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俊强

刘俊强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能满足跨度大、高度高以及自重大的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施工。本文结合南昌尤口一期地块拆迁安置房项目地下室结构类型及整体美观的实际情况,目前该工程地下室已顺利完工,说明在需要应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工程中,只要做出严谨的论证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安全的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安全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一整体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为51274.59㎡,纯地下室位置顶板采用空腹楼盖,厚550mm(按空心率40%换算实心楼盖厚35cm),暗梁为600mm×550mm,柱帽高900m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5.55米,空腹楼盖顶板面标高-1.95米,上部有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00米。支撑高度3.6~5.5米。

在主楼与地下室交界处存在高低跨大梁截面有300mm×1800、2050、2200、2500mm、350mm×2200mm,梁顶面标高±0.00米;车道处存在400mm×1500mm大梁等,梁顶标高-0.96m。主楼位置一层板厚160mm。

2.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施工技术

2.1支撑架构造要求

2.1.1设计尺寸

根据施工技术计算书验算结果,梁底支撑技术参数为:

模板支架搭设计算高度为3.6~5.55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地下室空腹楼板顶板搭设基本尺寸为:换算实心板厚为350mm,立杆的纵距b=0.8m,立杆的横距l=0.8m,立杆的步距h=1.50m,板底支撑方木为60mm×80mm,间距为300mm。板底采用顶托。柱帽位置立杆间距加密为0.4m×0.4m。

600mm×550mm暗梁搭设基本尺寸为:梁两侧支撑立杆间距为0.9米,支撑立杆的纵距(沿梁跨度方向)L=0.8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支撑方木为60mm×80mm,间距为200mm。

350mm×2200mm梁搭设基本尺寸为:梁两侧支撑立杆间距为0.8米,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根,支撑立杆的纵距(沿梁跨度方向)L=0.8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支撑方木为60mm×80mm,间距为200mm。梁底采用顶托顶双钢管形式。

2.1.2材料要求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每批钢材进场时,旧钢管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合格的检测报告。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0mm的焊接钢管。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5m。

(3)根据《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2.1.3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基础处理设置如下图所示。如垫板下地面不平,可在立杆位置采取加木楔方式顶紧,如图1所示。

图1 立杆基础构造示意图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下端第一根立杆交错用6m杆和3m杆相互错开。立杆必须采取顶接的方式。

2.1.4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三跨。

接长宜使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如图2所示。

图2 立杆与水平杆构造示意图

2.1.5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如图3所示。

图3 剪刀撑斜杆搭接示意图

剪刀撑在支撑架体四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按45°~60°控制,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不超过7跨。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横向的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扫地杆必须按图设置。

2.1.6连墙件

为了便于施工,本工程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高度方向每步设置。如图4所示。

本工程连墙件拉结在框架柱上。立杆安装时,尽量选择靠近框架柱的位置,以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6.4.2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的要求。

(说明:靠柱附近连墙件设三道,确保顶部及底部水平杆位置各设一道)

图4连墙件构造示意图

2.1.7扣件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支撑钢管均设双扣件加固。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2.2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工艺

2.2.1工艺流程

场地清理→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安装连墙件→作业层铺脚手板。

2.2.2搭设要点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架体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铁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水平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外侧,并与地面成45º~60°夹角。作用是把架子连成整体,增加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

(6)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3模板支架拆除施工工艺

2.3.1 拆除顺序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2.3.2施工要点

(1)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2)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模板支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拆除后再拆模板支架。应保证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连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失稳。当模板支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墙件。

(3)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保管。

(4)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锈漆,刷一道调合漆。弯管要调直,扣件要上油润滑。

(5)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架子搭拆工作。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应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联系,以便及时纠正。

3.本工程高大模板工程重大危险源及注意事项

3.1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

本工程支撑系统高度为3.6~5.55米,支撑系统高度在5m-8m为一般危险源,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下:

(1)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2)立杆间距或者步距过大,造成立杆受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稳倒塌。

3.2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跨度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梁跨度最大为8.1m,小于等于10米为一般危险源。

3.3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总荷载

本工程空腹楼板厚550mm,换算成实心板厚为350mm,施工总荷载10KN/m2为二级重大危险源,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下:

(1)立杆的纵、横、步距要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2)模板的主次楞间距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3.4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集中荷载

该工程梁截面最大为350mm×2200mm,支撑系统集中荷载20KN/m为二级重大危险源,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下:

(1)立杆的纵、横、步距要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2)模板的主次楞间距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质量的标准也随之被提高,为了更好的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工程施工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中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本工程有效、安全、经济的实施,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论文作者:刘俊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俊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