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吴博杰1,蒋纬靔2

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吴博杰1,蒋纬靔2

1.杭州龙巢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2.杭州景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路面车辆和行人的密度逐渐加大,对市政工程的投入力度也随之加大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当前,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主要以沥青为主要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创建舒适和平整、噪音低的道路通行条件,而且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和养护维修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和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对于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和病害的防治成为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布局,优化内部结构,保证美观实用,便于人们出行,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道路规划要求,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效率,满足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是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路面直接承载着行人和车辆的负荷。路面结构设计是实施目标的灵魂与依据,设计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进行道路建设设计时必须重视对路面结构的设计,必须对施工线路的地理状况,土质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实地勘察,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保证设计质量为以后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道路工程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风吹日晒、雨淋,容易产生病害,使路面还在规定使用的年限内就出现了损坏的情况,如路基沉陷、裂缝、车辙,等现象,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这些病害问题将给城市交通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也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建造优质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为道路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撑,保证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要重视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工作,设计中要拓宽思路,开阔视野,确保其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设计中要注重提倡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提高路面的建设质量,提高道路的使用功能。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能够使工程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能够提高路面质量,防止病害产生,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上,还应该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因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变形、病害等现象。

2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①在进行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层的材料可以选用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型的沥青混合料不断出现,其中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能够保证道路施工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设计有效性,设计人员可以在路面结构层材料中添加抗车辙剂,保证路面的耐压效果。②优化结构层组合设计。路面层需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耐磨性,路面中下层需要保证整体的稳定性、抗剪性以及抗开裂性。由于道路上层面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一旦出现设计不到位的问题,就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增加道路运行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市政道路规划情况,分析具体的道路类型,从而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强度与刚度,满足城市日益增加车流的要求。③市政道路结构层厚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路面的荷载能力,广泛搜集相关技术资料,运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对路面厚度进行精确的计算,尤其做好图纸设计,防止出现路面结构厚度不合理,增加后期工程投入,浪费人力物力。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采取精确的计算方法,提升设计质量,全面控制路面结构厚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在进行路面基层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了整体强度,分析设计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路面压实以后的路面效果,控制好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难度,防止由于应力导致裂缝产生,提升基层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做好路面病害防治工作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提前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好设计的重要环节问题,邀请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需要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相同的位置进行检测和复测,从而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根据横纵五米一个点位,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计算出合理的沥青铺设厚度数据,从而为日后的施工做好铺垫。对于结构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要进行严格把控。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路面结构使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后期路面的使用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使用材料出现问题或者不能符合工程规定的要求,就会对后期的路面灾害问题的出现提供条件。故明确了这一要点之后,对于材料的选择,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材料厂家进行优化选择,一方面保证材料具备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书,严格把控材料之间的配比和温度问题;另一方面货比三家,选择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厂家进行发货,最后严格测试材料的抗压性能。对于运输材料的车辆也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包括防粘和保温的处理,同时严格控制车速,确保运输的平稳性。通过前期的层层把控,从而保证后期的路面质量问题。

3.2采取灌缝方法处理路面裂缝问题

在市政道路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在的交通发达,车辆增多致使路面表层承载压力相应增大,加上四季的温度变化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夏天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致使路面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出现裂缝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道路病害,必须及时请专业的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补救处理,从而防止因为疏忽造成的路面缝隙进水,对深层的沥青结构甚至路基进行慢慢的腐蚀,酿成路面严重的隐患。针对这样的裂缝的产生,需要专业的工艺技术对缝隙进行灌缝处理,首先将缝隙清理干净,确保无杂物和积水,然后将提前搅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注入其中,最后对该部位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平整性和美观度。

3.3处理路面的局部缺陷问题

针对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松散或者坑槽、网裂等路面病害问题,需要及时请专业的施工人员对相应部位进行补救处理,从而确保道路尽快投入使用,不影响交通和路面车辆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补修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冷拌或者热拌沥青混合物的方法,对于冷拌的过程,由于对该项施工工艺的要求不高,不需要热处理的情况下,补救施工较为简单快捷,但是缺点是这样处理后的性能和作用不及热拌的沥青处理方式;如果采用热拌沥青混合物的方法,首先必须确保施工工艺的完善和技艺的醇熟,然后才能有效地落实和处理好补救路面的工作。两者各有优势,在实际运行中,则需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工程时间采取合适的补救方法进行相应的补救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广泛搜集相关施工技术资料,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路面结构形式,提升设计标准,保证道路设计质量,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利.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8(12):151-152.

[2]孙宝雷.市政道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8(07).

[3]李彩凤.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和病害防治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161.

论文作者:吴博杰1,蒋纬靔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吴博杰1,蒋纬靔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