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30104)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综合干预模式促进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的可行性。方法:纳入120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持续6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及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老年痴呆照顾者积极感受量(PAC)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CL-90及PAC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PAC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照顾者;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536-02
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已能有效确保脑卒中患者存活率,然而存活患者多可能留下较严重后遗症,必须接受持续性的家庭治疗及照顾[1],这势必影响主要照顾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与之相对,主要照顾者多忽视自身需求,长期隐瞒自身真实感受,处于心理压抑状态,极易形成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2]。我院拟对此类对象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其不良心理,在保障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基础上,保障其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所照顾的脑卒中患者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相关标准;与脑卒中患者存在血源、婚姻或抚养关系,每个脑卒中患者家庭仅入选1名对象;18~65岁;照顾3个月以上,并承担主要照顾职责;能准确理解量表内容。
1.2 排除标准 所照顾的脑卒中患者同时合并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疾病;精神疾病史或存在认知障碍;随访期间脱离。
1.3 研究对象 行便利抽样法,抽选位于三个社区的120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上述标准且知情同意,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女比例21:39,平均年龄(51.1±8.2)岁,平均照顾时间(18.5±6.1)个月,小学及以下、初中及以上比例22:38;对照组60例,男女比例24:36,平均年龄(51.4±7.9)岁,平均照顾时间(18.2±4.8)个月,小学及以下、初中及以上比例21:39。两组一般信息大体一致。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仅于纳入研究后第1、3、6个月行家庭随访,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同时给予一定护理意见、咨询工作。
1.4.2 观察组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①行集体健康教育,首月每周一次,随后根据随访结果调整频率,每次持续30~60min。内容包括邀请医学专家讲解脑卒中临床表现、所致功能障碍、复发征兆、常用药物及副作用;邀请护理专家讲解家庭护理注意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处理方案;医护人员实际演示家庭护理内容,如良姿位摆放、自我辅助活动、助行器等的使用等,并指导照顾者协助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者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培养互助氛围;由经验丰富的照顾者讲解自身经验、复述其与照顾对象生活经历。②心理健康干预,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负责,频率、持续时间及内容由咨询师控制。内容主要为动机访谈,旨在通过倾听、探讨、督促等方式发掘并解决心理矛盾,提高照顾者行为自主性。③强化个性化访视。定期行家访,考察照顾者家庭环境,制定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及康复计划,协助解决照顾者心理问题;每周至少1次电话访视,除关注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外,还应对话了解照顾者的经历、感受,解决其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关帮助;通过微信、qq等网络媒体不定期与患者沟通,总结归纳其所需要获得的知识,在访视中针对性强化。
1.5 统计项目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时统计如下项目:①通过SCL-90量表统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本量表包括9个子因子:躯体化(总分12~60分)、强迫症状(总分10~50分)、人际关系敏感(总分9~45分)、抑郁(总分13~65分)、焦虑(总分10~50分)、敌对(总分6~30分)、恐怖(总分7~35分)、偏执(总分6~30分)、精神病性(总分10~50分),另有其它条目7项,得分越高,表示相关症状越严重;②通过PAC量表评价患者的积极感受,该量表共2个维度、9个条目,总分45分,得分越高提示积极情感体验越丰富。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按(±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CL-90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前SCL-90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多伴随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其他人辅助生活,这势必影响照顾者的日常活动,可能滋生其形成不良心理,同时其生活重心可能转移至脑卒中患者,故欠缺倾述或发泄机会,不良心理易发展至影响其身心健康,此时还可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造成负面影响[3],故近期临床强调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脑卒中照顾者心理健康。
陈军军报道[4]指出照顾者负性心理与其工作负荷有关,刘东玲等[5]也指出日常照顾时间长短与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以此为依据,观察组综合干预重点采取措施标准化照顾者的照护工作内容,并提升其护理技能,这有助于减轻其单位时间内负荷,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时间大负荷照顾患者,还可能使照顾者减少日常锻炼、忽略自身健康,从而形成较多躯体化症状[6],减轻其工作负荷有助于提升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水平,进而降低躯体化症状。照顾者的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于对患者预后发展缺乏信心[7],综合干预虽不会直接改善患者预后,但深入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有助于使照顾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亲人的离去,从而减少其恐惧感。强迫症状可能与照顾者缺乏人际沟通,不能完成自身角色任务有关,而观察组鼓励照顾者彼此沟通,同时鼓励患者于家属强化交流,故能够显著改善照顾者强迫症状。本研究还探讨了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积极感受的增强作用,积极感受可强化主体的主动活动动机,能够减少照顾者主观压力,使其主动参与到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照顾中,何淑宁等[8]认为提升该指标,有助于提升其照顾能力。本研究观察组此指标在干预后明显上升,除与其工作内容更具条理性、护理能力更充分有关外,可能还与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有关。
综上所示,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行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雪萍,薛小玲,苏翠红等.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6-208.
[2]吴缨芳.脑卒中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3.
[3]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等.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焦虑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777-778.
[4]陈军军.脑卒中患者家属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与照顾者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41-342.
[5]刘东玲,陈辉,孙霞等.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835-5837.
[6]张秋实,张振香,赵燕利等.脑卒中连续性照护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照顾者压力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641-5643.
[7]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等.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956-1958.
[8]张军,姚瑶瑶,韩今华等.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216-5217.
论文作者:沈雪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总分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两组论文; 量表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