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供给侧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供给侧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 祥

(沈阳城市学院 辽宁·沈阳 110112)

摘 要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全局意识、树立价值观念、增强荣辱感与责任感的关键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高校应当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列为必修课程,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校形势 政策教育 价值观念 责任感

1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体制深化变革的发展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我国现阶段与未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矛盾集中体现在供给侧方面,要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前提是以供给侧为着力点。经济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应当引导与协助包括素质教育在内的各行业内部体制的深化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1987年,我国教育委员会正式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纳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引导大学生深化认知当代马克思主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荣辱感与使用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然而,纵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开展情况可知,其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具体体现在教材内容与时事政治变动不匹配、专业教职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协调等方面,这些问题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水平。

2 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内涵

2.1 时效性

实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实际效果。从辩证角度来说,实效性是衡量实践活动执行效果与预期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的关键指标。实践活动执行效果与预期目的贴合程度越高,代表具体活动越能够满足实践主体需求,即实效性越强。反之,对实践主体的积极作用越小,实效性越弱。客观评价实践活动实效性是衡量价值的动态过程。由于当前高校对实践活动综合效益的不断追求,使得深度探究实效性具有实际意义。

将六个沉积物的峰度K的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冰碛物(4.37)、湖泊(1.67)、河流沉积物(1.08)、汉源九襄地区沉积物(1.01)、海洋沉积物(0.97)、黄土(0.87)。根据Folk & Ward(1957)对K的分级规定,黄土峰态相对平坦,然后为海洋沉积物,再是汉源九襄地区沉积物和湖泊沉积物,冰碛物峰度值最高,峰态最尖锐。需要指出的是:汉源九襄沉积物峰态较冰川沉积物平坦,K值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冰川融水搬运作用扰动了原位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使其峰态降低(见图9)。

依据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概念,大学生群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是指,依托形势与政策教育大纲,有计划的组织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而教育活动的执行效果与专项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是衡量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指标。换言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执行效果与既定目标的契合程度直接决定了实效性的整体水平。若达到既定目标,则代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具有实效性,反之,则说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价值。

2.2 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

部分学者认为,进行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其标准通常是学生思想与行为影响的深浅程度以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还有一种看法是将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实际效果定义为教育实效性,该实效性中包涵着隐形效果和显性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实效性,就是指要注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3 形势与政策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内部矛盾关系

3.1 形势与政策专业学习的主体动因变化

为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各级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强化理论指导、完善教学资源配置,并优化专业教学水平,从而构建出教学评价体系,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3.2 专业课程内容的需求结构变化

其次,设立学生评价机制,如实反馈专业教师的授课情况,客观评价授课效果,并以此为基准,督促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最后,创建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并且由高校督导与行业专业组成评估小组,定期试听授课,以实际试听感受与评估结构作为参考依据,确立教师模范,调整专业职称。

3.3 教学模式的需求变化

我心里产生了些许落差感,难道是孩子们不喜欢我吗?为什么他们送花给以前教他们的王老师,而我却没有?我这样想着,心里很难释怀。我等待着,希望会有一个学生捧着花进来,送给我并向我介绍这是当地的栀子花。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我由希望变成了失望。

4 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主体动因是指学生在客观环境中,潜移默化间形成的对专业课程的主观意识与学习兴趣的总和。当代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且其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关注时事政治,善于挖掘学习资源,并懂得利用网络媒体促进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等。再者,如今社会思潮的多变化、行为举止的个性化与生活规律的自主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也悄然间发生着转变。经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会受到社会思潮与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人生观方面,约有21.6%的大学生认为理想在房价高、就业难的现实环境中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当前大学生不断奋斗的主要动力。为强化自身的就业资本,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而获得自主创业与就业启发。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现阶段的大多数学生群体对形势与政策缺乏应有的重视,其学习形式比较浮夸,功利化现象极为严重。针对该种情况,专业教师应当不断推动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深化变革,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鼓励,确保教学体制变革的预见性。

4.1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引领供给”

首先,通过测评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情况。针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客观评估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基本情况;采取小组辩论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协调处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采取常规观察法,衡量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态度。

4.2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优质供给”

首先,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考核制度。创建适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职人员评价体系,将培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放在首位,针对师德不达标、专业能力不合格、态度不端正的教师,应当客观衡量其业绩指标,并且职称评定方面执行一票否决制。采取专业课程教学效果量化评估模式,杜绝以科研成绩衡量教师综合素养,并给予不合格教师必要的引导性教育与适当的鼓励。

伴随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与领域拓展,海量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成为可能。这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读屏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间发生了转变,大学生更乐于将高效便捷的多媒体平台作为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媒介,且信息需求逐步趋向多元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伴随互联网的优化普及,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技术操控能力逐步超越专业教师。为此,该群体作为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对教学内容与知识深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某一特殊时期内国内外的重大时政资讯。但在言论自由的社会体制中,部分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较弱,综合素质匮乏,时常表现出对时局动态的不解,故而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灌输,不断提升形势客观认知能力。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无法准确辨识网络负面信息与社会心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极易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自暴自弃。针对这些状况,专业教师应当引导大学生寻找人生方向,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主观能动性,进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

4.3 完善学生考核制度

其次,促进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有机整合,全面掌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的接受程度,确保考核的科学合理性与标准规范性。具体考核指标占比情况如下所述: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繁荣。当代大学生也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个体意识与话语权意识,且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逐步提升。伴随个人为高等教育付费和国家整个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为王”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大学生逐步摒弃单向的知识灌输,厌恶“我说你听”的说教模式,不满足被动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更乐于自主思考或参与课堂互动表达,进而营造共享式课堂氛围。大学生期望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协调处理能力,且赢得尊重和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提升专业发展态势的预判能力,深化情感认知,掌握人生发展方向。

各大高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首先,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师培训制度,设立专项培训基金,为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且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机会,扩充教师的知识储备,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其次,树立优秀教师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力量,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强化整体教师队伍建设;最后,高校相关领导人还需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与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来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现阶段,各基层高校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现有考核制度盲目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目标,缺乏对实践技能的考核与评估,这导致考核形式缺乏针对性与规范性,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就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的有机整合,实现主观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的协调统一。

(五)病虫害防治。芦笋的主要病虫害有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蓟马、飞虱等。物理防治采用蓝光灯或蓝板诱杀飞虱;农业防治要施足优质有机肥,合理密植,清洁田园。

最后,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辩论会、社会调查及研讨交流会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形势与政策专业课程的认知,增强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2型糖尿病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进行感觉神经检查,可以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风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顺应教育教学体制变革趋势,立足于供给侧角度,深化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基础,且客观认知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内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以此强化素质教育的执行效果,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各种系统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设计的进步和效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地降低后期维护的难度。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模块化的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使机械生产企业实现模块化。通过模块化的不断改进,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更加系统化,从而减少企业在生产成本中的资金和材料投资,同时为以后产品的维护提供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永智.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调查研究——以“90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2).

[2] 马宁.当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2).

[3] 纪洪娟,苏珍梅.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前沿,2013(15).

[4] 赵永娟.关于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5] 陈匡明,张小健.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2(36).

[6] 马宏骄,王岚,张春陟.围绕中心创新形式扎实开展形势政策教育[J].求知,2012(10).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of Colleg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of Supply Side

GAOXiang
(Shenyang City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12)

Abstract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also the key carrier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overall awareness,establish values,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honor and disgrace and responsibility.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Based on thi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a compulsory courseand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college situation;policy education;values;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z.2019.08.043

2019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研究”(SDSZ-2019-117)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供给侧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