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研究综述_企业竞争力论文

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管理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企业管理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中国入世后的第三年,针对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国企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等内外部环境变化,我国理论工作者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研究人员,对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家理论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同时,对多年来持续进行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追踪性研究,并从新视角不断探讨和总结规律。

一、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2004年,学术界及有关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是重点之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曹廷求首先梳理了主流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归纳了主流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1、理论基础是分散的所有权结构:2、理论前提使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3、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传统的英美式模式;4、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克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5、强调构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制度安排的内部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等非制度安排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次提出了当前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即:利益相关哲理论与共同治理理论,最优所有权结构与大股东治理、中间组织理论与网络治理。最后进一步的提出了主流公司治理理论的转型:第一是理论基础的转变:从股东至上向相关利益者理论转变:从委托——代理理论向最优化所有权结构转变;从企业理论向中间组织理论转变。第二是治理模式转变:由单边治理转变为共同治理:由经营者治理转变为大股东治理;由内部、外部治理机制转变为社会治理机制。第三是理论研究角度的转变:注重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研究公司治理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去探讨公司治理问题;从网络角度去研究公司治理的新变化。

(注: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2004.2)

王跃生特别针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问题,总结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遇到的挑战,如:一方面企业理论本身的研究似乎日趋深入、形式化和精细化,成为整个经济理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另一方面,企业理论确立离现实越来越远,对现实的变化解释力不够(如人力资本雇佣者问题、知识性企业所有与控制权配置问题)。认为当代企业理论之所以面临着挑战和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理论的发展未能及时反映现实中的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之一就是,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基础的两权分离,其存在的条件正发生变化,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有在新条件下重新配置与融合的趋势。企业理论的发展既需要研究两权分离下的控制与激励,也需要研究两权分离本身。认为企业制度的发展历史是经历着从两权合一的古典企业制度(合一于所有者)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适合于现代大工业企业的大规模、多层级和广泛的团队生产)之后的又一次两权重新融合(融合于企业家)。(注:王跃生《论当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融合的趋势》2004.4)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模式的探讨

李豫湘等人针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情况,如在自利与合作双重约束和限定下,企业行为人(主要是股东和经理层)进行权力争夺与权力妥协,大股东与大股东间的权力争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博弈,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等,共同决定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分布和治理效率,以及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内部的不同的权力结构,以此作为出发点来研究什么样的股权结构能使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他们认为企业所有者通过资产的委托代理,企业实现了权力的分割,企业内部形成了多元化的权力主体,现代企业的权力主体主要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员工。形成了企业的权力制衡链条。指出高度集中的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中的决策行为人在权力制衡的构建方面有不可克服的缺点。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会导致“独裁”和“专权”;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会使“内部人控制”现象无法抑制:股权适度集中对于企业内部的权力制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股权适度集中,持股人对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使得工资控制以从一个私人股东手中脱离出来,导致以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股权分散化到一定理度,任何一个股东若要直接控制企业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时,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才真正确立起来,企业的监督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一切都是公司制企业最终取代自然人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注:李豫湘、甘霖、杜莉《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制衡研究》2004.10)

钱春海和郑学信的研究发现,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控制权已经逐步转移到企业经营者手中,那么这种安排是否具有效率是问题所在。他们认为虽然根据现代契约理论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可以防止企业内部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利益而采取有损于所有者利益的行动(如:经理人市场的约束:产品市场的竞争约束;资本市场的竞争约束三个方面),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具有自身的特点,控制权往往由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因而控制权转移到经营者手上很“廉价”,市场机制不完善也使得这种控制权很少受到约束,于是他们用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与氛围,使企业各项指标能够真正成为反映企业经营者能力与绩效的充分信息指标;建立合适的补偿机制,不仅有多元化的报酬补偿机制还要有能对控制权进行动态调整的机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如报酬机制、声誉机制、控制权机制和竞争机制。(注:钱春海、郑学信《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的效率分析》2004.12)

严若森根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其企业经营主体状况(所有者代表、代理人)与企业监控主体状况(内部监控、外部监控、内外监控结合)的已有或可能的不同组合,将其企业治理模式细分为13种,并详细的介绍了各种企业治理模式的结构及其存在的背景。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机构的目标模式,提出国有企业治理整体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一种基于多方监控并存单暂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即在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外部监控体系的健全,但更应重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注:严若森《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细分、目标模式与演化路径》2004.6)

(三)跨国及不同文化背景经营中的公司治理问题

李俊江和史本叶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总结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三大问题:1、所有者缺位问题。国内控股公司和主管部门机构在作为委托人的同时,又是母公司或上级部门的代理人:海外企业的董事会权利主体没有形成,委托人权利分散:跨国经营中因财务、审计、地理或与其他国公司合作等原因,使得国内委托人信息搜集成本高昂;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使得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中间环节缺失,产权主体形式化,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2、内部人控制。作者指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组织机构,企业行为是全体成员的博弈结果。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所以准拥有在契约规定之外的决策权是尤为重要的,作者指出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本质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构建问题”。3、所有者越位。作者指出所有则越位的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差别,出现了国内母公司的越权行为。其次从产权的意义出发,根据企业不同的法律地位,指出了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主要的三种内部组织结构,即国际业务部一元结构,事业部制的多元结构,控股公司结构。进而提出了完善跨国经营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1、强化国有股东的法人主体地位。2、规范国外代理人的管理者地位,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3、公司治理结构应与跨国组织机构运作相吻合。(注:李俊江、史本叶《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2004.6)

唐清泉从不对称信息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流动的模型,分别研究了中国、日本和美国文化背景对不对称信息流动的影响及由此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难以解决的代理问题,降低公司治理效率,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存在不对称信息,因而不对称信息的流动状况是影响公司治理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指出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契约各方的价值取向与获取价值的方式不同,由此对披露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的方式与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企业对各管理层次规定的权利、义务和工作的紧张程度不同,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采取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而引发委托人和代理人对不对称信息作不同的理解、解释和处置,使不对称信息的流动受到影响。为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模式提供参考。(注:唐清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效率》2004.6)

二、关于企业家理论问题的研究

随着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触及到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要素资源,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和研究。从经济发展要素角度讲,企业家资源在社会和企业经济生产活动中总是处于发起、配置、操纵、控制其它资源的领导位置上,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中东性生产要素资源。从经济发展源动力角度看,企业家资源是吸纳、组合、经营、管理各种声场要素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最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地区繁荣的发动机和催化剂之一。

(一)企业家理论问题的研究思路

刘新民(《企业家理论研究的意义与分类综述》2004.6)从宏观、微观、企业经营、人力资源等不同角度论述了企业家研究的意义,对已有的研究按照相应标准可划分为经营模式、创新模式、资本模式,人力资本模式、决策模式、领导模式与选择模式七大类,为进一步选择研究方向理清思路。提出的企业家的研究理论分类如下:

汪忠、曾德明、龚红(《中美公司企业家培育机制比较研究》2004.6)认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核心作用,企业家培育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企业家培育机制与公司治理关系密切。他们主要选取美国与我国国有企业,从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激励与约束机制、文化背景、选拔产生、培训与考评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对中国企业家培育机制的建议:完善文化、市场与法律等外部治理环境;改进与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与健全企业权力结构;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家选拔产生、培训与考核机制。

(二)企业家激励问题

李大伟(《提高企业家激励的有效性》2004.2)提出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过分强调激励而忽视激励的有效性成为中国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存在着过度激励和激励保健化的现象。他首先归纳了激励失效的表现如:激励的保健化(在职消费、连续任期、例行激励);过度激励,如企业经理人员的绩效与其收入水平相比的过度;激励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激励有效性的标准,如:因激励产生的收益必须大于用于激励的支付;激励必须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经理人的替代性威胁。最后提出了提高激励有效性的途径:如:1、保持对经理人员的替代威胁2、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经理的薪酬标准3、对于非上市公司经理人,建立薪酬竞争制度。

张正堂(《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设计》2004.6)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通过建立模型得出了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他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并提出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他针对代理人的最佳报酬机制:s(π):α+βπ(式中:s(π)为代理人的报酬函数,π使企业可观测的产出,α是常熟项,代表固定报酬,β是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或称为激励报酬强度,βπ为激励报酬),对这种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最佳报酬机制所基于的假设(所有企业的报酬激励强度系数是一样的)在现实中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激励报酬强度的决定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其他因素影响激励报酬决定的程度并不小,因为企业不可能面临着非常相似的经营环境和约束条件,正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才使得有同企业的企业家报酬的激励强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张正堂首先通过模型推导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实践中如何根据这些影响因索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设计思想。

余津津,朱东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家组合报酬契约模型初探》2004.2)对现代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及其实现形式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报酬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现金(短期激励)以及股票期权(长期激励)的组合报酬契约模型。目的是通过探讨组合报酬契约模型来克服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背景下的代理人偷懒行为。指出了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对企业家的行为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并最终会影响到企业运营绩效。并总结了现实中企业给予企业家的激励性报酬(基薪、奖金、递延性报酬、认股权、业绩股份,股票增值和虚拟股票等),并指出了组合报酬体系中的每一个激励因素的激励效果和激励强度。针对我国企业的报酬制度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首先应该注意各种报酬形式的激励效果和激励强度,构造最优的企业家激励报酬组合,实现保险收入与风险收入相结合,现期收入和远期收入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观点。

(三)转轨时期企业家成长问题

钱士茹(《转轨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基本模式及战略性定位》2004.4)认为,体制转轨是国企改革的现实要求和基本环境,提出转轨时期的双重体制一方面培育了类型众多的企业组织: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不同模式的企业家。他把企业组织分成了国有和民营两大类,研究了两类企业的企业家生长的环境与机制是大不相同的;又把企业家成长所依托的资本分为政治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得出不同资本与不同制度环境的耦合,决定了现实中企业家成长的基本模式。并指出中国企业家成长所依托的二维资本,是双重体制规则的一种反映。通过界定二维资本的涵义(政治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成长模式,指出成长模式是由政治资本的强弱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强弱的相互组合的模式。

最后指出我国现在所处的转轨时期,实际上是双重体制(政府和市场)驱导下的两类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与二维资本(政治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型态并存的状态,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家成长的四种主流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市场主导地位将会越来越强,认为我们国家企业家成长的战略性定位应该是以异质型人力资本为主要依托的企业家角色的定位。

三、其他热点问题的研究

2004年,企业管理理论界依然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

(一)关于核心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培育和提高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

高怀、赵宇平(《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2004.11)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问题,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众说纷纭,彼此之间差距较大,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分析框架。大多数研究把重点放在一企业市场状况和财务状况分析为主的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常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脱节的现象。2、缺乏对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惬意核心能力等概念的关系及其内在逻辑的严格界定,常常把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等同,在理论上沿河实践中容易造成误导。3、缺乏对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演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主要从企业组织本身或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常常把企业组织的内在特性与产业组织的特性分割开来,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动态烟花缺乏应有的研究,作者认为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种种不同的认识,往往是徐业者们主要关注与企业绩效的差异分析,缺乏对企业、竞争和战略本质的认识及其对企业多样化行为差异及其所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同的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应从这些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徐正良、王利政(《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悉——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2004.1)从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角度,重新分析和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结构,以期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主要观点,通过对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主要观点的研究总结,首先,提出作为竞争优势本源——核心竞争力,具备五个特征:(1)价值性;(2)独特性;(3)延展性;(4)动态性;(5)长期培育性。其次,基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分析,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结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文化力、企业学习力和企业创新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三力复合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本源。

于江、张不同(《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渐进化方法》2004.1)对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作了简单的文献综述,认为在细分层次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认为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弄清企业资源、能力、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之间循序的关系,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体系框架。主要观点:1、基于分析,将企业资源、能力、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建立了四者之间循序的关系:企业资源足能力的输入变量;与企业其他经营目标相比,能力更为重要,既存在着关键的能力;只有当关键能力在竞争中是独一无二的并在经营中是高度行为集合的,它才形成了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具有战略柔性和动态性,是一种可持续的企业竞争优势。2、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体系框架,即采用资源—关键能力—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渐进化的识别方法,从大到小、从外围到中央来识别。识别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1)识别关键能力;2)识别竞争力;3)识别核心竞争力。

郭焱、郭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化识别研究》2004.5)基于用于解决多目标多准则决策问题的AHP法,构造了财会绩效和非财会绩效评价模型,来定量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适用于制造行业的企业在战略决策时,对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情况的进行定量评价。

陈海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述评》2004.5)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国内的现有研究做了文献综述的工作。首先,作者总结了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因素分析法、对比差距法、内涵解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其次,作者回顾了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有关原则的研究。最后,作者具体介绍了国内学者们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设计的研究成果。包括金碚、胡大立、张金昌、贾玉花、张晓文等人的指标体系设计法。

张振辉、达庆利(《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新整合模型研究》2004.10)首先描述了动态环境的具体表现,快速变化的宏观环境,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企业运作环境。然后对竞争优势主流理论进行了综述。李嘉图提出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的缺点在于假定要素不流动和忽视了规模经济。国际投资理论主要从宏观角度考察竞争优势问题,对某个行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问题述及甚少。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将企业是为黑箱,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能力理论派系复杂,尚没能形成统一的结论。基于以上认识作者提出了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新整合模型。该模型由战略资源培育与识别模块、核心能力识别与培育模块、核心竞争力整合、保护与提升模块、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外部获得模块,环境分析与战略目标模块组成。动态环境、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与战略目标之间是一种协同互动的关系。

(二)关于战略管理

宝贡敏(《经济转型期企业主导战略模式选择》2004.2)的主要观点是企业的战略存在环境适应性和自身适应性两个层面的问题,是战略匹配问题。在不同环境下,同一企业的有效战略可能不同;在同一环境下,不同企业的有效战略可能不同。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企业的历史相似性决定了其主导、优势战略在一定时期的较为惯犯的实用性、适配性。但是,当我国企业多样化格局逐步形成后,企业的战略多样化必将成为现实。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适应企业自缓和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寻求战略管理模式创新,寻求企业成长方式创新,在于政策配合的条件下进行行动,是我国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迅速成长的关键。作者认为,这一历史规律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有效。只是企业在战略创新和成长方式上必须有新视角、新观点、新思维、必须能够在新的条件下创造出企业资源与环境的更高水平上的和谐匹配。

李庆华(《企业战略构架:一个理论分析构架》2004.4)提出企业战略定位理论的三种思维模式:内外匹配式、由外而内式和由内而外式,这三种思维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不是截然分开的。然后针对安德鲁斯的战略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指出SWOT分析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具体分析方法较为滞后,尤其是内部分析,造成了著名的“内部空白”,该分析框架在企业的战略实施方面缺乏研究,并且视企业最高首脑为唯一战略家,忽视了其他成员的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战略定位理论的三维框架。该框架由“做什么”、“如何做”和“谁来做”三个维度构成,做什么是如何做的前提,如何做是做什么的基础,谁来做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桥梁和保证。

项国鹏(《公司战略弹性透视》2004.4)回顾了战略弹性研究的历史,提出该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指出解决这些缺点的突破口。认为公司战略弹性源于公司战略学习机制,其形成机理是环境,组织设计、资源配置与利用、公司战略学习机制租公司战略弹性之间的互动。公司战略弹性包括资源弹性和协调弹性,协调弹性包括能力弹性、结构弹性、文化弹性、技术弹性和生产弹性。并指出各要素的不同内容的组合会造成不同强度的公司战略弹性。公司战略弹性的本质是通过战略管理机制整合代表公司战略诱因的企业内部情况或外部环境变化的新知识。公司战略弹性是一个有机的企业知识系统。战略管理机制对代表公司战略变革诱因的新知识的整合机理就是公司战略弹性的机理。项国鹏还指出了增强公司战略弹性的措施:创造和积累知识型资源,各层级管理者要及时学习新知识,构造有机地也组织结构,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做好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提高制造系统、服务系统、和协作系统的各自弹性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

李晓敏、李垣(《转型经济时期战略变化过程研究——基于主体影响和控制的观点》2004.6)的主要观点:在转型经济时期,战略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不确定性使企业的战略变化并不能够按人们预期的方式进行,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通过控制活动进行纠偏,以此保证战略变化的成功实施。他们把代理理论、控制理论整合到战略变化的研究框架中,重点考虑受到不同主体影响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如何通过不同控制方式的使用,以推动战略变化的实施,同时通过对战略变化速度和幅度的分析,更好的揭示出战略变化进程的方向。在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从影响中国企业的最重要的三个利益主体,即股东、经营者和政府的角度,构建了十个命题来说明了在企业影响占优的主体不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战略变化过程是如何随之发生变化的。为企业管理人员在战略变化中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关于供应链研究

李玉剑、宣国良(《企业供应链的价值网管理模式与现实构建》2004.7)着眼于研究企业供应链的价值网管理模式,这是传统供应链模式在当今电子商务社会的一种提升。首先,在对相关文献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供应链的价值网管理模式的四维特征:客户需求、领导厂商、关系网络以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商。其次,探讨了企业供应链价值网管理模式的现实构建问题,提出具有较大可行性的近似价值网管理模式——灵活制造模式。

朱顺泉(《供应链企业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其分析研究》2004.9)运用博弈论分析供应链从吸纳新成员直至稳定这一全过程,提出1)在供应链吸纳新成员的博弈分析中,建立一个支付博弈矩阵,根据纳什均衡的必要条件,确定目标企业的范围,并从中选择最优企业。2)在供应链整合期,应用负激励模型约束成员企业的违约行为,同时指出,供应链企业在重复博弈中,运用可信承诺、触发策略可限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供应链企业可以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周良、徐国华(《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2004.6)首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供应链失调的两个原因,一是供应链不同阶段的目标冲突;二是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供应链失调对企业经营业绩诸如成本、服务水平、库存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供应链的协调模式,包括中心化协调、非中心化协调和混合式协调,并分析了每一种协调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买方与卖方、生产与分销、库存与分销等协调机制,以及战略计划的协调机制和与环境的协调机制,信息协调机制。最后,作者还对建立协调机制的各种策略进行了综述和介绍。

申光龙、袁斌(《整合营销传播在供应链上的应用模式》2004.3)将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引入供应链的管理中,提出了在供应链上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反应”模式:给予整体考虑,从供应商的选择开始,选择“和谐”的供应商,经由组织整合和信息化整合塑造供应链上最优的关系类型,以达成对顾客需求的迅速反应和有效反应目标,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四)关于知识管理

左美云、许珂、陈禹(《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2004.1)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整体内容体系框架:1、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灯笼”模型,说明了知识管理的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体现。2、提出企业知识管理的十大内容,包括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共享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知识管理的技术与工具:知识产品的定价与版本;知识员工的管理;学习与创新训练。3、提出了“知识流小车”模型以实现企业的知识流管理。

刘庆林(《论企业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系统》2004.3)着眼于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创造及应用的环节。首先,作者提出了知识的创造与应用的SECI模型.SECI模型是指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社会化和外化强调了知识的创造过程,结合和内化主要关注知识的应用。其次,作者分析了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程序要素。结构要素包括信息技术和组织系统,程序要素包括共享和即兴。最后,作者对一般的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系统模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系统在企业实践中的整合。

李宝山、钱明辉.(《论知识增值机制》2004.3)着眼于知识管理中知识如何增值的问题。首先,作者提出知识增值机制的两个层次,计量增值与质增值、其次,指出影响知识量增值的知识共享的六种形式。1)不同员工个人之间的知识共享;2)员工个人与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3)员工个人与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4)内部组织之间与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5)不同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6)不同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最后,提出对创造质增值的知识创新一个新模式,有三部分组成:分享机制、创新机制和评估机制。

标签:;  ;  ;  ;  ;  ;  ;  ;  ;  ;  ;  ;  ;  ;  ;  ;  ;  

2004年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研究综述_企业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