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全球经济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全球经济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经历了从不自觉的全球意识到主动构建全球战略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以苏联时期的“全球存在战略”为依托,从悄然奉行“全球渗透战略”到积极倡导重构世界经济新格局,俄罗斯的全球经济战略逐渐清晰:首要任务是放开价格和国内市场,吸引外国投资,鼓励私营部门发展,为经济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创造条件;其次是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组织,拓展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军区域乃至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最后是利用近年来担任APEC、二十国集团(G20)、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身份,积极推出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构想,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目的是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俄罗斯经济向现代化全面转型,并以实力为依托,提升俄罗斯的全球地位。
一、经济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
资金、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是全球化的首要特征。苏联解体后,转型后的俄罗斯经济长期处于低谷,21世纪以来虽有扭转,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经济对外封闭性的特点。美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全球经济规则的主要制定者,俄罗斯要想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遵循“他人的规则”。毫不奇怪,在俄罗斯出现许多反对全球化的声音,①但更多的人则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只能在参与中争取机会,无法回避。2000年6月,普京明确提出:“在全球化条件下俄国不广泛参与国际经济联系的体系是不可思议的。”②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俄罗斯明显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
全球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外国资本要素进入本国市场,也有本国资本要素进入外国市场。转轨后的俄罗斯采取的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措施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取消指令性计划、放开价格、实行外贸自由化和开放市场。从1992年1月2日起,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90%的零售商品和85%的工业品批发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放开进出口贸易;卢布在俄国内可以自由兑换,由原来的多种汇率过渡到双重汇率制(在经常项目下实行统一浮动汇率制,在资本项目下实行个别固定汇率制)再逐步过渡到统一汇率制;紧缩财政与货币,大幅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与信贷规模;快速推行私有化政策。虽然激进的“休克疗法”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并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俄工业基础,但俄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价格、外贸、外汇、货币、金融、财政、税收、就业、社会保障及政府机构等方面同步改革,对非战略性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为完善公司治理、打破国家垄断、转向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投资自由化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俄罗斯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约3623.66亿美元,比2011年底增长4.4%,当年吸引外国投资总额为1545.7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186.6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4%。③俄罗斯许多行业受益于外国投资,开放初期吸引外资最多的是燃料工业和黑色冶金业,近年来是加工工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金融工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其国际扩张能力也与日俱增。俄罗斯外贸银行已经在西欧、独联体、亚洲和非洲的1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代理处,俄罗斯储蓄银行计划于2014年使其海外分支机构资金比例占该行总收入的20%。俄罗斯银行的活动经常与非金融类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有关,同时坚持向国际金融市场渗透,参与金融全球化。外国跨国公司纷纷到俄罗斯设立分支机构,俄罗斯跨国公司也到海外寻求利润。截至2012年4月,俄累计对外投资1068亿美元,主要投向西方发达国家、独联体和非洲。对外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复制国内的经济结构,对与燃料和原料的开采与初次加工相关的直接投资占据优势地位。
卢克石油公司是第一家把成为世界性企业作为公司发展目标的俄罗斯公司。目前卢克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塞尔维亚、沙特、伊朗、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都有石油开采合作项目;公司的境外炼油厂分布在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还收购了美国东海岸800家加油站,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228家加油站;在菲律宾也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加油站点,公司销售网络遍布俄罗斯、东欧、独联体、美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能源强国战略”,俄罗斯最大国有公司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加速海外扩张。仅在2013年上半年,俄气就启动了收购吉尔吉斯斯坦天然气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莫桑比克天然气资产权益和白俄运输天然气公司50%股份等多项计划,并投资246亿美元建造雅库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YKV)天然气管道,以此把俄罗斯连接成一个统一运输系统并进入欧洲,使俄气更便于供给欧洲和亚太两个市场。俄罗斯石油公司于2013年1月以560亿美元收购英国BP石油公司在其合资企业“秋明BP”中的股份后迅速壮大,并与埃克森美孚、挪威国家石油和埃尼公司在上游结成战略同盟。
除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外,俄企业海外扩张主要集中在钢铁和冶金业、动力机械制造业、移动通讯和信息业、保险和房地产及其他产业。著名的并购案例有诺里斯克镍业联合企业收购美国唯一大型准铂金生产企业静水矿业公司(Still Water Mining)和南非金田公司(Golden Fields)20%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之一;俄罗斯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际移动通讯业务运营商威派公司(VimpelCom)收购哈萨克斯坦第二大移动电话服务商卡尔电讯(KaR-Tel)100%股份;俄罗斯移动通信系统公司(MTC)收购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移动通讯服务商乌兹世界联通(Uzdunrobita)74%的股份,并成为土库曼斯坦移动运营商巴拉什通讯技术公司(Barash Communication)的最大股东;英格斯保险公司(Ингосстраx)成为乌克兰一家大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时收购了亚美尼亚艾菲斯保险公司(ЭΦЕС)75%的股份。④出于规避国内风险和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俄罗斯大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点越发突出,以苏联“全球存在战略”为依托的俄罗斯“全球渗透战略”已越来越明显。⑤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俄罗斯意识到靠出口资源性产品和传统工业制成品无法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必须走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之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全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俄罗斯采取注重发掘本国科学技术创新潜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并对传统经济部门实施现代化改造等系列措施,加快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经济”政策提出优先发展制药、高科技化工、非金属复合材料、航空工业、信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核工业和航天技术;实施“大行业集团战略”,将那些原本属于国家但后来与科研和设计中心失去联系的分散管理的资产整合起来,形成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和服务集于一身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国际劳动分工中实现向全面的跨国公司的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联合船舶制造集团公司、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公司、俄罗斯技术工艺集团公司和原子能集团公司就肩负着这样的重任。以俄罗斯技术工艺集团公司为例,这家超大型公司的经营覆盖国防科研、军工制造、冶金、电子、汽车制造、航空制造、船舶制造等各个工业领域,从成立之初就以引进国外品牌、进军全球市场为目标,与阿古斯特维斯特兰(Agusta Westland)、波音、倍耐力(Pirelli)等跨国公司密切合作。俄罗斯也加快了人才培养计划,派遣更多的年轻人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出国进修以提升专业能力。尽管困难重重,但俄罗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投身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梅德韦杰夫2008年所说:“今天的俄罗斯是一个全球玩家。我们明白自己对世界命运肩负的责任,希望参与新游戏规则的制定,不是出于臭名昭著的‘帝国野心’,而是因为我们有参与的能力和资本。”⑥
二、加入全球性和地区性国际经贸组织
1992年6月,俄罗斯正式加入IMF,开始实行卢布的有限兑换并统一外汇牌价,实行了某些国际资本流动业务的自由化,也获得了IMF的一些有附加条件的贷款。虽然转轨前十年俄罗斯与IMF的合作不很顺畅,IMF“政策建议者”和“监督执行者”的身份令俄罗斯不满,但借助IMF平台,俄罗斯可以积极参与IMF规则的制定,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也能够在IMF董事会和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等重要机构中派驻代表,取得发言权。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在与IMF的关系上变被动为主动,提前偿还其贷款,在制订经济计划时已不再把IMF借贷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强调与IMF在现有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同IMF的合作是俄罗斯经济稳定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实际步骤和重要保证。1992年俄罗斯也成为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员。虽然俄罗斯与世行的关系几经坎坷,但世行贷款在促进俄罗斯市场机制的发展与完善、推动煤炭工业重组、加速农业的市场化改造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其合作也从单一提供贷款向制度建设的更深层次发展。2004年以来,俄罗斯与世行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洗钱等领域紧密配合。俄罗斯还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独联体跨国银行、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国际投资银行和黑海贸易与发展银行等进行了密切的合作。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增强,俄已改变原来单-的“索贷”形象,在区域性银行建设和国际金融组织议事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加入WTO被视为俄罗斯在经济全球化中迈出的关键一步。经过18年谈判,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被正式批准加入WTO,成为第154个成员。入世后,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从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关税水平从13.2%降至10.8%,工业产品关税水平从9.5%降至7.3%。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共有57个商品市场和30个双边服务市场签署了准入协议。⑦俄罗斯不符合WTO规定的进口限制、禁令、许可证、授权等做法将被废除,还要对152个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普惠制。俄罗斯要保证本国法律的必要透明度,保证对外贸易管理的透明度,保证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法、技术管理规范、汽车和汽车元件组装领域的法规与世贸组织的法规一致,等等。虽然在短期内,国门大开可能导致部分弱势行业和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但从长期看,加入WTO有利于俄罗斯与WTO其他成员国建立和发展更稳定的贸易关系,获得进入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更好的条件,消除其他国家针对俄罗斯的贸易和投资歧视,特别是有助于推动取消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⑧,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引进高科技,推动俄国企业加快发展。
如果说加入WTO是俄罗斯在全球化时代不得不做出的明智选择,那么建立欧亚联盟则是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分步骤实施的主动行为,是俄罗斯融入全球经济的基地和大本营。2011年11月1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和《欧亚经济委员会工作条例》三份重要文件,标志着三国启动建立欧亚联盟,也标志着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12年1月1日,欧亚联盟正式建立统一经济空间,包括实行统一的经济法规,资本、商品、服务和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主要行业实行协商一致的经济政策,创建一个超过1.65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等等。三国将逐步统一银行系统和证券市场的法规,然后成立统一中央银行,由关税同盟进入货币同盟。2012年12月5日,独联体11个国家在土库曼斯坦签署了“货币一体化”协议。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在内的独联体自贸区协议也于2013年初正式生效。从欧亚经济共同体到关税同盟,从独联体自贸区到货币一体化,欧亚联盟正在稳步推进,俄罗斯整合从欧洲到亚洲原本属于苏联广袤地域内的各方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
加强与APEC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的经贸往来,对内有利于俄罗斯开发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对外有利于促进俄罗斯经济与亚太市场的一体化,因此成为俄罗斯新时期的战略重点之一。2012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的APEC峰会上,俄罗斯提出粮食安全、交通运输、教育与科技合作、清洁能源等许多构想,力图将俄罗斯自身的资源和教育优势与外资外力结合起来,反映了俄罗斯面向世界招标开发远东地区的新思维。中俄在亚太地区还有一个共同的平台,这就是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第三条规定了组织的合作方向,除了安全领域外,第二大方向是“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逐步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流通”。2011年6月《阿斯塔纳宣言》提出“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地区经贸和投资合作”,“在安全、经济和改善民生领域进行合作今后仍将是本组织的优先方向”。⑨目前,各国政府正加紧制定《上合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草案,加强《“上合组织信息高速公路”项目方案》(草案)运营模式联合制定;在银行联合体与实业家委员会联合推动下,组织内金融合作也在积极展开。俄罗斯还加入了黑海经济合作组织,其成员是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以及与黑海邻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和储备国,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能源利益,能够在全球层面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加强发展与国际能源机构和欧佩克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组织的联系。1995年,国际能源机构和俄罗斯的专家共同拟定了《俄罗斯能源概要》,推进俄罗斯能源部进行市场化改革。1995-1997年,双方针对提高能源效益、能源节约、统计、新工艺、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能源部门中的前景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共同举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1998年,国际能源机构与俄罗斯签署了《在1999-2000年进一步合作的备忘录》,规定了几个大型合作的实施计划。2002年国际能源机构公布了《关于俄罗斯能源政策的分析报告》。此后,俄能源产业国有化速度加快,能源产量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断上升。2011年,国际能源机构主动提议,希望俄罗斯加入该组织。由于俄在国际能源市场有重大利益和其他考虑,俄至今未加入国际能源机构,且与欧佩克之间形成独立并行的局面。
三、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俄罗斯加紧实施全球战略,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主要措施有: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透明,重构世界能源市场,加强食品安全和改造世界粮食格局等。
第一,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
近年来,莫斯科对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批评不断。普京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继续实施国际货币和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加强证券衍生产品的调控和建立新的储备货币等。2013年2月16日,为期两天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莫斯科闭幕,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和金融部门改革作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其成果反映在俄罗斯G20轮值主席国宣言和联合公报中。
俄罗斯认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内容广泛,但国际金融机构及其合法性、实用有效的多边准则、全球流动性、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问题构成最主要的优先事项。在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并面临很多风险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应以国内价格稳定和经济复苏为目标,并尽量减小对其他国家的负面溢出效应;各国要继续落实金融部门改革和结构改革的政策承诺,促进需求再平衡,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G20莫斯科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提出,要尽快落实2010年IMF份额和治理改革,重审份额分配公式,在2014年1月前完成第15轮配额审查;推动建立全球流动性指数,落实支持本国货币市场发展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制定区域金融机制,推动区域金融机构与IMF合作;修订公共债务管理,落实由IMF和世界银行于2001年提出的建议。为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发生,G20有必要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改革,为金融稳定委员会(FSB)领导制定新国际标准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宣言指出,应监督巴塞尔协议Ⅲ成员国落实有关协议;采取科学方法筛选出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SIFIs),并建立适当的监管体制;监管影子银行的活动;建立全球法人鉴定体系(LEI);停止机械引用信用评级机构(CRA)的评级结果;完成场外衍生金融工具改革等。⑩
通过推进金融改革来构建更具弹性的金融体系,实施激进的结构性改革以提振经济,是俄罗斯呼吁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宗旨。俄罗斯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但更关注的是各国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合作。由于美国、欧元区与英国于2012年下半年集体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安倍上台后日本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大规模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并导致这些国家货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影响。尽管在莫斯科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多位国际财经组织领导人均表示,围绕货币战的争论是“毫无根据”且“徒劳无益”的,俄罗斯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仍然对发达国家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剥夺和侵占发展中国家利益难以认同,并且将这种做法称之为“货币民族主义”;但出于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的考虑,俄罗斯和其他19国财长表示将协调政策而不会卷入货币战。会议强调要继续推进市场决定的汇率体制,坚决抵制竞争性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在遵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继续就气候变化融资问题交流经验、深化合作。
第二,推动贸易和投资环境透明。
鉴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是俄罗斯的一贯主张。2012年APEC峰会期间,俄罗斯提出了提高贸易环境透明度、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促进绿色可持续增长、制定争端解决机制最佳方案指南的系列措施。而2013年G20峰会,加强多边贸易、推动互利共赢又将是重要议题之一。
俄罗斯建议寻求全球性解决方案,以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和风险,并避免导致G20成员之间贸易关系紧张的情况。俄罗斯认为,G20应将发展贸易和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有效的多边贸易体系,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既定目标提供先决条件。反对保护主义、巩固和发展多边贸易体系及创建全球价值链将为提振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动力。圣彼得堡峰会上俄罗斯将就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九次联合报告的基本结论提交一份报告(第九次联合报告的内容关于调节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措施,已获G20通过);还将就抵制双边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措施、巩固多边贸易体系等问题的解决提交工作报告。
为吸引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俄罗斯准备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包括解决最有争议的公共政策分析问题,如公私合作关系(PPP)和非传统长期投资来源的作用,债务和股票市场投资机会评估,以及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有关的问题。G20将集中讨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银行业投融资机会与障碍的影响,成立多边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吸引国际储备资金进行投资的可能性。在2013年9月的G20峰会上,俄罗斯将会同其他成员国,与重要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IMF、经合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努力取得如下成果:
——加强国家政策力度,完善公私合作关系机制,促进投资融资;
——制定一系列吸引投资的措施,支持中小型企业和新业务发展;
——制定补充措施,确保国际银行的资本总额达到必要水平;
——就改变参与国旨在改造银行交易模型以利于实体经济投资的法律法规基础变更提出建议;
——就投资的可能来源(机构投资者、股市、政府担保)的作用进行分析;
——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市场的趋势、模型和最新结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最有效地加快经济增长;
——提出提高多边开发银行偿还能力的建议。(11)
第三,重构世界能源市场。
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布局是:一方面深化与其传统势力范围独联体国家的能源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盟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独联体国家是俄罗斯与西方势力最后的缓冲地带,加之俄罗斯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过境运输国都有重要利益关系,原本属于同一产业链。苏联解体后,捍卫和扩大本国能源企业、能源设备和技术专利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加强自己作为该地区能源过境中心和话语主导权的地位,自然成为俄罗斯在该地区能源合作的主要任务。欧盟虽是俄罗斯能源最大的市场,但近年来贸易摩擦不断,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和日本就扩大石油供应量达成协议,意在与欧盟市场搞平衡,促进能源出口多元化,增强定价主动性。
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生产国和东欧—高加索地区的能源运输国是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的重点。美俄在中亚、中东和北非产油区争夺势力范围,也提出通向欧洲的不同管线计划。双方各有胜负,总的来看俄罗斯在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呈攻势,在中东呈僵持之势,在北非呈守势。欧洲管道项目俄罗斯暂时领先美国,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倒向西方仍对俄不利。2012年12月,南溪管道工程(12)正式开工,而得到美国支持的纳布科项目因资金、气源等问题困难重重,标志着俄对欧能源供应布局得到改善,在减少对乌克兰过境运输依赖、占领东西欧传统市场的同时拓展了欧洲南部市场。美俄对阿富汗的争夺也与各自的全球能源战略有关,因为阿富汗虽然是贫油国,但它却是连接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区里海到西方的“西向”通道。2014年北约驻阿联军从阿富汗撤离后,美国将在幕后控制局势,而俄罗斯军队将重返阿富汗,就是两国全球经济战略冲突的最直接反映。
俄罗斯的目标是建立“天然气输出国组织”,并以管道、税收、产量等综合措施积极影响世界石油价格,在争取国际油气定价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面对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挑战,俄罗斯认识到单纯依靠资源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发挥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格局变革中的影响力,俄罗斯成立了可持续能源工作组(ESWG),主要研究增加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建立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激励机制、合理控制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切实保护海洋环境等问题。ESWG计划向G20各国财长提交一份关于提高能源及其产品市场透明度和功能性的措施报告;关于组建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预测模型的建议;一份鼓励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鼓励“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改革的“原则”草案;在自愿和独立基础上对化石燃料领域补贴的效益进行评估的建议;关于石油数据联合倡议组织(Oрганиэация совместной инициат ивы по нефтя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е)开展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报告,对天然气数据联合倡议实施情况草案的初步审查(JODI-Oil,JODI-Gas);创建一个数据库,反映发展“绿色”能源领域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供G20使用;创建一个全功能的保护海洋环境网,以落实保护海洋环境的全球倡议(GMEP),用于预警和消除灾害后果的经验交流。这些工作都将于2013年9月G20圣彼得堡峰会前完成。(13)
俄罗斯积极推动建立全球能源安全机制,曾于2006年担任八国集团(G8)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批准保障国际能源安全的纲领性文件,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的倡议获得G8领导人的一致赞同。2009年4月时任俄联邦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呼吁,世界主要能源大国和能源国际组织应着手研究制定一份囊括全球能源合作所有方面、协调能源市场各方利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以确保全球能源安全;未来的国际能源法律体系应具有公平性和非歧视性,并应建立具体落实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功能的有效机制。尽管梅德韦杰夫的这一倡议没有得到最终实施,但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此外,俄罗斯一直积极参加天然气出口国部长级论坛及其他国际能源论坛的活动。2012年在APEC峰会上提出提高天然气在亚太地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天然气液化设施),确保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安全利用和合作分享,提高能源效率等。(14)
第四,改造世界粮食格局。
全球极端天气频繁,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之后,世界银行将涉及农业的投资从25亿美元提升至95亿美元,以增加粮食供应安全,谋取投资收益。俄罗斯不仅是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且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粮食增产潜力巨大。俄罗斯希望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粮食出口,成为国际粮食市场举足轻重的供应商。
加强食品安全、改善世界粮食供应是俄罗斯在APEC期间提出的优先事项之一,这与俄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战略相符。俄强调应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采用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创新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加强粮食市场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缩小粮食价格波动,完善粮食市场基础设施,改善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减少收获后的损失;支持举办食品安全合作论坛,改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协调本国食品安全标准和国际标准,加强预防控制能力;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打击非法捕捞,改进水产养殖业。此后,俄罗斯在不同场合重申确保区域和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013年G20峰会,俄将发展国际援助,包括增强食品安全、增加农业生产作为重要议题。俄专门成立推广工作小组(DWG),就粮食安全、营养等问题提出建议,并建立报告机制,对G20在该项事务中所尽“义务”的效果进行评估。
除上述议题外,俄罗斯致力于以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号召建立跨境联网创新中心,加强大学、研究机构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就创新科技与商业化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相关市场的发展前景。俄罗斯还将腐败视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无论作为APEC、G20还是2014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都将反腐败作为优先事项,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打击洗钱和腐败活动,确保财务数据透明度和公务人员的信息披露,为预防腐败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等。
四、全球经济战略与中俄关系
当前,“全球性的大国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更多的新兴国家进入大国行列,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中俄同属“金砖国家”,同属上合组织,同属G20成员,同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推动国际形势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建设性力量。2013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俄后,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中俄在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有共同利益,也会存在利益冲突。中俄应紧密配合,彼此增强政治互信,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协调的行动和共同的声音争取全球治理权。
第一,中俄在推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有共同利益。
其一,减少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负面溢出效应。美元本位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汇率近期大幅波动,是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外汇风险的主要来源。目前,70%的国际美元外汇储备总量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里,拥有3.5万亿美元外汇资产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美元资产储备国;而拥有5000多亿美元国际储备的俄罗斯居世界第三,这种储备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更可预见、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全球经济能有效地预防和抵御未来危机的冲击。
其二,推进IMF份额重审和治理改革。以IMF为首的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其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特别是成员国份额和投票权分配不对称,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变IMF基于经济规模的份额和投票权分配原则,扩大基础投票权;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否定权,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督预警;重审IMF份额分配公式,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质性转移投票权,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决策权与分量相匹配,符合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随着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相应的知情权、话语权和代表权也应得到扩大,这也有利于合作管控全球金融风险。
其三,促进贸易和投资环境透明。贸易保护主义不但消除不了危机,反而可能加剧世界经济困境。目前,全球经济面临下滑险境,各国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是建立彼此间互信与合作的必要前提。近年来,中俄建设性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深化,但政治协作与经贸往来仍不平衡,彼此开放市场,加强航天、核能、信息、电信、节能、医药、农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第二,中俄在国际竞争中存在利益冲突。
一方面,中俄在中亚的能源竞争无可回避。近年来,随着中国对中亚投资与合作的规模逐渐扩大,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尤其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国能源合作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传统上,中亚国家被俄罗斯视为战略后院,在能源的生产、过境运输和消费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原本属于一条产业链。苏联解体后,捍卫和扩大本国能源企业、能源设备和技术专利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加强自己作为该地区能源过境中心和话语主导权的地位,是俄罗斯在中亚能源合作的主要任务。中国充分尊重中亚各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自尊,接受合理的能源价格,不附加条件提供贷款,帮助实施技术升级与改造,加强人文交流,获得了中亚各国的高度信任。中国、俄罗斯与中亚拥有上合组织作为共同的地区合作平台与协调机制,但由于多边合作机制迟迟未能达成,建立在本国利益基础上的能源竞争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中俄在国际投资和大宗商品市场上存在竞争。全球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俄罗斯企业加强了海外扩张,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钢铁和冶金业、动力机械制造业、移动通讯和信息业、保险和房地产以及其他产业,主要投向西方发达国家、独联体和非洲。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和电子信息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资地区为亚洲、非洲、欧盟和美国。中俄国际贸易争端不多,但国际投资的行业重叠和地区交叉带来潜在的利益冲突。两国在国际军火市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由于俄罗斯对外国资本进入“战略行业”限制较多,加之关税壁垒的存在,阻碍了中国对俄投资和贸易的增长。同时也要看到,俄罗斯在加入WTO后承诺确保本国法律的必要透明度,保证对外贸易管理的透明度,保证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法、技术管理规范、汽车和汽车元件组装领域的法规与世贸组织的法规一致等等,将为中俄理顺经贸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奠定基础。
第三,中俄两国应密切加强合作。
其一,推动金融合作。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遵循全面性、均衡性、实效性三大原则,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这是中国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一贯主张。其中主要包括四项内容:第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二,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决策层产生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第三,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第四,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中国主张”与俄罗斯全球经济战略有共通之处。俄罗斯主张建立新的世界货币——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而中国稳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是对改革国际金融管理体系的探索。虽然中俄在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IMF和巴西、印度、韩国及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广泛支持,但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仍停留在理想状态。中俄及其他金砖国家可通过扩大经贸合作、以对方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增加货币互换量、加大相互投资、合作开展大项目等途径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推动国际金融和货币改革进程逐步加快。尤其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复苏乏力,而新兴市场国家率先走出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贸易扩大,催生出更大规模的相互投融资需求,要求更多的金融制度、渠道、设施和服务与之配套。在美国和欧元区相继爆发危机后,作为由新兴国家发起的国际金融机构,酝酿中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对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意义重大。
其二,加大能源合作力度。中俄在能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而俄罗斯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俄罗斯已探明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远东、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的东北和新疆毗邻,需要资金、技术和人力开发,而中国拥有充裕的资金和劳动力,在技术方面也有一定优势。2007年《中俄联合声明》特意强调了巩固和发展两国在能源领域全面、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的重要性,2009年两国又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2012年签署《中国国家能源局与俄罗斯能源部关于开展能源市场态势评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中俄煤炭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等,为两国能源合作深化提供了法律基础。安大线的开通和天津炼油厂项目建设是中俄能源合作领域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而习近平访俄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自2013年以来,打破以往价格和供货谈判中的障碍,中俄能源合作签署多份“重量级”协议。根据俄罗斯对华长期供应原油协议,未来25年俄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600万吨石油,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能源一跃成为中俄两国贸易发展的优先方向。
其三,加强农业合作。俄罗斯是粮食净出口国,在粮食出口物流体系建设、粮食加工、蔬菜种植和生产方面与中国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俄中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最佳选择,可以通过劳务输出和创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对化解世界粮食危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避免因极端气候给农业带来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中俄农业部门已经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框架内开展定期会晤,对共同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鉴于农业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抓住俄罗斯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契机,积极促成中俄重大农业项目的合作,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中的农民工利益,树立良好形象,彻底消除“黄祸论”的不良影响。
最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发可成为进一步密切中俄合作关系的纽带。2010年9月26—28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强调了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的重要性。在2010年9月27日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声明将继续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地区合作大项目,全面支持利用双方确定的合作机制开展两国地方合作。2012年APEC峰会上,普京提出开发远东的一系列构想,包括发展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俄罗斯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空航天、原子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共同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铺设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充分利用作为欧洲和东亚之间天然桥梁的地缘优势,兴建机场、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交通运输;大力发展粮食和加工业,建立远东粮食出口通道;积极吸引外资,开发旅游资源等。这些都是中俄合作的潜在增长点。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规划,应充分利用俄罗斯在农业、林业、果业、畜牧业、石化、煤炭、航空、航天等部门和行业的资源、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两国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努力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①如布兹加林、斯杰平、伊诺泽姆采夫、别伏吉耶夫、索尔仁尼琴等人站在民族国家立场,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全球化提出质疑和批判。参见林精华:《俄罗斯视野中的全球化:赞同抑或反对》,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2期,第1-8页;邢艳琦:《后工业化与全球化进程》,载《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7期,第30-31页。
②《俄联邦外交政策构想》,2000年6月28日批准。
③见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gks.ru,2013年2月27日。
④参见杨成:《俄罗斯经济的全球化特征分析——以俄企业海外扩张为例》,载《俄罗斯研究》2006年第3期。
⑤Aндрей федоров,Смрамеuя πобаπъноо nрон uкновенuя,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33,31 октября 2007г.с.15.
⑥Bадим Маркушин,Россuя-πобаπънbǔ uрок,Кра сная звездa,№100,10 июня 2008 г.с.
⑦关于开放服务市场,俄罗斯必须在加入WTO 4年后取消对电信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国资本在俄罗斯保险市场的份额将由25%提高到50%。在俄罗斯经营寿险和强制险业务的公司中,对外国资本持股比例的限制由不超过49%提高到51%,且在5年内取消限制。入世9年后外资保险公司和外国银行可在俄罗斯设立分支机构,且可享有与俄罗斯同行相同的经营条件。取消对具体俄罗斯银行中的外资比例的限制,但保留俄罗斯银行体系中总的外国资本不超过50%的限制。允许外国独资企业进入批发、零售和专营等领域。自2013年7月1日起应依据WTO相关规定制定和收取铁路过境货物运输费用,对进口货物收取与本国境内同类货物相同的运费。
⑧该修正案是美国国会1974年制定的,主要内容是禁止向苏联、东欧等国家提供最惠国待遇。
⑨据不完全统计,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额已超过150亿美元,各方在油气、交通、电信、电力、化工、建材、承包工程、农业和加工领域的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开始实施。
⑩O сновныс mемb u nρuорumеmы nρесеаmелъсmва Россuu в《Груnnевааmu》в 2013оу,http://ru.g20russia.ru/docs/g20_russia/рriorities.html.(11)Ibid.
(12)南溪天然气管道由俄、意、德、法四国的能源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该工程海底管道总长923公里,陆上管道总长超过2000公里,年输气能力可达630亿立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60亿欧元,其中黑海海底管道部分耗资100亿欧元,陆上管道部分耗资60亿欧元。按照计划,南溪管道穿越黑海海底后将在保加利亚上岸并分为两条支线,西北支线经过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至奥地利,西南支线经过希腊和地中海通往意大利。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15年12月试供气,2016年第一季度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实现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等6国供气。整个项目将在2018年完工并达到最大设计输气能力。
(13)《O сновные темы и приоритеты председателъства России в 〈Группе дцати〉 в 2013 году》,G20 Russia,http://ru.g20russia.ru/docs/g20_russia/priorities.html.
(14)Vladivostok Declaration-Integrate to Grow,Innovate to Prosper,APEC Website,Vladivostok,Russia,September 8-9,2012,http://www.apec.org/Meeting-Papers/Leaders-Declaraions/2012/2012_aelm.aspx.
标签:g20论文; 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全球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 IMF论文;