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问题;措施
引言:建筑抗震设计是其结构设计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内容,近些年国内建筑行业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建筑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地震是影响建筑物安全非常主要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开工之前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并明确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1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也逐渐加快,人口与财富呈现区域性的分布格局,一旦发生地震,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在地震灾害频发,不管是河北的唐山地震还是四川的汶川地震,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不计其数的建筑坍塌。受到地震的不确定性以及当前技术的限制,我国不能准确的预测地震的发生地点以及破坏范围,有效的预防对策还未出现,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加强建筑的抗震性,即将抗震设计融入建筑结构设计中,能有效的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坏程度,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概念不明
抗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地震的破坏性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影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提到抗震性能设计人员都还是会增加钢筋的数量,来抵御地震的压力,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就给建筑设计带来了隐患固步自封无法走出去,不能创新。然而好多实践表明,在钢筋的使用上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是合理的安排,恰恰钢筋的数量越多越不利于建筑的抗震性。反而会使钢筋的延性降低,所以通过近些年的设计人员的研究表明,通过计算来提高抗震的效率是不完善的。而是在设计的时候分层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时既要设计出需要加强的位置也需要设计出薄弱的位置,这样强薄的撞击下薄弱的位置就会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延缓抗震的破坏力。所以说设计人员树立良好的抗震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指导理念
2.2 抗震设计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如今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存在着一定量的问题,实用性发展成了建筑设计人员主要关注的方面,也正是由于过分关注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发展,导致建筑设计中对于抗震设计的关注度缺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认知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再加上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抗震设计认知的缺失,所以,人们往往是在地震发生以后才去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因此,要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的认识,做好建筑构建的设计工作。
3 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措施
3.1 适宜场地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场地就需要设计人员的较强经验和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避免将建筑物建在断裂层地震带上,是进行抗震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良好的地理位置可以更好的抵抗地震的破坏力,减少地震带上直接的地震影响。相对开阔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均匀的土质可以更好的传递地震波,避免不同的土质传递的不同的力。坚硬的土质密度和承载能力也可以分担地震传来的重力荷载。在选择建筑场地市政规划的时候,要特意避免土质较松、河流湖泊附近等地段,避免土质的密度不均匀,发生地面沦陷的问题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还有一些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区,建筑物必须要避开地震断裂带,合理规避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直接影响。
3.2 科学制定抗震结构方案
建筑物的抗震结构方案科学与否,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影响也不可忽视,建筑结构设计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科学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结构方案需要根据计算简图及地震作用特点给出,应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建筑物部分结构或构件遭到地震破坏,而影响到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导致建筑物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抗震承载力,保证建筑能将地震能量进行良好的消释或缓解。另外,还要对建筑物的刚度和场地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建筑物自振周期分析结果,与地基土的自震周期相同,就會因共振作用而加强破坏力度,使得建筑物的遭受的破坏更大。因此,设计建筑结构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建筑基础的深度要满足相关的要求,如果建筑层数比较多,必须要设置地下室,并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3.3 做好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要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抗震设计工作,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参数进行选择,如果参数的选择错误,会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就应当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科学选择,不能够确定的参数通过鉴定勘测机构对现场进行确定。在模拟地震灾害所建立的模型当中进行计算与分析,甚至可以按照比例建造建筑物的模型,并在振动台上模拟地震作用进行试验,找到建筑结构抗震的薄弱点,进行计算与加强,从而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合理与科学性。
3.4 设置多重抗震防线,开展悬挂隔震设计
每增加一道抗震防线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给居民增加一丝逃生的希望,要尽可能选用性能优越的建筑施工材料来设置抗震防线。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设置抗震部件,以进一步缓解地震所带来的冲击,最终达到降低地震损失的效果。悬挂隔震选用的是悬挂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物的大部分结构悬挂起来,以减轻地震发生时对其造成的影响。经过悬挂处理之后,地震波带来的能量就不会传递给建筑结构,其稳定性便能够得到保障。悬挂隔震最常用的方法是大型钢结构,其核心构件为钢结构悬挂体系。如果从构成上划分,大型钢结构主要分为主框架和子框架两大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子框架会通过锁链或吊杆悬挂于主框架之上。基于此,地震发生时只有主框架会发生摇动,因为锁链或吊杆的作用子框架并不会接受到地震波产生的能量,所以子结构不会产生惯性力。
4 结束语
总之,在目前地震是一种很难以预测的严重自然灾害,但是为了可以避免它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灾难,在建筑中,工程的设计人员就必须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方面,从宏观的整体观念出发。在抗震设计的建筑工程里,它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从建筑的结构设计里,它要惯穿于整个抗震设计,所以,我们在在建筑设计中,要从可靠安全性和功能技术方面等内容考虑,要设计建造出具有更加完整,安全系数高以及更加优质美观的建筑,避免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灾难和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宏伟.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体系选型及抗震设计探讨[J].山西科技,2012(5):31~32.
[2] 王道星.刍议高层建筑中抗震设计必要性[J].能源与节能,2012(7):80~81.
[3] 牛慧娟.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J].内江科技,2011(10).
[4]郁春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关于剪重比的分析[J].四川水泥, 2016(05):84.
论文作者:朱伍,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结构论文; 土质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