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_邵祥,陆俊超

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_邵祥,陆俊超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5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工作量不断加大,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变电运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现在的变电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点制约着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危险点;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进,对电力运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变电运行工作中始终存在着一些危险点,如何发现与识别危险点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造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如天气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失误等,要想有效的控制这些危险点,运行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高强度的安全防范意识,要严格的按照规程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与操作,在工作中要足够仔细认真,最大程度的控制好各个危险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质量,使电力质量水平整体提升起来。

1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1.1变压器操作时存在的危险点

变压器是将电压升高或降低的具体操作的设备设施。在利用这个设备进行变压工作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求具体的操作人员其工作态度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出现一丝马虎大意。因为在进行变压器操作时不能出现一丝纰漏,一步出错,将会导致重大的变电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在进行变压器的操作之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一旦出现疏忽,很可能引发重大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具体来说变电器操作时存在的危险点有:其一,在对空载的变压器进行切合操作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发操作危险。其二,在具体变压器操作时,如果出现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的数值不断变大,也会造成变压器被破坏,这样一来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1.2母线倒闸操作危险点

倒闸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母线倒闸操作,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操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及工序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好危险点。在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危险点,主要为:一方面可能存在由于自动装置及继电保护切换错误进而引起的误动情况;另一方面可能发生带负荷拉刀闸事故情况。

1.3直流回路操作时出现的危险点

直流回路是变电系统操作中操作较为频繁的工作。如果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操作失误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具体来说就是因为在进行直流回路工作时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进而导致电力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综上所述得知,直流回路操作的不规范会导致引发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

1.4异常天气引起的危险点分析

风雨天气容易导致变电运行出现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暴风雨天气,在该种天气条件下,由于风力较大,易使电线崩断撕裂,电线落地与雨水接触,引起漏电现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外,充油设备若油面过低,在寒冷天气中,热胀冷缩原理下,会使设备导线过紧;若油面过高,遇高温天气,热胀冷缩原理下,会使设备导线过松。所以,在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行管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好天气变化情况,以提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2 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2.1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

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变电运行本身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要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涉及因素和规章制度相对较多,因此,加强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需要对于变电运行的整体状况进行危险分析和质量控制,进而提高变电运行的整体效率和整体安全。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和其他单位的相关经验来找出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措施。

2.2操作规范化

操作人员作为电力运行管理核心部分,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使操作规范化是使电力运行安全稳定运行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就目前我国电力运行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不够高,使电力运行工作水平停滞不前,一定程度的阻碍了电力运行工作的发展。所以,运行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充分的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及资源,开展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业内人员专业素质,并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创新,与时俱进,实现操作规范化。

2.3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对特定矛盾进行解决

要从根本上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性,就要解决好其本身的特定矛盾。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危险分析和控制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其安全自觉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开展:(1)开展“危险点分析与应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工作人员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的内容、形式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减少工作上的精神压力及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使得工作的安全性能得以增加。(2)明确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找准危险点,来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在此过程中,要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明确,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中,要求的是相关工作人员要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制定出防止措施,并且及时的对其相关数据、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为日后安全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相关资料依据。(3)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变电运行的危险分析和控制的目的,不仅仅是变电运行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还需要整个电力企业的全体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确定和分析各层面的安全隐患和危险点,并从整体运行的角度考虑,去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有效解决危险问题。在电力企业中可以通过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整体的风险预控氛围,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4定期检查变电运行设备

变电运行设备是变电运行管理的重点,因为它是具体的变电设备,即管理核心。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变电系统的安全性。经多年的实验得知,变电运行设备在服役一定时间后会发生一定的老化以及存在一定的故障因素。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隐患,将后果非常严重,对变电运行设备十分的不利。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变电运行设备。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问题。

2.5完善危险点防控工作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大量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运行管理人员要实现事故的完全掌控是比较难的,所以,运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响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密切关注电力运行情况。此外,运行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总结,吸取经验,采取多方位防范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同时,运行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定期的汇总工作情况,及时汇报事故防控情况,并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进行防护,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定期的巡检电力运行情况,检查电力运行设备,对可能存在危险点的地方,及时分析、解决,尽可能的完善危险点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为电力生产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生产运行。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和分析,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曲磊.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

[2]田文军.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探析[J].科技风,2015(15).

论文作者:邵祥,陆俊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_邵祥,陆俊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