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鳌江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建筑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数量与日俱增,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住房压力,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兴起,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积累,并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与建设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以及人们的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必须要转变以往的管理观念,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以提升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有效应用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各界长足发展的基本准则,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也应遵循这一发展原则。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纵观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仅大大降低了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对我国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基于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加强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收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体制与法律意识不够完善,并在施工现场中没有明确的施工标志(如图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也是整个行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如若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或是不足,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推进造成严重阻碍,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支出,不惜减少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2管理意识缺失
管理意识缺失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又一主要问题,并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具体表现为:首先,建筑工程的管理意识不足,会直接导致工程管理与施工不匹配,致使工程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其次,监理单位的管理意识不足,会导致对建筑工程的工作内容、性质、机制等认识不到位,致使建筑工程的管控水平下降,无法发挥综合监理的管理价值。
1.3管理方法不科学
由于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要采用有效、正确的施工管理方法,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展。但是,现阶段我国一些建筑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不仅管理效果不显著,致使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施工成本的大量消耗,施工进度延误,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2.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1转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不断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地解决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某建筑工程在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时,施工材料从订购、运输、入库、管理都是依靠人工进行监管与实施,并无法实现各个部门的及时沟通与交流,致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材料管理环节满意指数如下:
而通过不断转变管理观念,采用ERP办公软件,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不仅能通过软件平台清楚材料使用状态,方便施工安排,还能进一步改善建筑工程的效果,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创新模式下材料管理环节满意指数如下:
创新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大大提升了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水平,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效避免了施工成本的过度消耗,提高工程的建设收益,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2创新管理技术,规范管理流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企业应正视与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差距,积极创新管理技术,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大力吸纳创新性人才,并对企业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与新知识教育,以规范建筑工程的管理流程,推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2.3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效果
项目经理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管理负责人,但是项目经理却无法承担法人该有的责任,因而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就会产生权责划分不清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应构建合理、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建筑工程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主要包括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验收等,明确建筑工程的各项分工,掌握工作范围与施工标准,强化管理效果,从而在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建筑行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强化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重视创新模式的有效应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从而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莹.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028-00028.
[2]郭效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4):240-240.
[3]张海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31):240-240.
论文作者:曹一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我国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