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行业在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建筑电气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经验比较短,所以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容易在消防联动以及竖向干线配电方面发生一些设计工作细节的混淆问题,导致相应的设计工作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忽视与混淆;问题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建筑电气行业也随着有了较大的提升。建筑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现阶段下,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容易使设计工作人员忽视和混淆。而本文主要列举了在竖向干线配电方面以及消防联动方面的电气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和混淆的问题。
1.竖向干线配电设计工作中的问题
1.1关于共用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值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我国人们对于用电需求比较大,而且一般建筑的规模也比较大,所以导致了建筑就需要比较多的接地系统,这就使得设计工作人员,采用多种接地系统共用一个接地体电阻值的设计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违规设计,并且由于防雷接地系统同其他系统共用一个接地体,就会因为缺少弱电机房容易导致电阻值过大,从而影响到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而在我国建筑电气设计相关的规范标准中,对于一些电子设备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的时候,需要确保接地电阻值的数据始终不大与1Ω。而人们在进行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在途共同接地体相连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已经在使用的保护接地系统,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一般人们都会将重复接地以及防雷接地的共用系统中的电阻值保持在1欧或者是1欧以下。从技术操作上将,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所以一般设计工作人员在选择共用接地体的时候都会以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为主。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设计人员会容易忽视电阻值的大小,从而容易影响到电气系统的运行。
1.2防雷引下线的引出线以及钢筋的利用问题
根据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防雷引下线的设计中,如果是选择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的时候,就要做好屋顶上部和接闪器的焊接工作,并且还应该做好建筑物的下部镀锌导体的设计工作,镀锌导体的位置应该是在地坪下0.8m-1m深的地方,镀锌导体的规格应该是40mm*4mm。并且还应该与室外外墙皮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此外还有两点需要设计工作人员注意的是,首先应该要确保混凝土中的钢筋的直径亦应该不低于16mm,最好是一组引下线有两根钢筋组成,并且最好将其焊接在一起。还有需要注意的是钢筋的直径比较小,在16mm以下10mm以上时应该提高一组引下线中的钢筋根数,最好是将四个钢筋最为一组。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设计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认识,容易忽视钢筋的直径大小和数量。
1.3供电干线中树干式的变截面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供电方式的选择中,大部分的设计人员都会选择树干式供电。树干式供电就是将若干供电支路接合,同时接在一个的供电干线上。然而在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设计工作人员经常会进行变截面设计,就是减少供电干线后半段的界面,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降低建设施工的成本,但是从安全和规范的角度上讲,这种设计方式,容易导致供电干线出现一系列的影响,导致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要安装一定的短路保护系统,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供电干线中树干式的设计工作中,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标准和工作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进行相关的截面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不装短路保护而进行变截面设计,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上一级的电路中已经安装了相应的电路保护装置并且对于整个线路都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就是,在电源的一侧,有相应电路保护装置,并且其额定电流在20A左右或者20A以下。但是由于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系统的因素就容易导致供电干线的电流超出额定电流的限制,并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工程中,还会容易忽视检验上一级保护电路的效果,所以就会导致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1.4设计过程中选择导线截面的问题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电气设计的工作人员容易在选择导线截面上出现问题。载流量是导线选择的重要关键之一,而载流量的大小又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导线的载流量与温度成反比关系,温度越高也就会使导线的载流量变得越低,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关于导线温度因素的分析工作,而现阶段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忽视对温度因素的考虑,一般在进行选择导线截面的时候,都是以25℃的横截面的载流量作为参考的。然而这种设计思路,会导致导线的载流量在高温环境下会降低,从而导致保护开关载流量的要求不相符,从而影响到供电系统的安稳运行。而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最好是能够根据相关施工地点的温度进行实际的考虑。
2.消防联动方面的电气设计工作
2.1关于消防路线敷设的设计问题
在进行消防线路全为暗敷的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的时候在进行消防线路保护设计的时候,一般都是将线路设计在吊顶内,采用穿镀锌钢管进行保护的方式。而在我国相关的规定过程中,对于一些起到消防联动、自动灭火控制、通讯、照明作用的线路,应该要选择金属材质,并且还应该在非燃烧体机构中进行敷设,此外还应该注意对于消防线路的保护层的厚度,应该将保护层的厚度保持在3cm厚度以上。此外消防路线的敷设最好是进行暗敷,如果是进行明敷的话,设计工作人员应该要在相关的消防路线金属管道上进行防火措施的设计,如涂抹防火涂料等。
2.2关于消防控制室中消防水泵、防烟等措施手动控制的设计
一般设计人员会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方式,来进行消防水泵、防烟等消防装置的设计,但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都会忽视独立的专用控制线路。而在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对于重要消防装置的启停控制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工作人员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方式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做好专用控制线路的设计工作,并且还应该要将专用控制线路独立于消防控制室之外,以便能够直接进行手动控制。
2.3消防水泵启动的设计问题
在建筑电气消防工程中消防水泵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消防水泵启动方式的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于消防水泵启动方式的重视,不能够从整个系统功能的角度进行消防水泵启动方式的设计。并且现阶段下,由于各种先进的设备不断地应用,人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愿意采用自动启动方式。但是由于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自动启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不能够有效的启动消防水泵,进而导致火灾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消防水泵启动方式的设计工作中,应该要做好消防水泵的自动启动与手动启动的联合运用,从而确保消防水泵能够正常的发挥,及时的解决火灾。
结语:建筑电气设计影响着建筑电气工程的实施,并且会影响人们在建筑内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人身安全,所以我们的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细节方面的设计,以此保障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的质量,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聪.探究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及发展[J].居舍,2019(07):20.
[2]翟宝璐.现代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19,45(06):95-96.
[3]吴磊.优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经济性[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37.
论文作者:李嘉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过程中论文; 水泵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