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水环境与河道治理工作也加大了重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河道污染,是目前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意义,其次提出河道污染与水环境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治理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河道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水利工程也得到了较多的建设。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传统方式是通过对水流控制来实现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同时实现人们对于供水、防洪和水力发电的需求。但是对水流的控制,多是改变了河道生态系统,或者将水流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出来,当水流脱离了原来的生态系统,其自我净化能力就大大的降低,即整体的生态系统循环则会减弱,使得整体生态系统失衡。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大量增长,造成水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工业发展还会带来一定的水污染,这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对于河道的治理,应突出生态水利的概念,即以构建健全生态系统,在满足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河道的治理工作。关于生态水利,则主要是突出自然的特性,使得人们更加亲近自然,不仅处理了河道污水,同时提高河道水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更进一步讲,生态水利的治理主要是模拟自然的生态环境,构建水生态循环体系,保证水流、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循环,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因此文章分别从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模式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果评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关研究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1.1蓄水工程
对于河道的治理,在考虑生态水利的基础上,则是需要对于水流进行一定的储蓄,这不仅对于水流进行一定的控制,同时也对于生态循环和自我净化提供基础和平台。考虑蓄水工程在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解决蓄水和泄洪之间的二难问题,同时对于水流的自我净化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以水挡水的生态水利方法,不仅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投入成本和全寿命周期收益均有较强的提升作用。
1.2自然生态理念
对于河道的生态治理,需要考虑自然生态理念。对于自然生态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态护岸的基础上,不仅组成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河道景观,同时对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丰富水环境下的生物种类,增加微生物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水系统的净化,有利于鱼虾生存,同时对于河流的天然特性和生态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维护作用。引入自然生态理念进入河道治理中,相应的护岸系统走向自然,符合大众对于环境的审美,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能够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渗透能力,形成良好的水生态循环系统,大大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循环能力。
2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护岸技术推广不够
我国河道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河道淤积、污水不达标排放、垃圾堆放等,在长期的污染下,我国河道污染和环境破坏已十分严重,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居民也意识到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重要性,但由于治理难度较大,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难以真正实现治理和保护的目标。同时由于治理理念陈旧,也影响了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河道治理采取了生态护岸治理技术,但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缺乏国家政策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控制污染难度较大
河道污染是由于污水排放达不到国家标准,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进入河道等原因产生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间出现矛盾,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这种矛盾会加剧水环境破坏和河道污染。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污水治理的监管,减少不达标污水排放到河道中。
2.3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产生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导致城市河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河道水质严重超标,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甚至失去了使用功能。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紧张。同时,农业的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需要控制农业化肥使用量,控制好畜禽污染排放,才能改善河道的水环境。
3加强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3.1加强水体流动
部分河道由于常年的流水作用及底部的淤泥沉积,会使水体流速放缓,这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利于水体的良性循环,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水体流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开坝等起到贯通水系的作用,根据河道周边的水文条件把河道水系之外的水源引入河道内,从而达到汇聚水源、提高通畅性的目的。
3.2堤围及护岸工程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同标准的围堤结构则是河道治理中较为普遍的工程措施,这也是水安全的重要措施。面对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部分存量围堤结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满足新的需要。因此,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应根据保护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标准,新的“筑闸联围”理念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对于河流的自然形态尽可能保护起来,避免通过河道裁弯取直、硬化、渠化影响水与流域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为水生、陆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新的河道流域堤坝结构治理过程中,尽量采用新的护岸结构,如丁坝、鱼道和浮岛结构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打造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亲近的环境,对于河流流域的天然环境进行保护。
3.3控导工程
关于控导工程,主要是指流域上不同的水闸、船闸工程对于水沙流动、河流变化起到控制作用的水利设施。对于控导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关键节点上的大型控导工程,对于河道变向、水沙分流条件具有较大影响,应进行充分的技术和生态论证,在满足河流动力、潮汐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在工程上下游建立循坏设施或消力池尽量降低控导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设施的建设,不仅对工程安全和河床稳定起到良好作用,同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和水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带来有益的影响。
3.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水环境保护和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由于河道周围居住大量的居民,因此应加大对环保宣传的力度,水环境保护和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位居民都能参与到河道和水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使水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工作得以落实,进而改善河道水环境。
结语
在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首先从水的自然功能、蓄水功能、生态水利概念等方面介绍了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接着从水安全体系构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方面介绍了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建设模式,然后分别从围堤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和控导工程三个方面介绍了生态水利的实际工程建设应用,最后介绍了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文章的研究对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焦忠凯.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32).
[2]郭海云.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9):126-126.
论文作者:杨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水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护岸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