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 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运用了综合径流系数法、径流量公式、不同地面集水时间计算模式、图解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上海村庄集聚区雨水排放过程。敷设雨水管网区域与城镇地区雨水排放过程无异;未敷设雨水管网村庄雨水的产流深度、产流时间和汇水面积、离河距离正相关,推断出大部分上海农村区域不需要敷设雨水管网。
关键词:村庄集聚区;雨水径流计算;雨水产流过程
上海临海穿江,海边江边均建设了较高的堤防海岸,沿海临江区域均设置了水利片或圩区,该区域农村集聚区的雨水均是先流入河道,经河道排入长江大海。由于村庄地理位置不同,是否铺设雨水管网等影响,雨水排放过程也有差异。
1敷设雨水管网村的产流过程分析
敷设雨水管网村的地表与城市无异,城市降雨雨水排放过程分为径流过程和汇流过程。经过植物截留、透水区域下渗、洼地蓄水、蒸发后,雨水产生径流的过程。地面的雨水顺着地势流至雨水口的过程,为汇流过程。雨水经雨水口汇集到雨水管道,顺管道流入河道(1)。
径流过程采用综合径流系数的雨水量计算公式,因村庄区域汇水面积较小,一般小于2km2,故直接采用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式①中:
Q---径流量(m3/s)
ψ---径流系数
q---设计暴雨强度,设定为49.6mm/h(2)
F---汇雨面积(m2)
式②中:
v---产流速度(m/s)
R---水力半径
敷设管网村庄的硬化覆盖率较高,与城镇建筑较密集区相似,故径流系数ψ取0.6,得出Q=0.8310-5F,即径流量与径流面积呈线性相关,产流速度与管网的材质、管径的大小和管道埋设坡度正相关。
总结来说,敷设管网的村庄雨水径流,与下垫面种类有关,径流面积越大,径流量越大;敷设的雨水管网坡度越大、管径越大、材质越光滑,流速就越快,排入河道时间越短,越不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2未敷设雨水管网村的产流过程分析
未铺设雨水管网的大多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庄,即使如此,乡村建设也比较完善,相应的停车场、公共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水泥硬化覆盖率高。降雨初始阶段的产流过程与敷设雨水管网地区相同,透水区域雨水下渗,如菜园子、绿化带等,不透水区域开始产流,如房屋、道路、停车场等区域,当降雨量大于入渗率,所有区域开始产流,产生的径流顺地势流入乡村低窄道路,沿路面流入村中心的河道或附近的农田。笔者采用不同地面集水时间计算模式分析产流过程。
式中:
q---设计降雨强度(min)
t---集水时间(min)
y---产流深度(m)
F---汇雨面积(m2)
a1、a2--路面两侧汇水宽度(m)
a3----路面宽度(m)
I---水力坡降,取0.001
n---粗糙系数,取0.013
v---产流速度(m/s)
R---水力半径
l---产流长度(m)
3应用实例
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东星村为例,该村位于上海市与江苏省交界处,淀山湖西侧,集镇区东侧,部分区域敷设了雨水管网,部分区域没有雨水管道,未敷设雨水管网的区域较大,四面环河,东西方向长约270米,南北方向长约300米。村中心南北向有条宽约4米的混凝土道路。降雨时,沿河50米范围内的雨水顺地势流入河道,其它区域的雨水顺地势汇流至路面,沿路面流入附近的河道,部分流入北面河道,部分流入南面河道。
图2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东星村局部图
产流时间计算公式为隐函数,用图解法:设Z=0.960.6(t+7)0.2642,Z=t,两个函数交点,横坐标为集水时间t,计算结果如下图:
4.Z=t
5.Z=t-47
Z=t,与Z=0.96的交点的横坐标,为雨水产流115m和50m,需要的时间,。A点表示居民区雨水汇入路面的最长时间,为47min。
产流深度绘制曲线如图4所示,产流长度在50米以内,产流深度增长较快;长于50米,产流深度增长较慢。其中长度为50米时,长度115米时,产流深度6.27mm,长度245米时,产流深度8.07mm。
即东星村图中局部区域,道路东侧居民区雨水经过25min,汇入道路的产流深度为4.75mm,道路西侧居民区雨水经过47min,汇入路面的产流深度为6.27mm,此时道路最北端雨水深度为11.02mm;经过145min,所有雨水均经路面汇入河道,最南端道路雨水深度19.09mm。
综上,当遇3年一遇,一小时降雨量49.6mm的暴雨情况下,东星村图中区域道路东侧的居民区雨水经过25min后,汇入路面,产流深度4.75mm;道路右侧雨水经过47min后,产流深度6.27mm,汇入路面;此时道路最北端雨水深度为11.02mm。经过145min后,所有区域的雨水经道路均汇入河,所有雨水均经路面汇入河道,最南端道路雨水深度19.09mm。也就是说,3年一遇降雨全部排空需要145min,雨水最大深度为19.09mm。
4结论
上海市农村地区的雨水排放情况根据是否敷设雨水管网而有所不同,敷设雨水管网地区的村庄,雨水汇流过程与城市地区无异。未敷设雨水管网的村庄,雨水首先产流,后汇流至村中路面,经路面汇入河道,再由河道排入江海。雨水排空时间t与雨水需径流的长度指数为隐函数关系,雨水径流深度和流速均与雨水排入河道的长度指数相关,也就是居民区越大,离河道距离越长,则排空时间,雨水深度、流速就越大。根据验算,居民区沿河展开距离不超过200m的村庄,依靠地势可短时间内排空雨水,不需要建设雨水管网,而对于上海市偏远农村集聚区来说,因为河网分布密集,居民区沿河展开距离一般都不超过200m,故基本不需要建设雨水管网。
参考文献:
[1]任伯帜.城市设计暴雨及雨水径流计算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
[2]唐开平,唐德善,徐咏,丁毅,金超.基于“海绵城市”构建的金泽镇雨水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50-52.
[3]赵运德,贾生海.不同地面集水时间计算模式的分析 [J].兰州大学报,2003,(4):71-74.
[4]Izzard C Hydraulics of runoff from developed surfaces [J].ProcHigh RecBoard,1989,24(4):150
论文作者:唐开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雨水论文; 径流论文; 管网论文; 河道论文; 深度论文; 区域论文; 村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