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_大学论文

浅谈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必然与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工论文,浅谈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异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一般群众到高层次的领导人,都在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变革,以适应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理工学科的教育体系也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譬如,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地设置专业情况、学生学完基础课后自己选择专业、拓宽选修课知识面和开设技能型选修课等等。这一切都无不在说明:社会需要具有宽阔知识面而又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使各种知识与专业不断地互相溶合与渗透。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使不同学科方面互相关联与依赖。第三方面是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目前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进行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必须考虑到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甚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否则往往遇到非科技方面的困难甚至导致失败。

在现代社会,要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人才综合培养已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95年初在西安交通大学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时,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教授也明确提出了在工科类院校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要求。许多专家、教授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证与强调。

2 我国传统的理工学科教育与发展回顾

多年来,从大学、硕士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沿用了报考某一专业、录取到某一专业以及学完毕业后按专业分配的培养模式。这在我国建国后30年左右的时间里,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需要的,与我国的管理方式相适应。这种模式对当时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80年代初,文革后的前几届大学生中,十分强调和重视学好专业知识。而那些广泛涉猎其它专业,以至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往往受到“树立专业思想、学好专业知识”的教育。对于报考和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也存在着本专业对口等思想,以至有人说现在的博士不博,应该叫“专士”。在毕业分配时也十分强调专业对口。事实上,由于学科专业划分得相对精细,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需求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分配得全部专业对口。至80年代中、后期,这个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及其深化,为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需求与发展,为满足我国体制改革及开放,国家各有关部门对大学专业设置、教学组织、管理以及教学方法等作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使大学的各层次教育不断与我国以至世界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适应。象当时开始设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对机、电两大类专业界线的突破,也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国各重点大学也注意到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大学本、专科新专业的设置,选修课的增设,专业方向的调整,跨专业选修、复修以及双学位等到硕士、博士的跨学科、跨专业招生。

直到90年代初,人们才真正把“文理结合”提到人才培养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譬如,90年8月我国成立了全国工业工程研究会, 并于两年后决定在西安交大和天津大学设置此专业。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是规划、设计、评价、创新,这四个基本职能中充分包含了管理学科和社会经济学的内容。近几年我国参考国外经验招收与培养的MBA 也是兼有人文、理工学科特点的管理人才。西安交大于1992年提出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设想已实施。这不但使博士生能够了解和应用一些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以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时,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活动,对博士生也是一个煅炼与综合培养。

3 理工学科的发展需要人文社会学科的参与

许多中外著名的科学家不但在理工学科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诸多造诣,这自不必多说。单就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阴阳八卦图,就是集自然科学、艺术、文化、宗教等为一体的典型例子。用数学中群论的观点,它是一个C8群、C4群和C2群的巧妙拼合,而细观起来,又是一个CNN群——其组织的数学逻辑性是多么的严密! 更让人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理工与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产物,近几年发展起来和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多分辩分析中函数库的生成与八卦图竞如出一辙!如下图所示。有人对此断言,在东方哲学思想的沃土上培育小波分析(即多分辩分析)这株数学之花,将会结出更丰硕的智慧之果。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表现出人文社会科学对它的重要性。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不但从技术功能上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同时还有环境、艺术、传统习俗等若干方面的影响因素。作为设计师,不能单从技术上考虑,而必须也要从上面诸多人文科学方面的因素考虑。这就象建立数学模型时的约束条件。而当今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整个开发过程可以说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而最终目的是什么?音乐、 图像、 信函等的新概念、 新思维! 在Windows下运行的Forpro、Microsoft Word 以及其它应用软件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管理、分析和编制文书文件(即狭义的文件:通知、广告、计划等)!

换一个角度,人文学科的发展将对理工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许多积极的指导作用。特别在中国,许多科技工作者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功地指导了自己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现代理工学科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有些庞大的计算公式或方程用专业词汇表达时很难让读者清楚地理解,而有时几个人文学科的词汇会使深奥的理论得以明确的解释,象振动噪声分析中的粉红噪声、加窗、谱等等,计算机应用中的菜单、窗口等等,使读者学起来容易理解,从而提高研究效率与水平。如果能形象简捷地用文字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表达出来,会使其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与接受。文学艺术哲学等对理工科的科研工作具有拓展思维、方法的指导作用。机器美学、机械造形艺术、现代建筑等都是溶透着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的工程科学技术。事实表明,当人文社会科学使用适当,能极大地促进理工科学技术的发展。譬如,近年发展起来的Windows 在其前几个版本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开发工具SDK规定了大量的库函数等, 使人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从人的思维方式,直觉及使用者的习惯、方便等方面考虑,Windows3.1充分克服了前几个版本的不足,抛开SDK而直接用Borland C++、Visual Basic和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户十分方便地利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开发实用精美的Windows应用程序。另外,Windows以其精美完善的窗口界面、方便的工作平台、多任务、直观易操作等最优秀的项目折服了计算机工作者。乞今为止,还没有哪个软件在以上各方面能够超过Windows,这不能不说Microsoft公司的研究者们高水平地具备了文学、艺术、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于Windows系统的设计中。

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目前的中文Windows是出自美国Microsoft公司的技术人员之手;而广泛流行的桌面文字处理软件WPS 也不延生在大陆。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计算机研究人员还要不断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并把他们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与技术开发中。当然,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象王码等各种汉字输入方法,HG、BD报刊组版系统等。

理论和事实都在证明: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密切结合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推动科学技术更快地向前发展。

4 人文社会科学的呼唤

自古至今,我国多少烩至人口的诗词古今吟诵。从“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至现代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洲尽舜尧”,又有多少艺术创造、音乐流传…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至今与理工学科的结缘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且不说世界著名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广泛了解和掌握各门科学的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并反过来指导各门科学的一门科学,就目前发展起来的各门具体的人文学科也都在反映着理工学科对他们的重要性。譬如,现在一架电子琴可以代替一个乐队,加上一套架子鼓,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比几十人的乐队并不差,还有其它的现代乐器等,这个音乐世界里深深地渗透着电子科学的内容。

随着理工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文化艺术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把理工科学技术应用进去。目前我国正至力于汉字处理技术开发的工作,就是把电子计算机科学充分利用进去了。如果不懂得计算机,中国的汉字也只能处于宋仿黑魏行草楷棣撰的铅字检字印刷阶段,而现在各种无级平滑放大、大小圆体、空心加阴影、反白、任意倾斜等技术,一改过去那种古板生硬的铅字检排技术,使中国的文字汉字更加美丽多彩,使读者看到汉字也是一种享受。笔者1984年参加山东省建国三十五周年大型展览的展板准备及制作工作,当时的大字制作已经是改变了过去那种用锯条割三合板的笨方法,而代之以用电阻丝通以220V交流电切割泡漠塑料,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工时,且艺术性更强,可是与现代方法比较(光绘、光刻)实在是相形见拙。电脑汉字处理技术使汉字的各种应用有了很大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都在程度不同地吸收着,甚至有些是依赖着理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几年前,有人举办了浑沌画展,其图画的内容自然是极具现代派风格,而“浑沌”一词却是一个纯粹的非线性动力学名词。现在许多人买一张“全息画”或叫“三维画”仔细地辨认着,而有朝一日“全息照片”将进入人们的生活照、风景照中。现在已出现的电子邮件、微软图书馆使我们对过去的邮件和图书馆的概念面目全非。即使是现在的毕业生的择业思想与方式,也要把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口才等与自己的专业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5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念已不能再是狭义的自然科学加工程技术,而是自然地包括进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是所有各个科学技术分支的总体,否则就会从前两部分中充分认识到其不完整性。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已充分地解释了这一点,即特殊性寓于一般性之中。而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是各门学科(或科学)、技术单独发展所能推动得了的,而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就是说,是一个系统。理工学科失去人文社会学科的渗透与指导,要完成一个高水平的系统学术研究,有时会有众多的困难。这样,理工学科将是一个个庞杂方程式与令人生厌的隆隆机器声以及毫无生机的静止事物的组合。甚至连化学链状结构式中的苯环结构也难以想象出来。反之,如果不充分结合与利用理工科学技术,我国的汉字处理将依然难以告别铅与火的时代,美妙的乐队中将仍然可以滥竽充数,哲学的研究将失去源动力,只能纸上谈兵,也就无法应用到理工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中去,等等。

正象本文引言部分所讲,培养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人才,不但是指使其掌握高深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而且还应使其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哲学观并能够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开发工作,还要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广泛涉猎并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环境甚至宗教、信仰等。前述的中文Windows研究与开发者们, 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艺术等)通。同时加上原有完美的Windows艺术风格, 使其压倒群雄,不断扩大市场,几乎成为风靡全环的最优秀的软件。有一个去外域留学者所被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贝多芬的交响曲吗?请讲出名字来”而不是他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也许贝多芬的交响曲与研究者所致力于的方向无直接联系,但这可以使研究思路拓展,激励科学的献身精神,甚至从乐曲的旋律中得到启迪。另一个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在面试时被问到一个汽车有几个轮子。这貌似简单的问题包含着事物的复杂性,只有综合分析、分类才能正确回答。其它方面,象外语水平、写作水平等对于一个研究者,能够充分了解研究者所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研究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文学艺术的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理工科学技术,并表达出理工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发展。而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但可以利用理工学科的新成果,而且可以直接研究理工学科的本质,提取并升华共性的东西,形成理论,从而真正有效地指导理工学科的发现。

目前我国正在重视理工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复合形人才。也就是说:“让博士们真正博起来”,重视培养“两栖人才”。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大系统的一致性。一些文学、报章上已采用了计算机专业术语:“启动”,同时,也有人在呼吁,鼓励从理工学科毕业的学生去搞经营,号之以“儒商”。这并不是坏事,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那些管理者们以至于高级管理者们必须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使那些经营者们必须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后才能真正根据产品的性能进行经营、推销,而一般经营人员却做不到。

我国正致力于培养跨世纪人才,这些人才将不但在本专业上具有高深的造诣,而且还将通晓与之相关的人文社会方面的有关知识(例如知识产权法等),同时也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可以预言,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人才工程的建设,促进我国科教事业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飞速发展。

6 总结

根据前面所述的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总结出以下结论:

(1)单科独进的研究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种方式将被逐渐淘汰掉。

(2)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使各门学科之间建立起了必然的联系。使研究工作涉及的知识面、范围大大拓宽,以至于几个学科方向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科研课题。

(3)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在各方面已经和正在互相渗透, 互相利用,这将使其发展更加完美,更加成功。

(4)高层次的教育不应再是单一的专业方面的教育, 应该是能力的教育、方法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即具有坚实的本专业知识,又了解并掌握一部分与之相关的非专业方面、新兴学科方面、热门专业方面的知识。

(5)高层次人才将是以本专业为主的复合型两栖型人才, 这将十分有利于他们能力与水平的发挥,其研究工作将会因此而突破性向前发展。

(6 )一个理工学科的研究群体不但要有本学科方向上雄厚的研究力量,而且还要充分溶进相关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攻关,将对本学科的发展十分有利。

(7)“专业”对于一个研究人员,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 将不再是必须泾渭分明了,原来意义上的“专业”只能是研究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并没有明确的“专业”,所以一个研究者往往不好讲是搞的什么专业的研究,而只能是研究什么内容、属于什么学科。

(8)以上这种各学科的溶合、交叉,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标签:;  ;  

论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