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判性阅读以文本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它要求读者首先要对文本本身所蕴涵的信息进行认知、理解与加工,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分析与评价。因此,评判性阅读教学注重阅读过程,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加工和处理。本文节选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阅读部分安妮的日记,并且针对此课例片段进行分析,最后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评判性阅读。
关键词:评判性阅读;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例片段:
此课例片段讲述了犹太女孩安妮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藏身小阁楼25个月以后的一篇日记,表达了她孤独、恐惧和郁闷的心情,同时描述了她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Step1:
T:Look at the time when this diary was written.What do you think this period of time meant to Anne and her family?
Ss:It was still during World War II.Anne and her family had to hide away, o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the German Nazis.
T:Who is Kitty? Is she writing a letter to her friend or just keeping a diary?
Ss:Kitty is her diary.She is keeping a diary.
T:Do you think Anne had some good friends she could talk to during this time?
Ss:Perhaps she did not have friends around.Sh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Step2:
T:Now read very carefully through para.1.And t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which is hidden behind the words.I tried myself to find some.Let’s see if you agree with me.(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一些推理和结论,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哪些推理是合理的)
Step3:
T:How did she feel when she was writing this diary? With a partner brainstorm 5 adjectives to describe her feelings and give the right clues from the text.
Step4:
T:Now we have finished Anne’s diary.I am sure you can read Anne’s mind better.Let’s summarize what on earth Anne was eager for?
Ss:nature, friends, freedom, peace....
二、课例分析:
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是评判性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本课例片段的教学活动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评判性阅读策略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挖掘文本信息的内在涵义。本次评判性阅读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课例设计了四次活动对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新颖且有实效。四次的推理判断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局部到综合,很好的完成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深层次解读。另外,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学生一直处于较紧张的状态。因此,我认为在评判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运用一种教学手段和阅读策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教师应多注意多种阅读策略的交替使用,还要注意课堂节奏和气氛的调整,可以安排穿插适当的、简单有趣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三、文本处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案例,发现现行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本处理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简单肤浅的文本处理。目前的阅读课多采用“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和相应的活动设计。但是从课堂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们在读前的导入和读后的问题讨论上花了较多精力和时间,而对读中阶段的处理有些轻描淡写,存在着对文本信息解读不到位,对课文处理过于简单,这样的阅读课堂有时尽管热闹,但偏离了以阅读为主线的基本方向;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层次的问题设置。多层次、多角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设置是评判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能激发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加入一定量的信息获取任务,例如:判断正误、填表格,查找中心句等,但这些问题设计大部分只涉及对文本的表层理解,而涉及文本深层次理解的并不多;第三个问题为过渡重视“语言点”的阅读教学。目前高考注重语言能力的运用,有些老师脱离课文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琐碎的知识点,这种过度重视“语言点”的阅读教学与评判性阅读教学完全背道而驰。评判性阅读注重语篇,强调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评判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质疑与评价文本的语言运用,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作者的意图更深刻的理解;最后一个问题是不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评判性阅读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赋予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权利和时间。但是我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思考就让学生回答,结果出现冷场、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
四、建议:
首先阅读课应关注阅读过程本身。阅读课的重心应在于阅读文本和深层次解读文本。因此,教师应该把握阅读课的本质,把阅读课的重心回归到阅读文章本身。
其次活动设计要体现思维性和开放性。成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最积极活跃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每一部分的活动设计对学生的思维都有一定的思维要求,不同的活动思维层次和难度各有不同。教师要设立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次是阅读课要让学生产生共鸣。共鸣是读者能深切体会作者及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能走近故事本身,与作者和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和经历。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达到评判性阅读的目的。
最后是问题设置要有科学性和层次性。提问是阅读课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师可利用“问题连续体”模式,该模式将问题分为五个类型:感知、推理、概括、迁移和创造,这五个层次的问题分别侧重信息查寻、信息理解、信息归纳总结分析比较、信息推理评价和假设创新。这样能够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
结束语:
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字面信息进行有根据的推理和判断。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也是批判性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贵丽萍,黄建英,周勇,林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闻婧(1995.01-),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学历: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论文作者:闻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思维论文; 信息论文; 目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