提出,就是对周礼的反身解析。所以孔子考察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发展情况,结合人文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当下的现实,而予现实以应然的规范,认为在当下人文世界中,最适合的礼仪制度是周文。但是孔子并没有对周文抱迷信的态度,他认为当下人文世界虽然要以周文为礼仪制度的主干,同时也需要博采三代礼仪制度之长。“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孔子这里所说的,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规范人文世界的礼仪制度。孔子不得其位,若得其位,他所推行的将是新的秩序。

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在当时社会中推行他的理想。但是孔子及其弟子都处于“道之不行”的时代,仁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展现出来。当抱负不能实现时,孔子转向人文的传承与创造。

首先,进一步探索宇宙人生的运行秩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是从天道运行的角度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孔子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其次,整理六经,而作《春秋》,对当下及未来社会人文作出应然的规范。“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又:“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依鲁国旧史而作《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编年史著作。

总之,孔子在对以往文化总结的基础上,开辟了全新的内在生命世界,提出了“仁”的精神,并以此投照到外在人文世界中,从而赋予历史以全新意义,成就了自觉的生命史观。同时,通过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孔子对人文世界的因革损益有深刻的把握,并本于人文世界所应有的价值意义,对未来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和规范。孔子毕生都在为推行自己的主张而努力。然而当下社会的现实,使孔子言不为用,道不能行,进而产生对整个人文世界的强烈悲悯之情。孔子没有因此而失去对信念的坚定,他不怨天,不尤人,尽己之力,传承人文,开创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孔子现实的事业没有成功,但是他树立了中国人之所以为人的典范,为华夏文明奠定了根本的基础,所谓“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诚非虚言。

注释:

①生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生命首先是“眼前的个体生命,生命就如其为生命而观之(life as such)”(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本文所用的生命一词如其所说,也首先指个体的生命。个体的生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自然的生命,一是文化的生命,二者缺一不可。个体生命凝结在一起,就形成群体生命、宗族生命、民族生命,乃至人类生命。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牟宗三:《历史哲学》,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95页。

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3页。

⑤[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77页。

⑥牟宗三:《历史哲学》,第97页。

⑦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⑧⑨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8页。

⑩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9页。

标签:;  ;  ;  ;  ;  ;  ;  ;  ;  ;  ;  ;  

有意识的生活史观--孔子历史哲学分析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