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与理解。为了保证残疾人以及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应进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为其提供方便,加强对他们的帮助,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此提高我国社会文明程度。
关键词: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应用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尽量降低甚至消除社会弱势群体身体不便的专项建筑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了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水平,但是实际上,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由于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囊括的内容较多,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物质需要,同时还要还应加强心理以及生理需求等等。目前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在此对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分析做一次讨论分析。
1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原则
公共建筑在无障碍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可及性、安全性、适用性、系统性与经济性等原则,以下做以说明:
1.1可及性
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做到各公共建筑空间的可及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感知性:在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各个空间的可感知性,以满足视觉障碍以及听觉障碍人员的需求,例如音响设备、盲道以及电子屏幕等,能够让人强烈感知到,使得一些具有感官障碍的人员接收更多的信息,进而消除他们的不便。
可达性:一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员,对于一些公共建筑以及设施,无法方便的使用,所以在公共障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的可达性。
操作性:一些公共建筑中的设施需要残疾人独立完成,别人不便进行帮忙,所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可操作性。
1.2安全性
在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过程中,残障人士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保障其人身的安全性这对于残疾人以及老年人较为重要。例如在设计公共卫生间和浴室时,应注意防滑设计,避免老人和残疾人出现摔倒的情况。对于浴室的设计,可以在墙上设置方便残障人士抓握的横杆,为了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员洗浴,还应设计洗浴时用的座位,进而为其提供方便。
又如一些视力有障碍的人借助盲道行走时,若碰到障碍物(如下左图),就有可能使其受到伤害,所以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盲道的延续性,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及时的消除盲道上的障碍物,充分保障残障人士的人身安全。另外,尽量保证盲道的顺畅性,能少转弯就少转弯,避免做出“山路十八弯”的设计(如下右图)。
1.3适用性
在进行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时,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充分考虑使用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残疾人以及老年人等身体及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员,使其能够安全、便捷的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时,应保证各种设计不影响其他人群的使用,这就需要加强设计的适应性,尽量使其能够满足任何人群的需求。
1.4系统性与经济性
无障碍设计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设计,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所以应加强无障碍设计的整体性,若进行入口平台设计,就要对各走道以及房间进行设计,使残疾人员及老年人能够体会到无障碍设计的全面、系统。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的经济性,这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在保证其正常使用的同时,以增加无障碍设计的经济性。
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2.1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
(1)室外广场。室外广场是人流聚集地,而且它是过渡性空间,通常由公共建筑向城市空间进行过渡。在设计过程中,应为残疾人设计连续性盲道,在转弯或有障碍物处,需设计提示盲道(如下图),以保证盲道的连续性,同时还应设置合理的标识导向,使得能够为残疾人及老年人提供便利,不要让人性化的设计成为摆设。
人行道有障碍物或转弯时的提示盲道
(2)停车场。残疾人车位应占据整个公共建筑停车位的一定比例,同时应采用明显的标识,将残疾人车位标识出来,且需将盲道或其他无障碍标识延续到无障碍车位处。
(3)休闲空间。公共建筑室内通常会设置可供休闲的场所,设计时,休闲空间应保持与室外道路系统的合理衔接,且保证其空间可供轮椅的回转,对于花池和花坛,应严格控制其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在坐立时,遮挡他人的视线。
2.2室内空间无障碍设计
室内公共建筑空间可以划分三部分,即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以交通空间。其中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是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对象,同时在设计室内空间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平面功能布局。在室内平面布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以及普通大众的需求,进而保证室内的使用空间的舒适性。首先应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加强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的了解,消除使用者心理上的困惑;其次应合理设计交通疏散流线,应明确疏散方向以及疏散口的位置,保证突发情况发生时,残障人士能快速识别并有效撤离。
(2)主要使用空间。主要使用空间主要用于生活、工作及生产,在对主要使用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用对象,进行具有针对性设计,在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的情况下。还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人的心理与行为是离不开的,心理方面主要指的是交往性、私密性以及安全感等等,所以在设计空间形状以及功能需求时,应不会使残障人士的心理产生阻碍,符合人体工学范围。
2.3交通空间无障碍设计
水平交通空间:主要包括枢纽空间以及公共建筑走道。在设计空间走道时,应遵循简单便捷的设计原则,能够便于人群疏散,同时还应加强这两种空间的联系,合理设置枢纽空间。走道两侧的高低扶手应采用暖色材料,若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行进过程中感觉到乏累,可以在走道中稍作休息。对于天花板材质,应不同于墙面,且最好形成强烈的反差,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同时对于走道与枢纽空间,可选择多种不同材质进行处理,这样既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空间变化,同时还能够增加美观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垂直交通空间:主要指的楼梯以及电梯。在公共建筑的电梯设计时,应保证各电梯的通用性,并将语音提示系统设置在电梯内部,安装防夹装置,电梯按键的设计,应带有盲文。在设计楼梯时,应充分考虑人体体力消耗情况,并结合楼梯的升降机,台阶高度以及宽度应适宜,满足使用者需求,踏步应设置防滑条,并设置具有“防止滑倒”等字样的提示语。踢面和踏步色彩应设计成不一样的,防止视力障碍者失去方向。
2.4信息沟通无障碍设计
文字和语言:公共建筑信息服务设施应采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文字,并结合本土文字的应用,同时还应安装多种语言翻译器,为语言不通者提供方便。
声音和光:由于不同的空间,回声频率也不同,所以根据回声,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不同的空间变化,对于公共建筑的关键部分以及转折空间,为了能够使视力障碍者轻松的分辨出,应安装语言提示系统,也可以安装不同的音乐。同时光线的变化,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变化。
图形和符号:图形和符号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即使没有语言,通过图形和符号,就可以了解周围环境。所以在设计图形和符号时,应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的人群,设计简单易懂的图形与符号。另外图形和符号的设计还要有明显的区分,应充分人性化。
色彩和材质:在传递危险信息时,通常采用强烈的色彩以及光线来表达。不同的色彩空间,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对色彩的设计要根据人对色彩的感受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在选择材质时,应根据材质的物理特点以及不同材料给人的感受,进而实现合理的设计。
总结:公共建筑障无碍设计充分体现了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弱势群体以及残肢人士的关怀,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物质需求及心理需求,进而合理进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不断提高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水平,让我国的建筑水平朝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燕. “以人为本”——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J]. 四川水泥,2016,04:75.
[2]金艺. 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探究[J]. 大众文艺,2016,12:73.
[3]李宜谦,安露. 公共建筑中广义无障碍设计的实施策略[J]. 设计,2016,17:78-79.
论文作者:高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无障碍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残障论文; 残疾人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使用者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